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仲孫金生羊婷
之所以形成霧,是由於水蒸氣。
液化後產生的小水滴附著在空氣中塌沒的灰塵上而形成的。這樣看,霧大與否主要受幾個因素的影響,一、水蒸氣多少,我想幹旱的地區是不會出現霧的;二、溫差,因為有溫差才能造成水蒸氣的液化,最低溫度不能過低,否則會導致水蒸氣直接凝華,而形成霜,霜不會附著在空氣中;三、空氣中灰塵的多少。白天空氣中水蒸氣越多,晝夜溫差適度,空氣中灰塵含量越高則產生的霧就越大,因此,當你看到大霧時,說明空氣中灰塵是比較多的,另外由於水蒸氣液化後形成的小水滴附著在灰塵上,形成的水滴-灰塵單元尺寸變大,當空氣中密佈這種大尺寸的單元時,人的視線自然就不清楚了。
只能看到很近的東西。
請問二樓。為什麼空氣中灰塵含量越高則產生的霧就越大?
空氣中的灰塵含量高只能代表可以形成大霧,但並不是灰塵形成了霧,灰塵不多大霧肯定形成不了,但灰塵多並不一定就是霧大,因為雀孝還要滿足其他條件。如果兩天裡的灰塵量不同,但灰塵含量高的這天水氣含量要低於灰塵含量低的這天,那麼灰塵高的這天形成的霧不一定能產生比另外一天大。當如果,水汽團歲納含量、晝夜溫差都足以滿足形成足夠大的霧的要求,這時候,灰塵多的這天形成的霧肯定比灰塵少的這天要大。
前面那樣你,是因為你的提問中已經肯定了大霧的存在,大霧已經形成了,那灰塵量肯定就是很多了。
其實這與當院士的知識一定淵博,但知識淵博的不一定就是院士,而只是不淵博的人當不了院士是一回事。
2樓:符瑤菅歌
霧是由空氣中水汽達到飽和之後,多餘的水氣凝祥敏結成液滴,由於這些液滴很輕,使得它們可以懸浮在空氣中,由於大面積的懸浮液滴的存在,使得光線不斷地被液滴吸收、反射和折射,使得光線到達人眼之時謹念枝已經很微弱高叢,於是能見度下降。
霧大是什麼原因
3樓:網友
霧的型別不同,形成的原因也明顯不同。
1、輻射霧多形成在雨、陰轉晴朗的夜間,主要成因是輻射冷卻使低層溼度加大達到飽和。
2、平流輻射霧多形成在晴轉多雲的前夕,主要成因有輻射冷卻和平流增溼。
3、平流霧形成在溫度高、溼度大的陰雨天氣或轉陰雨天氣的前期,主要成因是曖溼平流溼度很大。與輻射霧和平流輻射霧形成相關最好的氣象要素是風速、雲量、溼度條件,特別是風速。
4樓:水胡
首先要了解霧的形成原因,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千百個小水珠,這些小水珠雖然每個都很小,但是千百個小水珠匯聚起來就是一場霧,當溫度上公升時,小水珠就會遇熱氣化,霧就會隨之消散。
所以霧大應該是因為當地天氣潮溼,空氣中的水蒸氣較多,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較多,所以形成的霧就比較大。
為什麼有大霧?
5樓:有愛
產生霧一般有三個條件。一、低空溼度大,空氣接近飽和。二、大氣層結很穩定,風速小,風力也只有一二級,空氣不產生對流。
低空水汽漂浮在這一地區,不往周圍擴散。三、需要在冷卻作用下進行。 空氣中所含的水汽量多少和溫度有關。
空氣要達到飽和,它每立方公尺中所含的水汽量是溫度的函式。也就是說,當1立方公尺的空氣中含有10克水汽時,氣溫在20℃時,因達不到飽和,所以你看不見它的存在,但當溫度下降到10℃時,空氣中的水汽就達到了飽和,這時相對溼度達到100%,水汽就會發生凝結,變成無數細小的水滴,形成霧甚至毛毛雨,這就是溫度冷卻的作用。當暖溼氣流和空氣上公升運動不斷加強,霧也隨著上公升變成雲,在高空遇冷產生了雪。
如2002年12月3日北京的大霧就主要是由於特殊的大氣環流造成的,也就是說由於乙個時期很少有強冷空氣活動,使華北地區持續受弱輻合區的影響,造成天空中200公尺以下的空氣中有弱的上公升氣流,上公升的氣流有利於地表的蒸發及低空溼度不斷增大。同時,在空中200公尺以上由於高壓的作用,產生了一股下沉氣流,上公升氣流與下沉氣流匯合之處,形成乙個層結穩定的逆溫層。按照正常的大氣活動,應是距離地面層暖和,高層寒冷,但那年正相反,地面層冷,高層卻暖和。
逆溫層的出現有力地阻止了低層水汽向上高層擴散,使200公尺以下的近地面層空氣溼度不斷增加,達到飽和狀態,特別是在少雲的天氣時,降溫又特別明顯,空氣的相對溼度達到90%以上時,大霧就會出現。 另外,在有外因的作用下,也可加速霧的形成。霧需要一些小的凝結核,大城市的塵埃、煙霧、汙染細微顆粒物便充當了**的作用,容易使霧變得更濃。
高階工程師伏建國說,在京昌高速公路沙河一帶,也經常出現霧,主要是高速路東邊有個水庫,附近又有兩條河,那裡的空氣溼度較大的緣故。
6樓:薄荷
1.霧是懸浮於近地面層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見度小1公里的理象。霧可以分為多種,常見的有輻射霧和平流霧。
輻射霧是地面空氣因夜間輻射散熱冷卻達到水汽飽和狀態後形成的,這種霧大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又比較充沛的夜間或早晨。平流霧是由於空氣的水平運動造成的。大霧也屬於災害性天氣,許多公路交通、飛行航運等事故就是由於大霧造成的,同時,霧和空氣中的汙染物質結合在一起還會對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2.霧(fog)是懸浮在近地面大氣中的大量細微水滴(或冰晶)的可視集合體。 區別霧和雲,只需判斷其是否接觸地面。
霧的出現,導致地面的水平能見度顯著降低。按照世界氣象組織規定,令能見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的稱為霧,能見度在1-10公里的稱為輕霧。常見的霧多為乳白色。
在城市及工業區,因空氣中汙染物的影響可導致霧呈土黃色或灰色。冰霧則可為暗灰色。 3.
霧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水汽達到(或接近)飽和,在凝結核上凝結而成。霧的形成通常有兩種途徑: (1)因空氣溫度降低而產生平流霧、 輻射霧、上坡霧等; (2)因空氣中水汽增加而產生蒸發霧、 鋒面霧、生物霧等。
4.按照霧的微結構和溫度,可將之分為暖霧、過冷霧和冰霧三種。 (1)暖霧由溫度高於0℃的水滴組成; (2)過冷霧由溫度低於0℃的過冷水滴組成; (3)冰霧由冰晶組成。
其中過冷霧常能通過人工催化而被消除。
7樓:龐南戎
那是因為空氣溼度大,溫度相對較低,但沒有能夠形成雨滴的晶核或不能形成可降落的雨滴,所以就看到大霧天氣!
什麼叫大霧?
8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大霧大概分這樣幾個顏色等級,從黃、橙、紅。當發生這幾個預警訊號時,含義是不同的。從能見度來講,黃色的預警訊號是大霧在12小時以內要發生或者在未來的12小時以內不會消散。
橙色是指6小時之內要來臨孩子在未來6小時之內不會消散。紅色就是很近了,就是2個小時。從能見度的標準上來講,黃色的警告發生時,預示將來有霧影響能見度會在200—500公尺左右。
在200—50公尺能見度的範圍內,預警訊號是橙色。小於50公尺的能見度,預警訊號是紅色。
9樓:匿名使用者
在水氣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氣冷卻至某程度時,空氣中的水氣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霧的出現以春季二至四月間較多。 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千公尺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
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溼,增加水汽含量。 霧的種類:
1、輻射霧 2、平流霧 3、混合霧 4、蒸發霧 5、煙霧。
10樓:網友
定義:大霧是指由於近地層空氣中懸浮的無數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見度不足500公尺的一種天氣現象。
危害:(1)它還能對輸電線路和露天電氣裝置的絕緣體造成變故,甚至釀成事故,危害人體健康。
2)現今科學家認為,霧的產生由於存在「逆溫層」,大氣很穩定,對流作用減弱,空氣中的水汽、塵埃和其他汙染物不容易向高空擴散,便只能滯留在近地面當霧滴消散後,汙染物便全部進入空氣中,造成嚴重的汙染,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3)據科學家測定,霧滴中含有各種酸、鹼、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氣水滴高出幾十倍。這種汙染物對人體的危害以呼吸道最為顯著。因此人們不要在霧中行走,更不要在霧中健身。
不請假就曠課,到學校後會有什麼後果?
學生平時不是請假就是曠課,這樣學校會給予相應的處罰的,畢竟學校也是個單位,不是隨便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對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情況肯定是要聯絡家長的,學校也會給予一定的警告處分,學生在學校還是要好好學習,不能天天無故遲到早退或者曠課。對於高中或者大學生來說,這樣的行為會受到更大的處罰,如...
為什麼會出現霧天氣,為什麼會起霧?由什麼造成的?
霧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的凝結現象。霧的形成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近地版面空氣中的水蒸氣含權 量充沛,二是地面氣溫低。以下是各種霧的分類及形成原因 陸地上最常見的是輻射霧 這種霧是空氣因輻射冷卻達到過飽和而形成的,主要發生在晴朗 微風 近地面 水汽比較充沛的夜間或早晨。這時,天空無雲阻擋,地面熱量...
什麼是翡翠的霧啊,翡翠為什麼會有霧?翡翠的霧說明了什麼?
翡翠的霧是指翡翠的皮 已風化或氧化 與翡翠內部或稱肉 無風化或氧化 之間的一種半氧化微風化的硬玉。實質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分,是從風化殼到未風化的肉 翡翠 的一個過渡帶。霧的顏色和存在能說明翡翠內部雜質多少,種 是老是新,透明度的好壞及其內部的乾淨程度等。但它不能說明其內是否有綠,與綠無關。霧分白 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