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位於埃及首都開羅,那裡有大大小小70多座金字塔對嗎

2025-05-14 10:15:59 字數 1733 閱讀 9366

1樓:黃海弄潮

對的!1.埃及金告毀衝字塔答案在埃及首都開羅西南面金黃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錐形建築物。它們巍然屹立,傲對碧空。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2.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墳墓。大約在西元前27世紀,埃及古王國由法老統治。

法老死後,他們的屍體都埋葬在巨大的石頭墳墓裡。這些墳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後成為尖頂。因為它的輪廓有點兒像漢字的「金」字,所以稱為金字塔。

3.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這座金字塔高146公尺多,相當於40層高的摩天大廈。

繞金字塔一週,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公尺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週;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餘埋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4.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幹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如此巨集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勤勞而聰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許多科學的方法。他們把石頭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來拉。

載著很重石塊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動,於是他們又專門修了一條石路。開始砌金字塔了,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襪殲這麼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據說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層,然後堆起乙個和這一層同樣高的土坡,人們就順著傾斜的土坡把石塊拉上第二層。

這樣一層層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後,土坡變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後人們又把這座土山移走,讓金字塔顯露出來。

5.現在,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已經有四五千年了。它們是埃及的象徵,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2樓:網友

埃及開羅有近清敗80座金字塔,散佈在槐喊尼羅河下游西岸。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答明顫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雄偉壯觀,經測算金字塔塔高106.5公尺

3樓:毛月

20分鐘內小燕能繞金字塔走第1周。

解題思路如下:

155÷3×20≈1033(公尺),1033>1000;

答:20分鐘內她能繞金字塔底走一週。

4樓:網友

不能。題目中只說小燕子3分鐘能走155公尺,沒有說小燕子能連續走20分鐘。

5樓:♂赫赫有名

埃及除了金字塔、豔后、法老、這些古老的文明,還有美麗的茉莉花,古埃及最後一位法老——埃及豔后」克莉奧佩特拉「,憑藉其不俗的智慧和迷人的風姿,不但維持了乙個王朝的生命,更征服了羅馬兩位偉大的將領——凱撒大帝和安東尼,使他們心甘情願為其效命。阿芙 而令埃及豔后美豔無比、讓羅馬帝王為之傾倒的秘訣,正式今天高階香水中不可代替的成分——」精油之王「茉莉。

埃及金字塔有多少個?

6樓:無為鳳凰

埃及中姿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哪備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公尺,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公尺,現高公尺;底座每邊長230多公尺,三角面斜度李培毀51度,塔底面積萬平方公尺;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噸。

據說,10萬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該金字塔內部的通道對外開放,該通道設計精巧,計算精密,令世人讚歎。

望,您的是我們的動力!(๑

埃及金字塔的埃及金字塔的資料

埃及金字塔相傳是古埃及法老 國王 的陵墓,但是考古學家從沒有在金字塔中找到過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於埃及古王國時期。陵墓基座為正方形,四面則是四個相等的三角形 即方錐體 側影類似漢字的 金 字,故中文稱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成為了古埃及文明最...

有關埃及金字塔的傳說,埃及金字塔的傳說

兩千五百年前,一名希臘經師寫下眩人耳目的古代七大奇觀清單 羅德斯島巨像 奧林匹亞宙斯神像 埃及金字塔 法洛斯燈塔 巴比倫空中花園 以弗所阿提密斯神廟以及毛索羅斯王陵墓,他說 心眼所見永難磨滅。據拜占庭菲羅所分類的七大奇觀中,只有埃及金字塔 pyramids of egypt 巍然獨存,目前埃及約有八...

埃及金字塔為什麼進去會死人,進入埃及金字塔的人,為什麼會無緣無故的死去?

首先,並不是所有人進入金字塔都會死。要不然為何埃及還有開放的金字塔供遊客參觀呢?那麼我認為提問者的意思是,歷史上進入埃及金字塔的探險家有的發生了較為神秘的死亡,並不是客觀的老死這樣的平常的死法,這裡的原因是什麼?我想拿出最著名的圖坦卡蒙金字塔來作為例子。圖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代法老 西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