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運用什麼典故表達了什麼願望

2025-05-10 19:52:36 字數 2613 閱讀 4676

1樓:煙雨飄香劍

唐·王之渙。

其一。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其二。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楊柳曲——樂府曲調「楊柳枝」,有時也作「折楊柳」,主要寫軍旅生活,從梁、陳到唐代,多為傷別之詞,以懷念徵人為主。

葡萄又作蒲桃、蒲萄、蒲陶。葡萄酒,容易醉。《漢局舉書》:

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飲之,則醄然而醉,故有是名。晉張華《博物志》:西域有蒲萄酒,積年不敗。

彼俗雲:可至十年飲之,醉彌月乃解。

夜光杯,看看託名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

馬上彈奏琵琶,古書有記載爛凱。晉傅玄《琵琶賦序》:漢遣烏孫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裁琴、箏、築、箜篌之屬,作馬上之樂飢臘喚,觀其器,盤圓柄直,陰陽序也;四弦,四時也。

以方語目之,故曰琵琶,取易傳於外國也。石崇《王明君辭序》:昔公主(劉細君)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王昭君)亦必爾也。

2樓:你好酷啊哈哈哈

涼州詞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彷彿旁悔者催人出征。如果醉臥在沙場上,也請你不要笑話運薯,古來出外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

運用前腔了夜光杯的典故。夜光杯:玉石製成的酒杯,當把美酒置於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會閃閃發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表達的是:作者的悲涼之意,也流露出了對將士的命運的同情之心。詩是詠邊寒情景之名曲,全詩寫艱苦荒涼的邊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徵人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

涼州詞表現了什麼思想感情?

3樓:教育小百科達人

表現了戰士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曠達、奔放的思想感情,同時表達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緒。

涼州詞》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組詩作品。

全文: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翻譯: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涼州詞描寫了什麼?表現了什麼

4樓:愛創文化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去,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雲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乙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

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於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絡。

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於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

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並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涼州詞表現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5樓:物流鄭學姐

涼州詞》表現了將士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曠達、奔放的英雄氣概。

涼州詞》唐代 王翰。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陵塌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尺塵圓。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涼州詞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6樓:網友

原文】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的將士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來。

詩意】這首詩反映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保衛國家的豪情壯志。前兩句描繪邊地風光,藉以渲染戰爭氣氛。後兩句集中概括了戍邊將士長期參與的酷烈戰爭生活以及決心破敵的豪情。

壯闊的塞外景色與將士巨集偉的抱負融合在一起,氣魄雄闊,風格渾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笑姿冊,常被用來表現殺敵衛國的英雄冊高氣概和堅強意志。

中唐詩人戴叔倫寫有「碰巨集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雄豪詩句,同此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涼州詞(王之渙)表達了守衛邊疆士兵的什麼感情

該詩又名 出塞 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體現了作者對邊塞戰士的同情和對朝廷不滿的憤慨之情。士兵應是思鄉之情。畢竟連春風也不來這個地方,誰能不想家呢。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

涼州詞主要講了什麼 涼州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涼州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講解 王翰通過對邊塞軍中乙個宴樂暢飲生活的片斷的描寫,抒發帆鉛了守邊將士忠勇愛國,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體現了作者的悲涼之意,也流露出了對將士的命運的同情之心廳猛,表達了作者悲涼感傷,厭惡征戰。原文 唐 王翰 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

涼州詞 ,出塞,《出塞》和《涼州詞》都是什麼詩

出塞 和 涼州詞 都是什麼詩?邊塞詩。出塞 是唐朝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涼州詞 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作品。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出塞 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萊垍頭條。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禦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