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殘燭老翁
簡單說有幾點:字的結構合理,筆法規範,運筆流暢自然。
2樓:初音
一般完整的書法作品包括正文、落款、印章(引首章、名章、腰章等)
書法章法是一門大學問,有的人寫的單個字已經很好了,但是把這些字寫成一篇作品以後就成了很差的作品了,也有的人參加書法比賽,單字的功夫已經很深了,但因為章法不規範而沒能獲獎。
章法也有很多精深的理論和規範,真草隸篆行各個書體的章法也都不盡相同,字型大小也跟章法有關係。條幅、楹聯、中堂、橫幅也各有不同。
關於章法的書籍也很多,楊再春的行書章法和行草章法的書籍在市場上流傳頗廣,可以參考學習,楷書的田蘊章的講座和書籍也比較多,其他的也可以在網上搜尋或到書店看看。
樓主的這個問題需要一本厚厚的書來,所以很不好解答,要是問題更具體更細一些可能會好一點。
看:即多看教材、字帖,多看可以加深對字型基本特徵的認識。
多想: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多動腦筋,練字也一樣,要掌握一般規律,準確運用。
多煉:百鍊成鋼。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我們不一定要堅持每天練多少小時,只要堅持每天練幾十分鐘,有時也不一定能做到,但絕不能「一暑十寒」間隔時間太長。這樣會影響練字效果。總之,要堅持按教材要求。
反覆練習,字貼要反覆臨寫。
多用:學以致用是練字的最終目標。即在平時寫信、考試、筆記時要應用所學的書寫方法,這是乙個艱難的過程,要有耐心逐步將以前不正確的書寫習慣改正過來,有不少學員來信說照著臨寫還可以,脫開字帖就不行。
了,這是非常正常的,說明你還不熟練,火候未到。這時最需要耐心,繼續多臨,反反覆覆地臨,待到教材和字貼上的字爛熟於心,脫帖就不怕了。
好書法的五個標準
3樓:網友
好書法的五個標準:筆法、墨法、結(字)法和章法、辯證法。
筆法:就是有方法有規律地用筆鋒劃頓出來的線和點的具體表現法的簡稱。寫字作畫用筆的方法,即中國畫特有的用線方法。中國書畫主要都以線條表現,所用工具都是尖鋒毛筆。
墨法:通過墨和水的不同比例產生濃淡不同的視覺效果。墨法亦稱血法,又曰用墨之法。談墨法離不開水。既是水墨,當以墨為體,以水為用。
字法:漢字的結構,指筆畫和字各部分的佈局、排列的方法。具體指字的點畫安排與形式佈置,。 漢字筆畫的長短、粗細、俯仰、伸縮等和偏旁的寬窄、高低、側正等,構成了結字的不同形態。
章法:就是書法作品整體的佈局,主次、疏密、承接、呼應等等,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的位置。
辯證法:要求對立統一,和而不同,血脈周流,大氣鼓盪,生機活潑,渾然天成。不必計較一點一畫、一城一池的得失,追求的是全篇的藝術感染力。
玉不琢不成器。而書法不然,最忌刻意雕琢,描龍繡鳳,如此只是美術字,匠家所為,靈機全無。
行書的書法特點
4樓:魚苗苗
您好您的問題我看到了,正在整理資訊呢,請稍等一下。
行書和篆、隸、楷、草書一樣,有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它近於楷書,但比楷書靈活、流動;近於草書,卻比草書收斂、規範。它吸收了篆、隸的筆法和結構特點,卻完全不同於篆、隸。
總之,行書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
1、行筆加快節奏感強楷書與行書在書寫時,點畫的寫法,用筆的方法,如中鋒用筆、提按頓挫、逆入平出等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行書書寫速度比楷書加快,將法度貫注在行筆流動之中,瀟灑自如,和諧優美,變楷書的多方折為多圓轉,變化豐富,節奏感強,飛白增多,藝術趣味濃。行書多用於起草文稿、書信往來上,一邊構思一邊寫,用來準確、迅速地記錄思想。
古代許多書信、文稿、筆記就是用行書得以流傳千古的。
2、附勾增多映帶妙用行書的書寫速度較快,筆畫與筆畫相連的地方帶出乙個個小小的附鉤,使筆畫更為流暢活潑,互相映帶照應,氣勢更加連貫,似有一氣呵成之勢,妙不可言。行書以附勾映帶左右,有的也可用遊絲牽連,但不宜過多。上下字之間,可以筆斷而意連,這是與草書不同的地方。
3、楷草相間變化豐富行書是介乎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近於楷書,但比楷書較為流動的稱為行楷書。其特點是書寫速度較慢,稜角方折,筆道分明。
近於草書,但比草書較為收斂的稱為行草書。其特點是書寫速度較快,圓筆多於方筆,—氣呵成。
4、連綿不斷揮灑自如行書不像楷書那樣筆畫獨立,而是上下呼應,連綿不斷。或左右連帶,或上下相貫,氣勢不斷,揮灑自如,不受限制,上下延伸,左右映照,大小錯落,有輕有重。
親,希望我的答案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生活愉快!如果您覺得滿意並沒有其他問題的話可以點一下結束併為我的服務打個贊吧,非常謝謝您的支援與鼓勵,我們以後會更加用心
書法有沒有標準?
5樓:金色盛典歷史
書法有沒有標準?答案應該是可以肯定的,並且能夠在大範圍類得到認可。
答案是沒有。
書法藝術是沒有標準的,也不應該有標準。
如果書法有明確的標準,那麼大家寫的書法應該都是一樣的,這樣也就談不上什麼藝術了。藝術本身追求一種自由。
但是從另乙個方面來講,如譁空果藝術沒有標準,那麼如何來評價藝術作品的好壞,層次的高低呢?
所以這其實是乙個相對矛盾的地方。
有統一的標準不叫藝術,沒有統一標準又該如何來評價一幅書法作品?
這個問題在學界是沒有定論譁轎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得到乙個絕對的標準。但是由於上千年的書法文化奠定了書法學習和欣賞的乙個基礎,這裡只簡要談兩點: 乙個是意境;乙個是氣韻。
意境是乙個文藝美學本體論的深層結構。意境不是乙個單層、平面、自然的再現,而是乙個深層境界的創構。 欣賞書法需要從其表層深入下去,品味書法作品的精神內涵和奇偉瑰麗的意境。
欣賞書法可以說是一種對話,也是人生境界和審美趣味的測量。
書法作品的意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即象內之境(筆墨亂蘆肆線條);
境中之意(心物相契);
境內之道(道體光輝)
氣韻實際上包含「氣」和「韻」兩個方面的概念。
在中國哲學中,「氣」是乙個多維的整體,指宇宙-生命-作品的總體性和本源性,「氣」的深層是指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之氣,直指道體;「氣」的中層,指審美主體生命存在之氣,強調身心合一的創造性;「氣」的表層,指作品存在的內在生命之氣。
韻」在美學意義上一般是指形態風度。「氣」和「韻」相互依存,氣是韻的本體,韻是氣的表徵。 在書法作品中若能表現出氣韻,其實已經不是在寫字,而是在寫心。
也可以說,這種層面的書法不在於形而在於神,以其形寫其神,取其意略其跡。線條執行的關鍵在於得神韻:神在靈府,而不在感官耳目;韻在其心,而不在規度格法。
書法藝術的美,在於書中之精蘊和書外之遠致。
書法的標準或者書法的賞析標準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用理工科的公式和邏輯是很難解釋清楚的,所以這裡只做簡單**。
總結一句話, 意境和氣韻關乎於心 。
藝術也可以說是心的藝術。
行書的書法特點
6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1、行書用筆與楷書大同小異,下筆、收筆、轉折多順勢而為,靈活多變。
2、行書節奏比較快,往往隨著筆勢自然而然帶出附鉤或者連線前後筆畫的牽絲,加強筆畫與筆畫、字與字之間的聯絡。
3、行書為了書寫便捷和美觀,對某些筆畫或部位進行簡省或變化。藏鋒與露鋒各有用處,各有所長,前者凝重含蓄,後者活潑生動。為豐富筆調變化,加強厚重感,行書也偶用藏鋒。
在起筆、行筆、收筆的全過程,儘量避免雷同,要求多變化。以起筆為例,不僅要區別中側、藏露,在露鋒中,還要分出是順入還是逆入,是翻折逆入還是圓轉逆入,是直露還是側露。
4、行書結體多姿,書寫自由,活潑有神。
行書的書法特點是什麼?
7樓:小吳愛教育
1、楷書特點——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型端正。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
2、行書特點——寫得比較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得比較端正平穩,近於楷書的稱行楷。
行書,是一種書法統稱,分為行楷和行草兩種。它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3、隸書特點——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4、草書特點——流跌宕落筆,運轉龍蛇;流懸腕中鋒,揮灑舞墨,使點畫與插圖相連線,省略與省略,是草書的一大特色。
5、篆書特點——篆書形狀比較細瘦,講求每個字都橫是平的,豎是直的。每個字大小的形狀都比較的平均,大小非常的和諧。形狀從遠處看上去是乙個豎著的長方形。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小篆,是秦國宰相李斯的書法精品;也是秦始皇實施書同文採用的字型。
誰的行書寫的最好,書法大家,誰的行書寫的最好
不能說誰的好,只能說各有風格,從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得出的結論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初學者寫哪種行書比較適合?基礎應該從小字練起.唐寅的 落花詩集 但是由於之前自我風格的影響,可能不同的人有所差別,我的行書就是從蘇東坡的開始練的 古 兩王 公尺芾 今 田英章 顧仲安 越是初學者,越要臨摹優秀大家的書法,就...
行書書法解釋,書的行書寫法
居士尋詩墨未乾,杏花訊息雨聲寒。誰言詩到慧攔櫻蘇黃盡,萬里前叢南行眼界寬。謝啟昆 詩。論衡虛詩 謝啟昆 論詩 消晌物此。居士尋詩墨未乾,杏花訊息雨聲寒。誰言詩到蘇黃盡,萬里南行眼界寬拿螞鋒。書的行書寫法 書拼音sh 部首乙部 部外筆畫畫 總筆畫畫。五筆nnhy 倉頡ids 鄭碼xyis 四角。 成本...
行書的藝術特點是什麼,書法的藝術特徵是什麼
行書介於楷 草之間,伸縮性較大,體變也很多,它借助於楷 草的體勢來運用筆法,也就是起筆如楷,運筆如草,點畫應接,筆斷意連,主筆沉著,連筆輕細,從而形成了俯 仰 正 鼓的各種生動的姿態。其特點是非真非草,不縱不拘,不疾不徐,用筆靈活 生動。行書的實用價值和藝術效果與其他書體比較有優勢地位,一直為後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