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後,再無紅樓 讀《白先勇細讀紅樓夢》

2025-05-24 11:35:19 字數 1444 閱讀 5862

讀白先勇細說紅樓夢(1)

1樓:吃瓜群眾

這段時間,一直讀白先勇先生關於《紅樓夢》的解讀,很有同感。

首先,他說紅樓夢其實融合了我們中卜絕國三大精髓文化——儒家,道家,佛家,三種文化相互交融,並不衝突。賈政是儒家文化的代表,而寶玉從悟道到參佛出家,算是兩家文化的代表。

其次,他說人的一生賣鎮其實也是經歷過儒道佛三個階段:年輕時,入世,都想建立型配姿一番功業;中年時,看多了人間事,自然悟道一些;老年時,已無所求,自然就出世了,成佛家了。

人生大致也是如此。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是「細說」還是「戲說」

2樓:公考路上的人

白先勇「解得切」

整體而言,作為《紅樓夢》講稿集,這本書在結構上很清晰,按原章節排列上下兩冊,以程乙本和庚辰本對比講解,綜合了白先勇對紅樓夢的文學、美學、哲學乃至宗教的綜合看法。同樣來自臺灣的蔣勳先生也寫讀紅樓,二位對曹公欣賞基本同向,將紅樓夢當**來讀,不做考據,都讀出了曹公假手寶玉表達的對所有人的慈悲佛眼,領悟到了此書結局大徹大悟的佛學高度。我用白在書中的話說,倆人是「一掛」的。

然兩者區別也多,例如蔣氏認為後40回絕非曹公所做,只講到80回夏金桂愛吃炸雞骨頭那裡;白氏認為後40還是曹公手筆,前後反差也是寫作手法的需要。

書帶有鮮明的白氏特點,因此我的閱讀體驗是舒適的,如看他出品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一般,在審美上令人放心。對兩個版本的對比分析也大多合理,例如說程乙本中的尤三姐一開始就乾淨,並沒有像庚辰本的那樣和賈珍有瓜葛,否則後面怒罵賈珍賈璉兄弟乃至以死明志的情節站不住腳,我是非常認同的。此類讀解在書中比比皆是。

作為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屬於比較標準的遺老遺少,寫過反映落魄貴族或者遲暮美人的**,對紅樓夢貴族生活的大起大落有乙份感同身受,和曹公在人生上有靈魂相通之處。白說《金瓶梅》的作者寫不出紅樓夢,因為他不是貴族。

我還想提一下,白在書中反覆提到賈寶玉遁入空門是有過程和階段性的,經歷了秦可卿,秦鍾,金釧,晴雯,乃至最後黛玉一系列密切關係人物的故去,才最終出離,註腳了白總結成長中的儒道釋三階段成長,頗有深意。從這種角度,紅樓夢確實具有一般古典**難以達到的高度,白先勇也「解得切」。

我一直以為,讀紅樓夢沒有標準,不必在意歷史上怎麼樣曹雪芹當時怎樣,重要的是你怎麼看,你看出了什麼。因此,如果你是紅樓夢的愛好者,且不是鐵桿考據派,我向您推薦此書。由於我個人對白先勇本人、崑曲、《紅樓夢》以及大部分書中體現出來的觀點的偏好和認同,我個人打出8分。

申明一下我不是紅學研究者,觀點僅供愛書人討論。

我是在一家書店第一次看到此書的,封皮舊金色,搭正紅腰封,書法莊重,設計醒目,裝訂工整。另外本書穿插的諸多人物繡像也很讓我喜歡,清人遺風,筆墨清淡。

白先勇講紅樓夢的情節,其實就是儒家經濟市民的入世思想!

3樓:人文訪談觀察

白先勇講紅樓夢的情節,其實就是儒家經濟市民的入世思想!

讀紅樓夢有感,讀紅樓夢有感500字

紅樓未完千古恨 至今夢魘叩曹公 讀紅樓夢有感500字 你看過 紅樓夢 嗎?我看過,看過後還真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時常投入不已。當然,最後他也在離開黛玉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過來,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為的作風我倒是喜歡賈寶玉的表妹林黛玉。她雖然愛哭,但很卻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常一起...

讀紅樓夢520字左右,紅樓夢小故事五十字

紅樓夢小故事五十字 紅樓夢 中的小故事 寶玉摔玉。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冥冥中說自己曾見過這個林妹妹。然後走近林黛玉挨著她坐下來聊天,具體聊些上學讀書識字的事情。之後問到林黛玉出生的時候是否有玉。當時林黛玉出到賈府,人生地不熟,和賈寶玉也不曾相熟,為了以後相處的容易,便暗自揣...

小學生請教 紅樓夢的幾個疑問,小學生紅樓夢讀後感

心恣尤樂 你的問題我就不說了,這些問題存在你自己的腦子裡,有的你會隨著自己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全書而有自己新的感悟,對吧,我們就 一下態度問題。我個人認為,劉心武的解說,看看而已,只當知道還有人這麼研究紅樓,現在很多人是因了劉心武再看紅樓的,荒謬啊,現在搞得一說到紅樓夢就扯到劉心武別被一家之言蒙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