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公執法的文言文故事,秉公執法形容什麼歷史人物?

2025-05-30 01:50:20 字數 1623 閱讀 8703

秉公執法形容什麼歷史人物?

1樓:語數教育鄭老師

現在執法公正、秉公執法一直被認為是形容包拯這樣公正不阿的人,他是中國人對執法的乙個衡量標準。

中國歷史上秉公執法的有很多,像包拯、海瑞、狄仁傑都可以算是吧。

2樓:安蜜蜂

感覺歷史人物當中最秉公執法的就是包青天了,也就是包拯真的是上斬皇親國戚下斬黎明百姓。

3樓:歷史風吧

秉公執法的歷史人物有包拯。

4樓:伯詩霜

秉公執法的一般是包拯。

5樓:網友

秉公執法一般是指包拯。

6樓:李晨豪大本營

騙人老是看不了全文!

7樓:桓寄波

狄仁傑、海瑞、包青天。

秉公執法是形容什麼的?

8樓:八卦娛樂分享

秉公執法形容歷史人物有包拯、徐有功、湯斌、況鍾、狄仁傑等等。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豎脊,不附權貴,鐵面bai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麵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秉公執法介紹。

秉公執法一般形容持心公正無私地執行法律法規,可以用來形容司法工作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是指公正地執行法律。秉公執法是乙個漢語詞彙,一般形容持心公譽亮正無私地慶纖寬執行法律法規,可以用來形容司法工作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是指公正地執行法律。

通常指的是國家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的過程中,需要秉持法律的公正、正義、不偏不倚,堅持以法律為依據,事實為準繩原則的執法過程。古人曾對公、正下過定義:「秉復無私謂之公,反公為私」、「方正不曲謂之正,反正為邪」。

《徐大理秉公執法》文言文

9樓:網友

原文皇甫文備,武后時酷吏也,與徐大理論獄,誣徐黨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無何,文備為人所告,有功訊之在寬。

或曰:「彼曩時將陷公於死,今公反欲出之,何也?」徐曰:

汝所言者,私忿也;我所守者,公法也。安可以私害公?」 選自《唐語林》)

譯文皇甫文備,是武則天時代殘酷的獄吏,跟徐有功討論案件,誣衊徐有功與叛逆分子勾結,呈報皇上他的罪狀,武則天將他革職。不久,皇甫文備被人告發,但徐有功卻按正常的制度來處置他,有的人說:「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於死地,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除罪行,為什麼呢?

徐有功說:「你說的是私仇,我是堅持執法公正的人,怎麼可以因為個人的仇恨而去危害司法公正呢?」

註釋1.皇甫文備;複姓皇甫。 2.武后:指武則天。

3.徐大理:指徐有功。大理是官名,主管刑法 4.黨逆人:與叛逆分子勾結。

5.論獄:判決案件。 6.無何:沒多久。 7.為:被。 8.寬:寬鬆。

9.或:有人。 10.反:反而。 11.出:放掉。 12.安可:怎麼可以。

13.出:同「黜」,罷官,革除職務 14.曩:nǎng ,以往,過去,從前。

賞析徐大理執法時反對「以私害公」,從而可以看出他是個嚴明公正和寬容大度的人。

鄭人買履的故事文言文,文言文鄭人買履的故事

文言文鄭人買履的故事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試之以足?曰 寧信度,無自信也。.且 將要,.度 du 衡量。動詞,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坐 同 座 座位。.至 等到。.操 動詞,拿 攜帶。.度 d 名詞...

急需十則以上的文言文小故事

一 文徵明習字 書林紀事 原文 文徵明臨寫 千字文 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譯文 文徵明監貼寫 文本文 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

簡短文言文小故事加譯文,簡短的古文小故事及翻譯

上學時學文言文,我的同桌在睡覺,老師讓他起來翻譯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麼值得推辭的 只見那哥們兒端起書,開口道 我喝死都不怕!在全班的暴笑聲中,他接著翻譯 一杯怎麼能夠呢?眾人被雷倒。推薦幾篇幽默簡短的文言文故事及譯文 文言文小故事 注釋 譯文 孟母三遷 孟子幼時,其舍近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