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我國文化裡面有很多歇後語,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例子: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金玉滿堂——富貴逼人;
白雲蒼狗——形影相弔;
雞犬不寧——家庭不和;
紙上談兵——只講不練;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囫圇吞棗——不加思索地接受資訊;
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走馬觀花——匆匆忙忙看事物;
不打不成器——經歷過挫折才能成才。
這些歇後語都是由兩部分構成,前部分是描繪乙個生動的場景或者比喻,後部分則是隱含著某種寓意或者道理。通過這樣的表達方式,歇後語在傳播中往往更易於被人們接受和理解,也更容易記憶。
歇後語的文化歷史
2樓:初音
歇後語是我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謎面,後半截是解釋、說明,象謎底,十分自然貼切。瞎核判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後語。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
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歇後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古代的歇後磨改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肯定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恆言錄》所載:
千里寄鵝毛,物輕人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後語,氏鏈直到今天還繼續為人們所使用。
關於漢語的歇後語有哪些?
3樓:來自岩石寨勤懇 的灰太狼
一、對聯。1、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一馬陷足汙泥內,老畜生怎能出題(蹄)
解 縉。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須梅,(有幸不須媒)
3、燈籠籠燈,紙(枳)殼原來只防風。
鼓架架鼓,陳皮不能敲半下(夏)
4、孔子生於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漢中。
光舞:閃電;漢中:天空)
二、古詩。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絲-思)(無題 李商隱)
2、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燭-哪族囑,圍棋-違期) 楊柳枝 溫庭筠 3、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情)竹枝 劉禹錫。
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歇後語:
媽媽的眾姐姐 --多疑(姨)
戲臺上的垛口 --不成(布城)
戲臺上的鞭子 --加碼(假馬)
漢字的小故事。
因為漢字而被打了板子一文書寫字常把筆畫寫錯。一次造名冊,將「陳」字的「阝」寫在了右邊,被長官打了二十大板。書生從此記住「阝」是應該寫在左邊的,結果不幸又寫錯了「鄭」字,卜敏又捱了二十大板。
一日,一姓聶之人型緩枝託他寫張狀子,文書大驚失色:「我寫了兩個『耳』字,捱了四十大板,你又弄來三個『耳』,要我命啊?!」
歇後語有哪些,什麼是歇後語 還有哪些歇後語
小學生歇後語大全 1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2 泥菩薩過江 自身難保 3 蠶豆開花 黑心 4 孔夫子搬家 淨是書 輸 5 打破砂鍋 問到底 6 和尚打傘 無法無天 7 虎落平陽 被犬欺 8 畫蛇添足 多此一舉 9 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 10 井底青蛙 目光短淺 11 大海撈針 沒處尋 12 竹籃打水 一...
歇後語有哪些,歇後語有哪些 5
幸運的森林深處 1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2 泥菩薩過江 自身難保。3 蠶豆開花 黑心。4 孔夫子搬家 淨是書 輸 5 打破砂鍋 問到底。6 和尚打傘 無法無天。7 虎落平陽 被犬欺。8 畫蛇添足 多此一舉。9 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10 井底青蛙 目光短淺。11 大海撈針 沒處尋。12 竹籃打水 一場...
中國文化裡有哪些禁忌,中國文化中有什麼忌諱?
中國人傳統文化比較強調,孝。比如,孝敬父母,長輩等,老師和師傅。等。忌不孝的行為。生活中比較講究資歷和席位,如,吃飯,老人長輩都按上下席入座。吃飯忌長幼不分。中國人喜愛紅色,結婚,生子,喬遷,都要用紅色物品。忌用其他色。這個問題提得太大,要回答需要寫一本書,建議到網上搜尋一下。中國文化中有什麼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