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成語故事,成語耳濡目染什麼意思

2025-05-12 00:48:32 字數 1456 閱讀 9848

1樓:邛雪容釁彰

成語拼音。rrǔmù

rǎn成語解釋。

濡:沾虛桐芹溼;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成語故事或出處。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成語造句。她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闇誦得好些唐詩。(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輪凳年》)

近義詞。耳聞目睹、耳熟能詳。

成語英譯。be

influenced

bywhat

oneconstantly

seesand

hears成語用差畢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指不知不覺地改變。

成語耳濡目染什麼意思

2樓:網友

耳濡目染的意思:濡:音如;沾溼;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耳濡目染的近義詞:耳聞目染、耳習目染、耳熟能詳、目擩耳染、見聞習染、目染耳濡、潛移默化、耳燻目染、耳聞目睹。

耳濡目染的反義詞:置若罔聞、充耳不聞。

造句:1、由於父母都是作家,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極具文才,能援筆成章,文不加點。

2、因為母親是**家,她從小耳濡目染,所以**底子不錯。

3、你父親是個畫家,你從小便耳濡目染,難怪有這麼好的繪畫基礎。

4、就這樣,在耳濡目染之下,他對繪畫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養成了讀書的習慣。

5、這樣一來,曾經可以在大家庭中耳濡目染而來的常識而今就必須有意識地去掌握了。

6、因為我的室友都是學德文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會說幾句德國話。

7、袁世凱在這裡耳濡目染的,自然是官場的富貴榮華、紙醉金迷。

8、跟隨燕王之後,耳濡目染,鄭和受教育程度又加深了一層。

9、他是個鐵匠的兒子,從小的耳濡目染,令他對打鐵這門手藝十分熟悉。

10、在家裡孩子耳濡目染著家長的所作所為,所以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

11、八歲小志工跟著父母耳濡目染,把環保當作自己份內的責任。

成語 耳濡目染

3樓:夢之緣文化

成語】 耳濡目染。

全拼】: r rǔ mù rǎn

讓蠢【釋義】: 濡:沾溼;坦裂陪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例子】: 她源旅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闇誦得好些唐詩。(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成語 耳濡目染

4樓:夢之緣文化

全拼】: r rǔ mù rǎn

釋義】: 濡:沾溼;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例子】: 她完全沒裂孫有讀過書,但她單憑~,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闇誦得好些唐詩。(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成語 耳濡目染的意思,成語「潛移默化」與「耳濡目染」的區別是什麼?

解 釋 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濡 沾濕 染 沾染。形容見得多了聽得多了之後,無形之中受到影響。出 處 唐 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 目濡耳染,不學以能。1 解釋 濡 沾濕 染 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2 拼音 r r m r n 3 出處 唐 ...

耳濡目染的進反義詞,耳濡目染反義詞成語

見聞習染 耳熟能詳 潛移默化 不聞不問 充耳不聞 聞所未聞 耳濡目染反義詞 成語 充耳不聞 置若來罔聞 反義詞源 耳濡目染的解釋bai 解釋 濡 沾濕 du染 沾染。耳朵zhi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dao不覺地受到影響。出自 唐 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 目濡耳染,不學以能。示例 她完全沒有讀...

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揠苗助長,揠苗助長成語故事

琴溪筆錄 揠苗助長意思是比喻為急於求成,反而壞了事。出自 孟子 公孫丑上 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事物的自然規律,否則就會事與願違。揠苗助長成語故事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嫌自已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於是苦心思索著有什麼辦法可以使稻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