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弱冠之齡成為亂世梟雄之一,孫策怎麼做到的?

2025-05-30 09:55:25 字數 2134 閱讀 2821

1樓:感情顧問小鄧

孫策雖然年輕,但是常枯扒年跟隨他的父親江東猛虎孫堅征戰,有許多正敗者的戰場經驗,並且有父輩的老將們支援跟隨,更有周瑜謀劃,自然能夠年紀輕輕就成為舉薯一方諸侯。

2樓:

這是演繹在三國時期的一段故事,俗話說得好,治世出英雄,亂世出梟雄,在當時三國鼎立,也就是魏蜀吳,而孫策正是利用了蜀國,吳國和魏國三國之間的制裁平毀沒衡才會在亂世氏餘棚之中,以水軍的殲則優勢獨霸一方。

3樓:社會生活家

孫策靠著孫堅在江東的影響力,收服了原有勢力,再加上個人勇猛善戰。

年紀輕輕的孫策,為什麼能在亂世中為吳國打下基業?

4樓:蓉淼經驗之窗

因為孫策他能夠拿捏住曹操的心思,他能夠讓曹操神不知鬼不覺的就為自己所用,很擅長培養軍隊。

5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因為孫策從小就熟讀兵法。 也非常善於用計謀,從小就是天賦型的選手。父親也栽培他。

6樓:小徐說民生

主要是這個人的父親之前就比較厲害,而且他也是非常有實力的,所以才能夠打下基業來。

其實孫策是東漢末年最了不起的英雄,創業最艱辛,大家同意這種說法嗎,說說理由

7樓:手機使用者

本人是同意的,為什麼呢? 1.自從孫堅死了後,孫策只能向袁紹給玉璽,借兵馬。

兵馬還是很少的那種) 2.憑藉那一點「袁兵」加上自己的江東霸王部隊,5萬不足,卻能拿下一整個江東。 3.

拿下江東後本想繼續征服天下,卻許貢門客所傷,傷重身亡。 從無,努力了才到有,卻因為乙個門客,努力的成果被摧毀了。幸好還有孫權,守住可孫策的艱辛業績江山。

如果孫策不英年早逝,天下大勢會有啥變化?

8樓:簡愛文

天下大勢不會有太多的變化,依舊是魏蜀吳三國,只不過吳國統帥是孫策,而不是他的弟弟孫權。有人說孫策如果不早早去世,那麼整個三國曆史都會改寫,天下大勢將會大變。其實不然,孫策雖然有勇有謀,但他也有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急躁,年輕氣盛,喜歡急功近利,卻沒有平和低調的處理國事的能力,孫策是個合格的軍事奇才不假,但是作為政治家,孫策還是嫩了點,有時候看似優柔寡斷的孫權其實更有王者風範。

正如曹操說的,生子當如孫仲謀。

其實孫策的死因也是他急火攻心所致,作為一方霸主,不能駕馭自己的情緒,任由自己性情自由發揮,這樣的領導絕不是最好的領導。如果孫策不是乙個人獨自去到岸邊,興許就不會中箭,如果孫策內心多點從容平和之心,那麼就不會碰到一點點事情就舊疾**,導致一命嗚呼,留下孤兒寡母還有年幼的弟弟,真不知道他的眼睛怎麼能夠閉上,他的心怎麼安寧。

好在有周瑜的鼎力相助,若沒有周瑜這個鐵桿朋友,孫策縱然智力超群、武功蓋世,他也難以統治整個江東地區的。孫策英勇可嘉,但是謀略方面,總覺得還差了一些火候,終歸是太年輕,少年得志,忘乎所以,而招致災禍。如果孫策成熟點、低調點、穩重點,興許他的生命就不會這麼戛然而止了。

或許這就是天命吧,孫策沒了,孫權自然就登場了,縱觀整個三國混戰的歷史,孫權也並不像一些人說的那麼不堪,孫策有自己自身的優勢,孫權也是有自己個性上的優勢的,要不他也不會掌控者東吳那麼多年,在混亂不休的時代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管怎麼說,個人覺得就算是孫策沒有英年早逝,天下大勢基本不會有什麼變化。

9樓:天雄星林沖

天下有可能是孫策的天下。

10樓:賊窟

沒有變化,歷史的不會因為某個人而發生多大的改變,而且孫策的能力也不足以改變當時的局面。

11樓:yaya諾於

肯定會有變化,孫策比孫權更加有軍事能力,但是孫策相對而言呢,策略沒那麼好,如果孫策沒死,至少軍事方面的能力會比孫權的時候好很多,赤壁之後形勢就不一樣了。

12樓:楊桃糖糖果

如果孫策沒有英年早逝,那麼歷史有可能就會發生變化,三國鼎立的局勢也不一定會形成。

13樓:茅廬論古今

恐怕日後三分天下就要歸於東吳了。因為孫策當初是準備在官渡之戰偷襲曹操和袁紹的,假如他成功的話,中原就是他唾手可得的了。

古代男子在多少歲的時候要行男子弱冠之禮

不滿周歲 襁褓 2 3歲 孩提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幼年泛稱 總角 10歲以下 黃口 13 15歲 舞勺之年 15 20歲 舞象之年 12歲 女 金釵之年 13歲 女 豆蔻年華,15歲 女 及笄之年 16歲 女 破瓜年華 碧玉年華 20歲 女 桃李年華 24歲 女 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

年齡的齡字可習以怎麼組詞, 齡 字可以組什麼詞

百齡 大齡 九齡 頹齡 衰齡 壯齡 逾齡 高齡 堯齡 學齡 浮齡 團齡 億齡 韶齡 弱齡 智齡 爐齡 椿齡 球齡 年齡 修齡 穨齡 軍齡 徂齡 促齡 超齡 教齡 性齡 龜齡 同齡 遐齡 夢齡 及齡 夙齡 藝齡 餘齡 久齡 周齡 馳齡 婚齡 知否 齡組詞 浮齡 億齡 球齡 性齡 適齡 妙齡 長齡 馳齡...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孔子說 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 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 祭祀他們。出自 論語 為政篇 原文 孟懿子問孝,子曰 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 何謂也?子曰 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譯文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 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