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用語中什麼是修羅?其意義何在?
1樓:匿名使用者
【修羅】 (異類)阿修羅之略。常與帝釋天戰鬥之鬼神也。【阿修羅】六道之一,華譯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似天而非天。
又譯作無端,因其容貌很醜陋。又譯作無酒,言其國釀酒不成。性好鬥,常與帝釋戰,國中男醜女美,宮殿在須彌山北,大海之下。
阿修羅王】指阿修羅道之王。諸經典中列舉不少阿修羅王之名,其中,『法華經』序品列有婆稚、佉羅騫馱、毗摩質多羅、羅睺等四大阿修羅王,各有百千眷屬。『起世因本經』卷五亦列舉四大阿修羅王,並記載其住處。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住於須彌山東面千由旬處大海下,國土縱廣八萬由旬,有七重城壁,王城稱為設摩婆帝,**集會處稱為七頭。踴躍阿修羅王住須彌山南面千由旬處大海下,國土縱廣八萬由旬。奢婆羅阿修羅王住於須彌山西面千由旬處大海下。
羅睺羅阿修羅王住於須彌山北面千由旬處大海下,宮殿莊嚴似毗摩質多羅。『正法念處經』卷十八至卷二十一,詳述四大阿修羅王住處、宮殿、園林、侍者、婇女、業因及壽命。『新華嚴經』卷一:
列阿修羅王,有羅睺、毗摩質多羅、巧幻術、大眷屬、大力、遍照、堅固行妙莊嚴、廣大因慧、出現勝德、妙好音聲等阿修羅王。
雜阿含經卷四。
十、長阿含經卷二十阿須倫品、大樓炭經卷。
五、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七。
二、大智度論卷三十]【阿修羅道】六道之一,多由嗔、慢、疑三個原因而投生。
阿修羅界】 (界名)阿修羅之世界。三界義曰:「若依十地經妙高山(須彌山)北,大海下,過二萬一千由旬有羅睺阿修羅王宮,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勇健宮,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華鬘王宮,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毗摩質多羅王宮。
若依起世經,須彌東西面,去此一千由旬外有毗摩質多羅宮,縱橫八萬由旬。又云修羅中極弱者在人間山地中住,即今西方山中有大深窟,多是非天(阿修羅)宮也。」
阿修羅宮】 (雜名)阿修羅之宮殿。義楚十六曰:「長阿含雲:
阿修羅宮,在大海底。(中略)如天富樂。」西域記十說清辯菩薩,入南天竺案達羅國修羅窟待彌勒出世。
同九曰:「石室西南隅,有巖岫,印度謂之阿素洛宮也。」
誰能解釋下佛家修羅王,或者修羅道!灌水的沒品的就別來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阿修羅,略稱『修羅』,是梵文asura的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其中修羅就是『端正』,國人稱其為天神,梵文『阿』是否定冠詞,『阿修羅』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
他們的福報很大,與天界眾生相去不遠。生於此道中的眾生,於過往生中的善業力極大,卻因其瞋恨的習氣,而並未能生於天界中,只能以這種似天而非天的生命形式投生。
阿修羅道的眾生瞋心及妒忌心極重,常常與天界之眾生作戰,但往往大敗而返,被打至遍體鱗傷。這一道的眾生雖然福報、壽元及智力俱大,但卻因其瞋恨心而並不快樂幸福。
人道和天道為善道,阿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鬥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男阿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鬥狠,於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 女阿修羅貌美,時常迷惑眾生,使難修行。
故此阿修羅雖然不用受苦,但死後墮落三惡道機會甚大(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為三惡道)。
3樓:匿名使用者
阿修羅嗔念太重,所以雖貴為神祇,卻無天神的品行,所以獨立一道。他常常和帝釋等天人作戰,雙方互有勝負。而佛祖在他們求救時則起到乙個調停人的角色,所以他們都皈依佛法。
修羅道,天道,人道。修行者的能力決定他來世去什麼地方,這是佛管不著的。就像有脾氣暴躁和性格溫和的人一樣,不能只從表面看出他的好壞。
張飛很暴躁,可他對劉備卻非常忠心。修羅也是這個道理。
求佛教三十七道品詳細解釋!!!
4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七道品,為梵語bodhi-pāk�0�2ika 之意譯,又作菩提分、覺支,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盤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
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處,又作四念住。(1)身念處,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
2)受念處,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處,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4)法念處,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是為諸法無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斷。(1)已生惡令永斷。(2)未生惡令不生。
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
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願滿足。(2)精進如意足,於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而能如願滿足。(3)念如意足,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
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篤信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
2)精進根,修於正法,無間無雜。(3)念根,乃於正法記憶不忘。(4)定根,攝心不散,一心寂定,是為定根。
5)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瞭,是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惡成善。(1)信力,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
2)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諸禪定。
5)慧力,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 (六)七覺分,又作七覺支、七覺意。(1)擇法覺分,能揀擇諸法之真偽。
2)精進覺分,修諸道法,無有間雜。(3)喜覺分,契悟真法,心得歡喜。(4)除覺分,能斷除諸見煩惱。
5)舍覺分,能捨離所見念著之境。(6)定覺分,能覺了所發之禪定。(7)念覺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聖道、八道諦。(1)正見,能見真理。(2)正思惟,心無邪念。
3)正語,言無虛妄。(4)正業,住於清淨善業。(5)正命,以正當方式生活。
6)正精進,修諸道行,能無間雜。(7)正念,能專心憶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
雜阿含經卷二十。
六、卷二十。
七、卷二十。
八、俱舍論卷二十。
五、大毗婆沙論卷九十。
六、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
5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三十七道品(一)四念處(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二)四正勤(1)已生惡令永斷。(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
4)已生善令增長。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
2)精進如意足。(3)念如意足。(4)思惟如意足。
四)五根。(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五力(1)信力(2)精進力(3)念力 (4)定力(5)慧力 (六)七覺分(1)擇法覺分(2)精進覺分(3)喜覺分(4)除覺分(5)舍覺分(6)定覺分(7)念覺分 (七)八正道(1)正見(2)正思惟(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
6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七道品詳細解釋起來很多。只能看書比較好。有一本雷迪西亞多的《阿羅漢的足跡》這本書就是解釋三十七道品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法)
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四如意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
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求關於修羅王的傳說,關於修羅神的傳說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 乙個叫婆雅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 乙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 乙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 乙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
楊冪三觀正被很多人稱讚,她的觀點正確嗎?
就像瑞麗雜誌評價的那樣,楊冪,你可以不喜歡她,但你無法忽視她。從模特到演員,楊冪征服觀眾的不光是美貌,還有她的拼勁和勇氣。尤其是看了楊冪的訪談節目,金句頻出的她,更讓人覺得是個三觀正的大明星。一 人生沒得選擇,不是說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去過什麼樣的生活 楊冪的這句話真的說到很多人的心裡去了。確實很多...
如何評價王寶強的演技,如何評價楊紫的演技?
星運賀撥 王寶強在所有的男明星當中,是非常具備票房號召能力,其實其身價早就已經成為了一線男明星,很多人對於王寶強演技的評價,可能是很低的,覺得王寶強無論參演任何角色都是本色出演,無論是士兵突擊裡面的許三多,還是天下無賊裡面的傻根兒,包括唐人街探案裡面的這一個角色都是一樣的,性格很憨厚很直爽,但其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