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天機 太空望遠鏡

2025-05-29 23:05:16 字數 1601 閱讀 2283

天文望遠鏡

1樓:日無聲

折射式的可以做得小巧輕便,而反射式的通常體積都較大,但反射式的通光量大、光損小,很適合觀察較暗的星體。反射式望遠鏡通過折射鏡後可以獲得正像。業餘條件下要想看到冥王星的確有點難,若真要看到冥王星所用的望遠鏡也只有反射式的最適合。

通光口徑是選擇望遠鏡的一項重要指標,口徑越大其通光量也越大,這對撲捉遙遠暗星體的弱光非常有利。其次是物鏡的焦距(對於反射式望遠鏡來說就是指它底部的那塊凹面鏡),焦距越長,放大倍數就越大,越容易看到遙遠星體的細節,比如土星的光環(當然短焦距配合大倍數的目鏡也可,但效果沒有前者好)。作為天文觀察,選擇多大的放大倍數還要看當地的大氣環境情況而定,若大氣質量不是太好時,選用較大的放大倍數,會把抖動的大氣(比如水汽和塵埃)也放大,被觀察物體反而變得模糊。

通常這類望遠鏡都會配有幾隻不同倍數的目鏡,以便於根據當時的具體環境大氣質量選擇。

2樓:網友

如果你是新手 建議你買折射望遠鏡 方便易調節 可以配合乙個好點的赤道儀 以後可接電跟拍照什麼的都可以 像什麼80/900 這種型號的80口徑 900焦距的 入門買的比較多 至於冥王星不太可能看到吧 即使看到也只是乙個很小的點 沒有意義 我現在用的是博冠 β80/900l 的 看土星木星都還可以。

3樓:小小東西

反射式的口徑大,進光好,視野明亮。折射式的口徑小,視野昏暗但成像清晰。有公尺就買折反射式的吧,有折射式和反射式的優點,不過**都在k級。

4樓:我是好人

都有長處,但冥王星就別想了,15等,買個半公尺口徑的望遠鏡就差不多了。

天文望遠鏡

5樓:網友

1,h是惠更斯式結構目鏡,sr是冉斯登式目鏡結構,這2種目鏡最大視場都是40度左右,都是比較淘汰的目鏡了,現在的目鏡都有視場超過80度的。後面數字是該目鏡焦距,物鏡焦距/目鏡焦距就是倍數,例如物鏡焦距是900mm,目鏡焦距是20mm,組合起來就是(900/20)45倍,用4mm那個就是(900/4)225倍。

2,erecting eyepiece是正像目鏡,一般目鏡是上下左右顛倒的,這種正像目鏡可以不用稜鏡就把象正過來,後面是象的倍數。barlow lens是巴洛鏡或叫增焦鏡,2x是嫌櫻倍數,例如主鏡焦距900mm,用20mm目鏡是(900/20)45倍,在物鏡和目鏡之間加上這個2倍巴洛鏡,物鏡焦距就變1800mm,倍數變成(1800/20)90倍,說白了就是增倍鏡。

3,土星環要大概40倍,其實光倍數高還不行,主要的是口徑,口徑越大集光力越強,口徑不夠集光力也不夠,那樣的話200倍也沒用的。金星,超過100倍可以看到球形,但是看清表面早基?不那麼容易,金星太小陸者謹,望遠鏡倍數太高的話大氣干擾也看不清表面,要想看到這些除非攝影,拍攝一段**,然後用軟體疊加**,就可以看到一點點細節。

4,這個是誰用誰知道,就像汽車,看外表都是四個輪子四個門,但是10萬和100萬的差別,誰開誰知道。鳳凰望遠鏡以**來說,物鏡肯定是用的普通玻璃,真正好鏡子是用人造螢石甚至天然螢石,那可是比玉還貴的礦石。主要是色差問題,其實專業攝影才要求低色差甚至無色差,用看景看著玩,什麼都無所謂了。

70076應該是76mm口徑,700焦距,能看多遠不好說,理論上只要目標的亮度夠就能看無限遠。

伽利略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

感覺樓主是把望遠鏡當做顯微鏡了。對於顯微鏡來說,物鏡有乙個放大倍率,目鏡又有乙個放大倍率,放大倍率等於物鏡的放大倍率 目鏡的放大倍率。對於望遠鏡來說就不是如此了。望遠鏡的放大倍率 物鏡焦距 目鏡焦距。其實樓上的已經把這個問題回答的很詳細了,但是樓主依然認為樓上的沒有回答到了點子上是因為樓主對於望遠鏡...

望遠鏡使用技巧,望遠鏡使用技巧

首先,俺的望遠鏡都是旋轉的眼罩系統,使用時先將眼罩旋到最高 一般情況這樣操作 如果您帶眼鏡或在眼罩旋到最高時仍然看不到全視場或視場有黑影 暗影 就需要調整眼罩旋到您眼鏡最舒服的高度。調節目距改變望遠鏡兩鏡筒的距離,直到左 右視場合為乙個圓形視場為止。這時兩鏡筒的出射瞳孔距離便與人眼的兩瞳孔距離一致。...

用什麼望遠鏡打望更好,挑選望遠鏡的技巧

型號選擇。型號選擇的標準就多啦,有口徑 焦距 焦比 倍率 鍍膜 尋星鏡 赤肆激道儀等引數。各種引數看的讓人眼花,對於初級入門者來說,不要怕,抓住主要矛盾即可 一是焦距,二是口徑。而天文望遠鏡的型號正是以這個引數命名的,一般 焦距 口徑 如 口徑 焦距 等。即焦距和口徑越大越好越貴,換句話來說,就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