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億畝耕地紅線守的是什麼「線」

2025-05-24 15:15:05 字數 3662 閱讀 6631

1樓:民聲聽得見

18億畝耕地紅線守的是「生命線」。

18億畝耕地紅線,守的是14億人的「生命線」,是泱泱華夏民安邦固的根基,守的是在變局中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信心和底氣。18億畝的耕地紅線,是2006年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研究,經科學計算出來的,是保持我國糧食安全穩定的耕地總數。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確保糧食安全,必須首先保耕地安全。

當前,百年變局交織世紀疫銀段冊情,加劇了國際糧食市場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未來隨著居民消費公升級,糧食需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將剛性增長。

可以說,18億畝耕地紅線已經退無可退,容不得半點閃失。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就是端牢14億中國人飯碗的命脈,守住國家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大局。

「紅線」和「底線」有什麼不同:

1、條例用法燃信不同:紅線和底線主要是不鋒巨集同的定義標準。

2、規則不同:特意強調必須遠離「紅線」,並保持紀律和規則的「底線」。

3、規定不同:必須認真研究有關法律法規,遵守紀律法規並予以執行,並始終堅持制度和程式,維護規章制度的權威性。

2樓:愛馮寶寶

人口口糧線,我們是人口大國,在沒州讓有戰爭的情況下,糧食在何猛跡正處都可以買到,但是如果發生戰爭,重大災難,那我們只能動用本身庫存的糧食枝悔,就像這次疫情出現閉關鎖國的情況,那我們的糧食要自產自銷,所以說要保證我們產出糧食,夠我們在任何情況下,用上4,5年,往下哪怕糧食,出產減產,也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18億畝耕地紅線的含義

3樓:謝鵬輝

法律分析:耕地紅線,指經常進行耕種的土地面積最低值。它是乙個具有低限含義數字,有國家耕地紅線和地方耕地紅線。

現行中國18億畝耕地紅線。2009年6月23日***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國土資源部提出「保經濟增長、保耕地紅線」行動,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耕地保護的紅線不能碰。

法律依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第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基本農田應當佔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面積的80%以上,具體數量指標根據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分解下達。

第十條 下列耕地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管理:(一)經***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批准確定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內的耕地;(二)有良好的水利與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正在實施改造計劃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產田;(三)蔬菜生產基地;(四)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鐵路、公路等交通沿線,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區周邊的耕地,應當優先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需要退耕還林、還牧、還湖的耕地,不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條 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地。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應當制定開墾耕地計劃,監督佔用耕地的單位按照計劃開墾耕地或者按照計劃組織開墾耕地,並進行驗收。

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的意義

4樓:小杜三農答題

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的意義:

耕地是我國最寶貴的資源。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

決定了必須把關係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

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是根據我國一定時期內耕地保有量、人口數量、城鄉建設用地數量、耕地後備資源數量、糧食需求等因素,經科學研究,綜合算出來的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的耕地保有量底線,必須堅守。

1)堅守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需要。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國的頭等大事。

我國的糧食安全並非高枕無憂,儘管糧食總產量實現了歷史上多年的持續增長,但糧食和其他重要農產品的進口數量也在持續礬公升,產需缺口不斷加大。未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城鎮化的發展,糧食需求還將剛性增長,糧食供求不平衡很可能是長期態勢。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護耕地。要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耕地保護就絲毫放鬆不得。

2)堅守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要求。

當前,我國加快經濟帶擾發展方式轉變刻不容緩。經過多年以大量消耗資源環境為代價的高速發展,神滾許多城市資源環境承載力已經明顯降低,水土資源和能源不足、環境汙染等問題凸顯,財政和金融風險不斷加大。

我國已經到了必須在發展中加快提質增效公升級的關鍵時期,嚴守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走內涵挖潛新路比。

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和緊迫。

3)堅守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是保障改革發展戰略部署順利推進的遊行餘必然選擇。

黨的十九大。

對深化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全國各地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和城鎮化發展的熱情高漲,但因認識不足或理解偏差,一些地方也出現了亂佔濫用土地的苗頭,衝擊耕地保護紅線。

保障改革發展戰略部署順利推進,必須毫不動搖地堅守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這既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也是推進改革的底線。

18億畝耕地紅線守的是哪些線

5樓:鄉村時光好

18億畝耕地紅線守的是定線。

保數量,就是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重點就是「三個定」,一是定線。就是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

二是定位。要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枝信務,哪塊地是耕地、哪塊地是永久基本農田都要落到具體的地塊上,要做到清清楚楚、橋爛一目瞭然。

三是定責,由**和地方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並作為剛性指標,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

提質量,就是提高耕地質量。一方面,抓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我們將建設1億畝高標準農田,累猛消輪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億畝,同時要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公升耕地的地力等級。

二是要抓黑土地的保護,深入推進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8000萬畝。三是加強耕地佔補平衡的全程監管,確保補充耕地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真正實現補充耕地的產能與所佔耕地相當。

18億畝耕地紅線

6樓:慶哥說三農

18億畝耕地紅線是指全國耕地總數目要至少保持在18億畝以上,決不能因為城市化及工業化過程而使耕地大量減少。

2006年春天,在第十屆全國人巖絕大四次會議上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乙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18億畝耕地是未來五年乙個具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性指標,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並且第149次常務會上也著重強調了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不能突破,不僅要管到2010年,而且要管到2020年甚至更長時間。

我國雖然拍渣幅員遼闊,但是由於可利用土地少,加上人口眾多,我國土地資源相對貧乏,粗賀姿人均佔有耕地面積遠遠低於世界人均耕地佔有面積平均水平。再加上城市建設、工業建設等對耕地的佔用,使得作為農業生產基礎的耕地更為緊缺,土地的人口壓力愈來愈大。

18億畝耕地紅線,是經過科學計算得出的,是為了保持中國糧食安全穩定的耕地總數。守住這道紅線不僅是為了保證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也是為了保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18億畝耕地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