慶祝元宵節的手抄報主題內容
1樓:網友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配鋒,是春節之後的第乙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攜賣擾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辯旦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2樓:一蓮愛教育
元宵節手抄報的畫法。元宵節手抄報旦慶悄繪畫方法。元宵節的手抄報簡筆畫。
工具/原料:白紙一張、馬克筆、模渣水彩筆若干。
1、不管是畫手抄報,還是其它的版畫,我們第一步先來畫標題。標題使用空心字型畫出標題的輪廓,以方便後面填色。
<>2、然後,再畫與標題相對應的配圖,這裡差納我們畫一碗湯圓。為了和元宵節喜慶的氛圍相適應,我們可以將湯圓畫得更可愛一些。
<>3、再給碗畫上一些裝飾,穿上漂亮的衣服。
4、給碗、湯圓上色,讓碗更喜慶,讓湯圓更可愛。
<>5、再加上幾筆,讓湯圓變得熱氣騰騰!
6、左上角空白比較多,可以再畫上兩個燈籠。
7、右上角也畫上一些燈籠。
8、給標題添上喜慶的顏色。
9、然後再在紙張邊緣畫一些裝飾。整體效果如下圖所示。
元宵節的手抄報內容
3樓:齊通
元宵節手抄報的內容如下: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乙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乙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西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來。
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猜燈巧舉拆謎簡介: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孝棗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
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答世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慶元宵的詩詞,慶祝元宵節詩句
元夜踏燈。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正月十五夜燈。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元夕影永冰燈。正憐火樹千...
慶祝教師節手抄報上要寫什麼內容教師節手抄報要寫些什麼內容。急!
2016年9月10日是中國的第32個教師節,尊師重教向是中國歷來的優良傳統。早在西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 事師,敬同于父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 有教無類 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 等一系列至理名言。有人把老師比作辛勤的園丁,精心地照料我們,使我們可以茁壯成長 有人說老師是我們學習征途上的導...
元宵節詩句關於元宵節的詩句
1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2 唐代詩人蘇味道的 正月十五夜 詩云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3 唐代詩人張悅也曾用詩讚道牶 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市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