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程序由外向型向內向型轉變的開始?

2025-05-07 17:25:06 字數 3018 閱讀 3258

1樓:網友

安史之亂,也稱天寶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唐朝爭奪統治權跡亮灶的內戰,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所以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安史之亂的影響。

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1、政治方面。

藩鎮割據:安史之亂後,唐朝採姑息政策,封賜平亂有功之將領及安史降將等為節度使;節度使擁有轄境內之軍事、政治及財政大權。其後,節度使互相世襲,割據地方,不聽**命令,使唐室中衰不振。

宦官掌政:安史亂時,宦官李輔國擁立肅宗;肅宗以李輔國擁立有功,命出掌**禁軍,開宦官控制軍權之先例。使日後宦官權力不斷擴大,使朝政日壞。

外族侵擾:安史亂時,唐向回紇借兵平亂,恃功掠奪,令唐國威蕩然無存,自此吐蕃、南詔等侵擾不絕,使唐國力衰微。

2、經濟及社會方面。

經濟重心南移:安史亂後,北方經濟殘破,唐代租稅收入逐漸依賴江南,隋代建設的運河,至此產生最大作用。

行兩稅法:由於人口流散,租庸調無法推行;德宗時,楊炎奏請廢租庸調,行兩稅法。

物價飛漲:戰爭後,物資短缺,物價飛漲,只公尺價一項,已比開元時上姿扮漲三百多倍。

回紇苛索:回紇助唐平亂,恃功苛索,唐鍵知室歲贈絹帛,經濟由是日衰。

土地荒廢:戰爭後,人民若不死於戰亂,亦遷移至其他地方,於是出現土地荒廢,人口銳減的情況。

安史之亂為什麼是中國歷史程序向內尚型轉變的開始?

2樓:史海微言

首先,這次戰亂之後大唐王朝不得不放棄了積極進取的對外戰略,放棄了整個西域,實行收縮之後的唐朝也失去了早期那種奮發圖強的樂觀精神,內斂保守思想開始抬頭。

其次,由於造成安史之亂的是邊關的胡人將領,加上後來的藩鎮跋扈,這讓人們開始對武夫和胡族產生了警惕,為後來的崇文抑武國策奠定了基礎,並且對開疆拓土之類行為產生了反感排斥,這些都是之後的朝代向內向型轉變的原因。

3樓:藍色j多瑙河

之前唐朝有很多番兵番將 這些胡人一度被君主信任。

而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史思明都是胡人 以後誰還相信胡人。

非但如此 還讓君主感覺到將領的權力太大軍力太強會威脅到皇權本身 可不就放棄了唐初積極開拓的風氣而轉為內向型了嗎 一直到後來的宋代依然如此。

如何評價「安史之亂」?

4樓:冰心亦悠

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影響深遠。促使長安、洛陽的衰落與中國政治重心的轉移,唐朝從此由盛轉衰,中國的經濟格局從此改變。

5樓:咳咳

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鬥爭,是地方軍閥的武裝叛亂 。使北方地區逍到極大破壞,人民流離死亡,土地荒蕪,鬥公尺千錢。

6樓:青島小魚聊創業

安史之亂的發生造成了當時的百姓生靈塗炭,到現在我們北方的經濟都趕不上南方的經濟,所以這個安史之亂是不好的。

7樓:網友

安史之亂,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後安史餘黨在河朔形成藩鎮割據。

求安史之亂前後中國人口

8樓:網友

按照正史: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8,525,763戶,48,909,800人。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9,069,154戶,52,880,488人。 估計此年實際有13,000,000戶,75,000,000人。

安史之亂結束後,人口分佈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期間原遭受戰禍地區的人口大量南移。襄州人口增加120%,鄂州增加100%,蘇州增加30%,泉州增加50%,廣州增加75%。

五代十國時期南方九國中,只有吳和吳越兩國君主為華南本地人,南漢君主是早期移民後裔,其它六國的君主均為華北移民。 南北人口分佈格局比例從初唐時:華北佔據75%,華南佔據25%。

到唐亡時:南北人口分佈格局比例各自50%。此後的人口統計資料由於統計疏漏混亂不堪因而不準確可靠。

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2,933,174戶,16,993,806人。[只有169個州上報戶口;不足安史之亂前的一半單位]。 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2,933,125戶,16,900,000人。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3,805,076戶。([一說310餘萬])。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2,473,963戶。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2,375,400戶,15,760,000人。--唐穆宗長慶年間(824年)3,944,595戶。

唐敬宗寶曆年間(826年)3,978,982戶。 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年)4,996,752戶。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4,955,151戶。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 估計全國有80,000,000人。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不好算了。安史之亂前唐朝大概是3000w,後續應該就只有1500w。不能具體統計。中國人口一直是這樣的。

從安史之亂到澶淵之盟,對我國的文明帶來哪些改變?

10樓:白楓荷啊

燕雲十六州不再屬於中原領土,直到明朝才又重新歸於中原領土。南方開始得到了發展,雖然還是沒有北方先進。儒家本來已經逐漸衰退了,但是又開始復興了。

11樓:社會生活家

使得中國文明接受了少數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全新的中華文明,促進文明繁榮昌盛。

12樓:孤獨的yu呀

對我國的社會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對原有的社會制度進行了很大的衝擊,全國上下動亂不安,百姓民不聊生,文化停滯不前,並且經濟也開設了很大的倒退,

中國歷史程序簡答

13樓:借東西的骷髏

中國歷史程序?是說上古年代盤古開天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的簡答嗎?

14樓:網友

有本《歷史三字經》的書,你找了看看的 。

影響中國歷史程序的100位名人,影響中國歷史程序百位名人有哪些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心中都有自己的100名人的排位。影響中國歷史程序的100位名人 冠華著 排第一位的是周公,不過孔子排第二。周公 一西元前 來自1105 孔 子 前bai551一前479 老 子 約前 du571一約前47 趙武靈王 zhi 前551一前479 孫子 前535一前479 墨子 ...

舉出三項發生在元朝時推進中國歷史程序得史實,並分析她們得意義

1 元朝統一中國,從而結束了從五代以來長期的 局面,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2 建立行省制度,元朝統治者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對後世影響深遠。3 元朝統一後,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這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也是元朝在我國歷史上 的突 出貢獻。元朝時期推進中國歷史發展程序的重要歷史事件是什麼 簡...

請問中國歷史最好皇帝是哪位請問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皇帝是哪位?

見仁見智啦,我覺得五代時期後周的世宗柴榮就很不錯,可惜英年早逝,趙匡胤接管了他的天下卻沒能完成柴榮即將完成的事業 平定契丹 然後其實對於這個好皇帝,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評價標準,有人認為能打的就是好皇帝,國家版圖越大越好,那漢武帝 成吉思汗 唐太宗都是好皇帝。有人認為經濟建設搞的好,經濟發達的就是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