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底能不能說端午節快樂?

2025-05-29 02:35:20 字數 4144 閱讀 6390

1樓:紫羅蘭愛**

端午節快樂,是節日祝福語。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跟身邊的朋友道一聲問候: "端午節快樂"。

在端午節互道「端午節快樂」是自古以來的傳統,自2015年後也流行起另乙個新造祝語「端午節安康」。祝「端午節安康」在以前是不存在的,近年因所謂「非遺專家楊廣宇」而起。

端午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也被賦予了很多文化內涵:

1、文化意蘊:關於端午祝福是該說「快樂」還是「安康」的討論搭慎,背後其實是民眾對謹枝皮節日精髓、傳統面目的探尋,是希望能原汁原味地還原端午節的文化意蘊。

2、愛國之情:人們紀念屈原,不只是因為他的藝術造詣,更是因為他偉大的靈魂和深沉的愛國之情。

3、家國情懷:端午節裡的家國情懷,更有大力弘揚的必要。對於很多人來說,端午節是個小長假,但對於醫務工作者、社群工作人員、客運工作者、環衛工人等許許多多奮戰在一線崗位的人來說,依然是「戰鬥」的節奏。

正是他們的默默堅守和負重前行,才有了「安康」的端午節。他們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家國情懷的詮釋,也值得全社會感祥差念。

4、儀式感:每到端午節,各地都會組織各式各樣的節日活動——誦讀《離騷》、包粽子、做香包、划龍舟等等。通過這些活動,構築起節日的儀式感,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漸漸地與傳統親近。

2樓:不願

能說啊,沒有那條法律說不能啊。

為什麼端午節不能對別人說「端午節快樂」?

3樓:生活類答題小能手

一部人認為,端午節是不適宜說快樂二字的,其主要原因在於三個故事身上。

1、屈原投江。

屈原應該屬於端午節的典型人物了,許多人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因為他是在祖國被侵略卻又束手無策的時候抱石投江了,而人們為了不讓魚吃掉他的身體向江水裡面扔公尺和各種食物來保護他的身體。

2、伍子胥投江。

和屈原相同的,伍子胥也是一名愛國者,在越國大敗時伍子胥建議徹底的消滅越國,結果夫差不信,然而當伍子胥被陷害時,夫差卻是信了,將伍子胥賜死之後在端午節這天投入了大江之中。

3、曹娥為父投江。

相傳有名孝女名為曹娥,其與父親相依為命,一日,其父溺水始終,十四歲的曹娥便是晝夜痛哭,等待著父親歸來,時隔多日之後,曹娥知道父親不可能歸來,便是跳入江中,幾日之後,曹娥抱著父親的屍體一起浮出了水面。

三個故事,三個不同的人,卻是同乙個結局,那就是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且同樣都是投江而亡。廣為流傳的三個故事也被廣泛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祭祀這三人而設立,所以端午節從本質上帶有悲傷、難過的特性。所以,許多人認為在這一日並不事宜說「快樂」二字,而更應該說「安康」。

可以說「快樂」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端午節是可以說「快樂」的,原因是其實從設立「端午節」那一天起,就是為了快樂而生的,是乙個歡樂的節日,而不是乙個悲傷的節日,會有紀念意義,但是卻並不全是紀念意義。

從宋代詩人張榘的《念奴嬌》中的「爭似年時娛悅」可以看出,早在宋代的時候,端午節就像是集市一般,像過其他節日一樣熱鬧非凡,所以端午節其實是個快樂的節日。大家舉辦了賽龍舟這樣的比賽活動,目的就是從中獲得快樂,而並非感傷。

從古人的角度而言,端午節就是乙個傳統節日,是乙個以快樂為目標,為基礎的節日,和屈原等人有關係,但是並不全是因為屈原等人,所以紀念有必要,但是把所有意義都放在屈原等人身上,實在沒有必要。

4樓:jxj點亮生活

因為端午是紀念屈原等壯烈死去的人的,另外從傳統來看是兇節,要辟邪消災的,類似清明,所以不能是快樂,應該是安康。

5樓:沐羽客

因為端午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的節日,具有濃重的悲傷色彩。

6樓:仲未夠班

因為是屈原的逝世日,說快樂就好像我們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遇難日上了。由此有網友建議說端午安康!

7樓:考生漏

是祭祀去世的屈原,祭祀的時候沒有節日快樂一說。

8樓:網友

因為端午節是屈原的忌日。

9樓:網友

因為端午節是祭祀的節日。

說「端午節快樂」 合適嗎

10樓:電子數碼小能手小菲

不合適。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的節日,這天伍子胥被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樂,說祝福的話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端午節這一天,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掛蒿草、掛艾葉和薰蒼朮、白芷以及喝雄黃酒等習俗,2006年5月,***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11樓:教育界小達人

說「端午節快樂」不合適,應該說端午安康。

端午節,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歷史源流。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根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

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乙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

12樓:

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

五月初五是毒日,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日子。

所以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說,要掃掃肓了,不是所有節日都給互祝快樂,如淸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

為什麼端午節不能說端午節快樂

13樓:小溪閒談影視劇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既是乙個祭祀的日子,也是犯禁忌的日子,更是乙個悲壯的日子。所以不是所有節日都是可以互祝快樂的,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

從這個角度說,端午節可謂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節點,類似於今天的「公共衛生日」。因此,說「端午祥瑞」「端午安康」,顯然就貼切得多。

14樓:忠州楊老師

端午節為什麼不能說「快樂」,只能說「安康」?請聽我慢慢道來。

15樓:網友

端午節將到,很多人會跟身邊的朋友道一聲問候「端午節快樂」。但日前,社交網路上有此一說,端午節不適合跟朋友說「節日快樂」,因為端午是乙個祭祀節日,悲壯的日子。過此節,可以送「安康」,但不建議互道「快樂」。

16樓:誅仙夜夜

可以說。屈原死之前就有端午節。端午是個時令,按照民俗專家的說法,端午節說「節日快樂」並沒有不適合,因為一直以來,端午節都是乙個喜慶的節日,說節日快樂跟氛圍完全相符。

認為不能說「快樂」,恰是認知表面化的體現。

端午節不應該說端午節快樂嗎?

17樓:跟著老王看新鮮

端午節可以說安康。

端午節不適合說「節日快樂」,最為直接的理由就是端午是乙個祭祀、悲壯的日子,從端午節的緣起來看,多少都和紀念、憂傷等等字眼聯絡在一起,所以像其他節日一樣互道「節日快樂」,無疑顯得很不合時宜。

從一般人對端午節的認識來看,這種說法似乎不無道理,比如現在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紀念春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現在人們吃粽子、划龍舟,都和屈原有關。當然也有傳說端午節和紀念士大夫伍子胥以及紀念孝女曹娥有關。

18樓:貝兒

端午節一般人都不會說端午節快樂,都會說端午節安康。因為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所以不能說快樂。只能說安康。這也是對屈原的一種尊重。

19樓:佘紅葉孤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節期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後來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泊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所以不能說端午節快樂。

20樓:伯音

據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乙個典故。

為啥不能說端午節快樂,的原因,為什麼端午節不能說端午節快樂

因為端午節是乙個忌日,所以不能說端午節快樂。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做端陽節。從2008年開始就被列入了國家規定節假日。人們會在這天吃粽子,賽龍舟以及在門廊上掛上艾草。這些傳統節日慶祝方式都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流傳下來的。其實據歷史記載,端午節這天不僅僅只有屈原投江自盡,還有伍子...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有乙個水上運動賽艇,跟我國的端午節賽龍舟很像,很多人都認為它們是同乙個運動,只是造型不一樣,是這樣嗎?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專門設立的乙個較為隆重的節日。各地的風俗習慣差不多主要有吃粽子,劃龍舟,還有大門掛艾草。端午習俗甚多,主要有扒龍舟 祭龍 採草藥 掛艾菖 打...

作文端午節,作文端午節200字

端午節bai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du,zhi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端dao午節。今天是版農曆五月初五權,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而且這天也要紀念屈原。聽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臣子,但是他的報復得不到君王的認可。只能跳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粽子投到江裡,認為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