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洪災頻發的原因,長江洪災的原因

2025-05-08 11:45:15 字數 1224 閱讀 8525

1樓:匿名使用者

哈哈,這道題,我們去年初中地理結業考時考過!

長江洪災頻發的原因:1,水土流失 防洪方案: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強河道整治。

2,天然湖泊面積減少,蓄洪能力下降 防洪方案 :退田還湖。

3,降水量大且集中 防洪方案:多建分洪,蓄洪工程。

此外,針對其其他情況,還可以培拍:大力宣傳,使人們樹立保護長江的意識;加快保護長江和數的立法工作喚中首。

2樓:匿名使用者

據瞭解,該專案於2002年10月啟動,由楊桂山研究員負責全面協調和組織。考慮到。

長江中下游洪水災害演變及巨集衡滑影響因素的複雜性,專案又分設「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水及孕災環境歷史攔亂演變」、「長江中游地區洞庭湖區江湖關係演變的洪水效應與減災對策」、「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水文蔽臘效應與洪水響應及減災對策」三個子課題。三年多來,該專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全面完成了預期目標和研究任務,順利通過驗收,為長江中下游地區水患治理及減災避害提供了技術支撐。

長江洪災的原因:

3樓:拋下思念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徵:

流域廣,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游多為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文庫使用者有獎調查。

2、水文特徵:流經溼潤地區,降水豐沛,幹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徵;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氾濫。

長江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

4樓:拋下思念

1.人為因素。

一是中上游地區的水土流失,泥沙大量淤積,造成河床抬高,河床的通過能力減小。二是容納能力的破壞。在汛期,多餘的洪水,特別是超正常容量的洪水不能夠有效容納造成洪澇災害。

三是行洪能力的破壞。主要表現在河床的抬高、河床中的障礙物增加。從總體來講,水利設施都有障礙作用,沿長江幹支流的大小橋樑對行洪基本上都有不利的影響。

2.自然因素。

長江流域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的原因從自然上講是異常,即降雨量特別大、強度特別強、範圍特別廣泛。長江流域是否發生洪澇災害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梅雨;二是颱風雨;三是西南暖溼氣流。

從長江中上游的實際看,主要是梅雨的異常造成的,中下游特別是下游地區颱風風暴潮對其有相當大的影響。西南暖溼氣流與梅雨有一定的關係,但它發生異常的情況是在非梅雨季節,如鄂西的水災,泥石流等等都是這個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長江易發生洪水的原因,長江易發生洪水的原因

長江易發洪水的原因可以粗略分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其中自然原因是首要的,人問原因是次要。a自然原因 長江洪水主要是由於上游幹流和中游支流的洪水來量大,中游沒有足夠的調洪,滯洪場所,再加上河道宣洩能力不足所致。長江流經的地區大部分是濕潤地區,流域面積又廣,支流多,幹流汛期長,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

黃河長江珠江的入海口處的城市及其形成的原因

長江的入海口有上海,珠江有廣州,從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兩方面來看,首先兩條流域下游地勢平坦開闊,利於城市形成與擴張建設。水源充足土質疏鬆適合工農業生產。入海口處利於拓展海外市場,發展海外 縱觀歷史,廣州上海在南京條約後就被迫對外開放,發展早於內地城市。個人拙見 東營是萬里黃河 入海的地方,是中國第二大...

長江給江漢平原造成洪澇的原因是什麼

從圖中可以看出,長江中游地區 包括江漢平原 是我國多洪澇災害的地區。從上圖看出,長江流域面積廣大,降水豐富,雨季長且降水集中 支流眾多,且南北對稱分布,如果是降水異常的年份,那南方支流的洪水 幹流上游的洪水以及北方支流的三股洪水會同時到達中游平原區。從上圖分析,長江上游帶來的泥沙在此堆積,形成沖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