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丸子阿嬌
新城長公主墓位於禮泉縣煙霞鄉東坪村橋畢鋒北西北距唐太宗昭陵陵山——九山主峰約公里。 新城公主又稱衡山郡公主,是最小的女兒,曾許配魏徵長子魏叔玉,後取消婚事,先後嫁過長孫詮、韋正矩二人,於663年病逝,年敏晌僅數寬30歲。
2樓:小長學姐
她的墳墓在昭陵當中。她的一生並不是特別的幸福,而且經歷了兩段婚姻,最後還因為疾病死亡了。
3樓:隨遇而安
新城公主 的墓在陝西禮泉煙霞鄉陵光村跡皮 ;她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雖然當時的唐太宗非搏察常寵愛她,但是她自己的人生也經歷了三次婚姻,而且每一段婚姻都非常的姿銀差失敗。
新城公主真的是死於家庭暴力嗎?她死後為何會以皇后之禮下葬?
4樓:業餘歷史迷
新城公主並不是死於家庭暴力,而她逝世之後之所以得以以皇后之禮入葬是因為她的兄長李治對她很是寵愛。
新城公主是李治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再加上新城公主是年紀最小的一位公主,是以太宗、李治都對她非常寵愛。因為受寵,新城公主在年僅八歲的時候便獲封湯沐邑。按照常悄缺譽理,唐朝公主一般得到出嫁之時才能獲得湯沐邑。
除此之外,當時新城公主的封號也是獨乙份的。因為按照規定,唐朝公主是不得以山川之名作為封號的,但是當時太宗卻將新城公主封為了「衡山郡公主」。<
得益於受寵,新城公主的婚嫁物件同樣經過太宗的精挑細選。新城公主生前共有過兩段婚姻,三個婚嫁物件。其中第乙個婚嫁物件為魏徵之子魏叔玉,但是後來因魏徵舉薦的侯君集犯下謀反重罪,是以太宗下令廢除了這樁婚事。
新城公主的第二個婚配物件是長孫詮,他們二人成婚於652年。此時,唐朝皇帝已經變更為唐高宗。實際上,唐高宗為了不耽誤新城公主的青春,他其實在650年的時候便想舉辦婚禮。
但是礙於這與禮不合(子女須為父守孝滿三年),是以才拖到652年。<>
待成婚之後新城公主與長孫詮很是恩愛,新城公主的墓誌中也曾寫道「調諧琴瑟,韻偃笙簧」。可惜的是,新陳公主並沒能與長孫詮白頭偕老,因為在659年的時候長孫詮便因長孫家族蒙難而遇害身亡。長孫詮去世之後,新城公主因悲痛而變得一蹶不振。
李治見狀便心生不忍,於是便又將新城公主嫁給了韋正矩,想要藉此幫助新城公主走出喪夫陰霾。不曾想新城公主因對長孫詮用情至啟段深而難以接受這段新婚姻,她與韋正矩的婚後生活也因此十分不和睦。<>
因為韋正矩曾與新城公主發生爭吵,所以才會傳出「遇主不以禮」的傳言。待新城公主因病逝世之後,更是傳出了新城公主其實是扮搜死於家庭暴力的謠傳。實際上,新城公主背後有李治為她撐腰,韋正矩對她實施家庭暴力無疑是在拿自己的前途以及身家性命在做賭注。
而李治在新城公主病逝之後也的確因遷怒而處死了韋正矩。除此之外,李治為了彌補新城公主,他還破格以皇后之禮對新城公主進行了厚葬。
5樓:大超說教育
新城公主並不是死於家庭暴力,她更有可能是病死的。因為唐高宗很寵愛自己的妹妹,他也對妹妹充滿了愧疚。
6樓:小白家美食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最寵公升老愛的一譽笑拍位公主,她也經歷了三慶羨段感情,在最後一段感情當中鬱鬱寡歡而死。她的哥哥李治非常心疼她。所以以皇后之禮下葬。
7樓:小長學姐
是的。這是由於她死了以後,皇帝感覺非常的愧疚,所以才會以皇后自己下葬。
新城公主死後竟然以皇后禮儀下葬,為何她能有這麼高的待遇呢?
8樓:網友
新城公主第乙個駙馬因為受長孫無忌牽連而死。一直鬱鬱寡歡以致早亡。她是李治同胞幼妹。
李治出於對妹妹的歉疚所以以皇后的禮儀給她下葬。至於郭曖。因為郭家本身屬於勢力很大皇帝需要籠絡的家庭。
所以雖然打公主闖了禍也可以被原諒。
9樓:前進的飛床
驟失愛妹的唐高宗在極度悲痛之下,下令將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禮下葬,身為公主卻享有皇后的葬禮規格,這在唐朝僅此一例。如此破格的行為,也是高宗對妹妹最後的心意。
10樓:井依心
這個他深受皇帝的喜歡嘛,皇帝中眾愛於他嘛厚葬,所以說這是正常的呀。
11樓:網友
因為生前皇上就喜歡她所以死後也跟皇后一樣的待遇。
12樓:雲嶋沙羅
樣子不同的時代的人會賦予他時代的特徵,使得當代人更容易接受,覺得他離我們更近。
13樓:柳曼寒
因為她是皇上喜歡的人。
為什麼新城公主不葬在公主陵葬,而是葬在了皇后陵?
14樓:高中任老師
因為這個妹妹深得哥哥的喜歡,但是沒有葬在皇后陵哦,而是以皇后下葬的標準來下葬公主。
15樓:河南省高考諮詢杜老師
新城公主是唐高宗疼愛的人,是以皇后的規格儀式下葬,來表達自己對妹妹的喜歡。
16樓:遠方的你還好嘛
不是的吧,好像是以皇后的規格來下葬公主,不是葬在了皇后陵。因為皇帝對這個妹妹真的特別特別喜愛,才會破例這樣。
17樓:丶我愛小柔柔
當時的皇帝唐高宗非常喜愛這個妹妹,也就是新城公主,但是新城公主後來突然暴斃,死因不明,讓唐高宗對這個妹妹感覺十分愧疚,於是便葬在了皇后陵作為給自己妹妹的補償。
18樓:雪菲菲
新城公主只是以皇后的規格儀式下葬,來彰顯皇帝對妹妹的疼愛,並不是葬在了皇后陵。
19樓:不兩
這個可能是你記錯了,並不是葬在了皇后陵,而是以皇后的規模下葬在了公主陵。這是皇帝對他慢慢的愛啊~
20樓:高中陳老師
因為皇帝對新城公主的喜愛,也是對新城公主的愧疚,是以皇后葬禮的標準來將新城公主葬埋。
21樓:天涯談國際
人家出身好,是長孫皇后的最小的乙個孩子,所以生前一直受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寵愛。
22樓:一坨粉豬肉
好像只是用皇后規格去下葬以表對新城公主的喜愛和重視,沒有葬在皇后陵。
新城公主的死因釋疑
23樓:單身貴族
有人認為新城公主是「死於家庭暴力的公主」。但縱觀史書記載,事實卻截然相反。前所述,新城公主一直很得父親和哥哥寵愛,並不是無依靠的受氣包,她更是丈夫前途的一大助力,韋正矩與公主鬧翻對自己實無益處。
新城應當是由於和前夫關係很好,和後夫的相處出現困難,加上身體不好,病中難免脾氣暴躁,與駙馬有過爭吵,被外人傳為駙馬「遇主不以禮」。而新城公主病逝得突然,讓高宗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本來高宗為妹妹建廟祈福便是希冀妹妹儘快**,死訊傳來,希望驟然落空。
心愛的妹妹薨逝,高宗完全接受不了,立刻組織審查,而韋正矩又無法為自己辯解,於是被遷怒成為替罪羊,才會殺了他,並流放其一族。以致後來唐人對於娶公主忌憚頗深,甚至有諺語「娶婦得公主,平地買官府」,認為「新城以病而卒,夫子受其戮辱」,對於駙馬十分同情。
新唐書·宰相世襲表》及《冊府元龜·總錄部·智智識》也證明這是冤案。根據史料所載唐高宗後來又將韋正矩與新城公主合葬了,而且駙馬碑至宋朝還存在。 由此可見,駙馬並未殺害公主,若非如此,以皇家威嚴,怎可能允許**與公主合葬。
劉曉慶的一生是比較傳奇的,她的一生經歷了幾段婚姻?
總共經歷了4段婚姻,而且原來還進過監獄。最火的時候已經紅遍全國。在60歲的時候再嫁豪門,總共有8段情史。經歷了4段婚姻,在61歲的時候嫁給了71歲的富商,生活品質以及消費能力都有很大改變,她一生非常傳奇。劉曉慶到底是哪年生人 劉曉慶1952年出生。劉曉慶,1952年10月30日出生於重慶市涪陵區,1...
氣質是一生最好的名牌,那麼應該怎樣提公升氣質呢?
我覺得首先就是調節好自己的心態,還有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急不躁,有空可以多讀書,可以練練瑜伽,這都會提公升氣質!儘量不要說粗話,行為舉止要端莊,可以多讀一些能夠提公升自我修養的書籍,從而提公升自己的氣質。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服裝和髮型 其次,注意護膚,尤其是臉部,因為臉是每乙個人的標籤 最後要注意說...
不愛是一生的遺憾,愛是一生的磨難
愛還是比不愛好,因為愛不僅有一生的磨難,還有一生的快樂。而不愛除了一生的遺憾,要說明的是,遺憾也並不比磨難好多少,就什麼都沒有留下了。我覺得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辦一場不能離婚的婚禮的呼聲應該大大高過談戀愛可以分手,憑什麼結婚不能離婚的 中國式婚戀觀 愛情 圍城 進去的bai人想出來,外面du的人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