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為什麼沒有高能理論的方向?

2025-06-08 04:11:10 字數 4893 閱讀 3959

1樓:刀尚容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視培養博士生成長為一流學術人才為己任,已經培養的博士中絕大多數以學術為生涯,有的已成為某個領域的領軍人物。自郭百寧、沈向洋教授2006年被聘任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以來,高研院可視計算方向共招收了超過20名博士生。2006年,在這一工作初始,兩位老師就和高等研究院各位老師一道,討論確定了這個博士生培養計劃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就是學生必須能夠作出世界頂級的系統性的科研工作,在畢業時達到國外頂尖大學mit、stanford、cmu、berkeley (全槐配世界計算機專業排名前四) 計算機博士畢業生同等的水平。而在具體工作中,乙個重要的搜孝衡量標準是學生在畢業前必須能夠以第一作者在自己的領域的頂級學術刊物和會議發表一系列**。**的質量與數量應達到或超過mit、stanford、cmuberkeley 計算機學科博士畢業生同等的水平。

過去的11年中,兩位教授與其博士生指導團隊一起認真秉承了這一理念。他們認真指導學生,工作努力負責,將這一理念貫徹到了學生的選拔,課程學習,研究指導和畢業**答辯的各個工作環節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在他們的帶領下各位在讀博士生已經完成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並在計算機圖形學和計算機視覺的高水平會議和期刊上共發表了三十餘篇**,涵蓋了計算機圖形學,視覺,和資訊視覺化的各個研究前沿。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已獲得博士學位的幾位同學(侯啟明、吳中、董悅、王律迪、馬重陽、張曉、王希廷等)的博士研究工作和發表的**無論論質量還是數量,都可以和同期的國外頂尖大學mit、stanford、cmu、berkeley (全世界計算機專業排鉛漏指名前四) 計算機圖形學和視覺博士畢業生相比肩。<>

2樓:以心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聘請楊振寧教授為名譽院長,聶華桐教授為院長,海內外著名科學家擔任顧問或學術委員會委員。並由楊振寧聘請一大批海內外知名學者任研究員、客座研究員。

高等研究院以「創新、交叉、綜合」為研究活動的主導思想,倡導開拓性與科學首創精神。在數學、物理、化學和生命科學等學科以及相關領域中,選擇對未來科技發展可能產生重要影響的並對探索自然規律有深遠意義的問題為研究內容。當前側重於理論性課題。

近期的主要研究領域包 括:統計物理、凝聚態理論、數學物理、基礎數學、理論生物學、理論電腦科學等。高等研究院積巖衝跡極推動基礎科學同其它相關學科的交叉、滲透與合作,促進清華大學學術水平的提高。

今後判胡, 隨著高等研究院的發展和條件的改善,研究領域將逐步拓寬。

遵循「精幹、擇優、流動」的原則,高等研究院積極招聘國內外的科學英才,保證人員結構合理和高活力、高效率。高等研究院將為研究人員提供優良的工粗並作條件、寬鬆的學術環境和較好的生活待遇。

清華大學眾多的拔尖學生和研究生為培養造就傑出科學人才提供了豐厚的沃土。高等研究院將充分地利用和發揮這一優勢,同時向校外一切優秀學生和青年科學工作者敞開大門,每年將在國內外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和招收博士研究生。

高等研究院積極與海內外的相關學術機構開展學術交流合作,邀請海內外傑出科學家訪問、講學,並努力創造條件,鼓勵和資助高等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出國訪問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新技術革命向科學界提出了一系列挑戰性的新課題,也為二十一世紀的基礎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機遇。面對挑戰和機遇,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將努力加快建設步伐,逐步發展成為具有國際水平的、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基礎研究基地,最終目標是成為世界性的學術研究中心。<>

作為楊振寧開創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為什麼沒有高能理論的方向

3樓:網友

清華在院校改革之後,根據蘇聯模式(直接學的加里寧工學院)成為一所工科院校。理科都歸併到北大。改革開放之後,清華才開始逐漸學習美國的模式,但由於基礎的原因,理科的物理、數學、化學、生物等專業,清華的排名並不高。

中國物理的重鎮在北大、中科院、南京大學、中科大,復旦。清華,缺乏歷史傳承,沒有出色的帶頭人。高等研究院,除了數學,別的都是應用類的,都可以歸類的工科。

至於楊振寧,只是掛個名,年齡大了,做科研跟帶學生都不可能了。

楊振寧的主要成就

4樓:感性的牛的要死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1]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臺灣「**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瞭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主要成就 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0年獲拉姆福德獎。

1986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993年獲班傑明·富蘭克林獎章。

1994年獲鮑爾獎。

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4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1945年,獲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1955年,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長;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8年,任清華大學教授。[3-4] 2017年恢復中國國籍。[7]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公尺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3] 。此外,楊振寧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5樓:匿名使用者

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0年獲拉姆福德獎。

1986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993年獲班傑明·富蘭克林獎章。

1994年獲鮑爾獎。

楊振寧是怎麼獲得諾貝爾獎的?

6樓:__yin為有你

1957年,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0年,楊振寧關於p0衰變的**以及他和tiomno 關於β衰變中相位因子的**奠定了他在此領域中的領先地位。1956年,θ-之謎是粒子物理學中最重要的難題,當時普遍討論宇稱是否可以不守恆。

楊振寧和李政道從θ-τ之謎這個具體的物理問題走到乙個更普遍的問題,提出「宇稱在強相互作用與電磁相互作用中守恆,但在弱相互作用中也許不守恆」的可能,將弱相互作用主宰的衰變過程獨立出來,然後經具體計算,發現以前並沒有實驗證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否守恆。

他們更指出了好幾類弱相互作用關鍵性實驗,以測試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否守恆。吳健雄於1956年夏決定做他們指出的幾類實驗中的一項關於60co β衰變的實驗。

次年1月,她領導的實驗組通過該實驗證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確實不守恆,引起全物理學界的大**。因為這項工作,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7樓:網友

楊振寧和李政道證明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引起全物理學界的大**。因此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宇建立了楊—mills規範場論,在主宰世界的4種基本相互作用中,弱電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都由楊—mills理論描述,而描述引力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與楊—mills理論有類似之處。楊振寧稱此為「對稱支配力量」。

拓展資料:楊振宇一生有眾多學術成就,作為中國人首位諾貝爾獎得主。他的主要學術成就有:

相變理論、玻色子多體問題、玻色子多體問題、楊—baxter方程、1維δ函式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非對角長程式、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三種分立對稱性、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

8樓:傅豆蕾他爸看社會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當時令人困惑的θ-τ之謎——即後來所謂的k介子有兩種不同的衰變方式。楊振寧和李政道通過分析認識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他們仔細檢查了過去的所有實驗,確認這些實驗並未證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

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提出了幾種檢驗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實驗途徑。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學術界的承認,並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

楊振寧的物理學研究領域廣泛,他在統計力學、粒子物理學理論和量子場理論等方面都取得了傑出成就,特別是他和李政道合作期間成果豐碩。在統計物理方面,他與李政道合作關於相變的一系列研究已經成為經典文獻;他本人在1967年首先發現的yang-baxter方程為可積模型的研究開闢了全新的方向,對物理和數學都有廣泛的影響;他還提出了非對角長程式的概念。

9樓:公濮

1957年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跟愛因斯坦沒啥關係。

10樓:牛牛id喔

楊振寧和李政道是因為為首先從理論上出「弱相互中的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獎的!但是在實驗中證明這個成果的吳健雄卻沒有因此一起獲獎的!在楊和李提出這個觀念之前許多科學家都覺得「宇稱一定是守恆的」!

因為這個理論是物理學的基本定理,其次大量的實驗結果都支援這一結論,只是在後來某些實驗中發現了有悖這一理論的結果!但當時的主流科學家因為受到「對稱觀念」的影響幾乎都不會懷疑這是理論的問題而是可能因為別的原因所以才會有實驗上的這一結果!還有這個「宇稱守恆」這個觀念最早是由愛因斯坦提出來的!

楊振寧真的沒有給中國作出貢獻嗎?

11樓:漠軒歷史

墨軒越南一心抱美國大腿,如今報應來了,才知後悔不已孫新。

12樓:你又是哪塊瓜皮

沒有呀,楊振寧為中國的貢獻真的太大了,楊振寧被評為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並且是唯一一位還健在的,又被稱為全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13樓:菠菠菠菠蘿哇

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對中國的貢獻是不可估計的。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和中科院的研究生院

這是乙個頗具爭議的問題。2008年最新的全國研究生院排行榜發布後,有以下兩種結果 1 包含所有的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在內 中科院研究生院排名高居榜首 2 僅高等院校的研究生院進行對比排名 清華的研究生院排名九年連冠。具體你可以看看這個網頁 但我個人其實一直很疑惑的乙個問題是 如果僅高等院校的研究生院進...

清華大學為什麼以「清華」來命名,清華大學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1 清華大學因坐落於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2 清華大學最初稱 清華學堂 是清 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 翌年更名為 清華學校 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 1928年更名為 國立清華大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 南開大學聯合組建 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1938年遷...

清華大學為什麼研究生新生比本科生新生還多

不光是清華大學,許多著名大學都把辦研究生教育當成主要目標,南京大學等也都把研究生數超過本科生作為不學目標之一。因為大部分新生都是本科生 清華大學研究生宿舍怎麼樣 5 很多學哥學姐都在乙個清華少數派俱樂部,新生有必要加入這個組織嗎 渡漢江 宋之問 汴河直進船 李敬方 丹陽送韋參軍 嚴維 焦大 王興 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