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老年之後為什麼還要六出祁山?為什麼無功而返?

2025-05-07 21:35:08 字數 1354 閱讀 1025

1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他不謹脊甘心看亮晌衡到蜀漢就這樣等死,想通過軍事手段扭轉局勢;但確實因為蜀漢的實力太薄弱了,與曹魏敬做的差距過大,因此無功而返。

2樓:新鮮妃子笑

因為諸葛亮想要一統天下,為漢室王朝打下堅不可摧的基礎,但是因為蜀國總是缺少物資,所以每次無功而返。

3樓:乙隻路過瓜地的蝸牛

因為諸葛亮敗襲他要完成劉備沒有完成的心願,所以他選擇帶兵六出祁山,希望能夠打敗曹魏,一統天下。無功而返是因為曹魏故意不出兵,選擇死守,蜀國內部也不敏枯知給力,所以才造成這樣的結果。橋消。

諸葛亮為什麼會做六出祁山無功而終的事

4樓:心悸

諸葛亮神機妙算為什麼會做六出祁山無功而終的事?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正史中諸葛亮是有六次征戰,有一次是防守戰,其他五次北伐中只有兩次是從祁山出發。

諸葛亮之所以不斷的北伐,是因為蜀軍經歷過南征,又有兩年的訓練,處在實力的巔峰期,而北魏在這段時期軍備鬆懈,這是伐魏是最佳時機。蜀國由於地理原因,發展速度趕不上北魏,若是無有作為,兩國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最終只能等著曹魏來滅了自己了。

但是為什麼屢次都沒取得大的收穫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諸葛亮在軍事才能上並不非常出眾。《三國志》介紹諸葛亮在治國和政治上的才能堪比管仲、樂毅,但對統兵作戰並不是他的專長,只能說他統兵用兵的才能並不出眾。而諸葛亮幾次北伐的對手司馬懿和曹真都是當世人傑,諸葛亮與他們對戰並不輕鬆源指納。

2、長途跋涉,軍士疲憊,曹魏以逸待勞。諸葛亮每次北伐之路雹沒都是艱險崎嶇,李白的《蜀道難》就說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等到軍士到達目的地後已經是疲憊不堪,而這時曹魏老早就做好了準備。

3、糧草不濟。蜀軍行軍難,運送糧草也難,而且蜀國連年征戰,糧食消耗太大,百姓們都沒吃的了,哪有多的糧食軍用呢?諸葛亮也多次因為糧草不得不退兵。

4、蜀中將帥凋零。昔日能征善戰的大將都不在了,也少有後起之秀,「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當時關羽的跟班廖化平平的資質也當上大將了,蜀國昔日輝煌不再。

5、本身實力較弱。蜀國雖然暫時處於軍事的巔峰狀態,但相比強大的北魏依然顯得弱小,諸葛亮能夠多次以弱勝強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總之諸葛亮是乙個傑出的政治家,幫劉備制定戰略,管理國家是他擅長的,但讓他在各方面都不如別人的情況下統兵作戰,這確實難為他了。多次強逗姿而為之把自己拖垮了,最終魂歸五丈原,何其可悲也!

孔明六出祁山的具體時間和經過,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時間分別是?

諸葛亮六出祁山 祁山,東起鹽官,西至大堡子山,橫臥在禮縣西漢水北側,綿延25公里,扼隴蜀咽喉,控南北要衝,是三國時蜀魏相爭的古戰場。祁山堡武侯祠距禮縣縣城25公里,塑有諸葛武侯神像,名人題寫的匾額條幅氣勢恢巨集,警句炙口,書藝精道。三國時,魏 蜀爭相掠奪隴南人口。曹操先後掠奪 遷移隴南人口30多萬入...

諸葛亮六出祁山歷時多少年,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時間分別是

諸葛亮六出祁山,長達7年.7年諸葛亮六出祁山 祁山,東起鹽官,西至大堡子山,橫臥在禮縣西漢水北側,綿延25公里,扼隴蜀咽喉,控南北要衝,是三國時蜀魏相爭的古戰場。祁山堡武侯祠距禮縣縣城25公里,塑有諸葛武侯神像,名人題寫的匾額條幅氣勢恢巨集,警句炙口,書藝精道。三國時,魏 蜀爭相掠奪隴南人口。曹操先...

明知北伐不會成功,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堅持六出祁山

如果按著羅老 三國演義 的描寫,那麼整個三國時期的第1聰明人則非諸葛亮莫屬了。這位被人稱為 伏龍 的年輕人在還沒出道時就有著 得臥龍者得天下 的美譽。後來大佬劉備親自訪出了諸葛亮,而劉老闆也從此走上了逆襲的道路,最終在成都建立了蜀漢政權。客觀來說,諸葛孔明的聰明才智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2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