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種植蔬菜常因光照缺乏溫溼度不適而不能正常授粉,可以怎麼改善?

2025-05-06 17:10:07 字數 3277 閱讀 3267

1樓:楠楠說劇

大柵膜要用白色無雜洞眼的新膜,柵膜上應無灰土等雜物,柵內靠北要垂直立鍍鉛反光幕豎搏,同時柵面的角度以最大吸光量為佳。,需要光感測器,來檢測和控制光照強度,使作物可以得到均勻一致的光照。一般感測器安裝在大棚頂部,測量光照度。

如果大棚是人工大棚,控制光照強度就要改變大棚方位和棚面角度,。

<>說起溫室大棚的設計還是比較講究的,雖然在實際的建設、使用過程中,蔬菜大棚並不是什麼高科技。可能用幾根鋼管或竹竿就能搭建乙個蔬菜大棚,這個並不奇怪,在農村的這樣的溫室也非常的常見 晚春至秋末的採光一般人工干預較少,由於溫度的原因,一般蔬菜大棚上面不會覆蓋草簾子或者是半自動化的布簾子,所以採光一般就是天氣因素所導致。

給大棚增加光照,就是增加光照的時間和光的利用率。增加光照時間就是合理的對大棚進行佈局。記得之前去花卉大棚拍攝**的時候,有個老大爺正好在修建花卉大棚。

這個問題呢,你們這邊都是蔬菜大棚,給我印象,冬天的時候呢一般都是白天解開蓋在塑料棚的稻草,白天有太陽的話一直在吸收太陽光,沒有太陽的時檔巧候呢就不需要了,這邊一般也有爐子控制行纖鍵室內的溫度。

棚內蔬菜植株及時進行整枝、打杈、打老葉等田間管理,保證植株高低錯落有序,儘量減少互相遮擋現象,有利於棚內通風透光。早揭簾,晚蓋簾。太陽出來,棚外溫度提高時揭簾;蓋簾應該在太陽落山前半小時,不宜太晚,避免棚內溫度下降。

在做好保溫工作的前提下,適當提早揭去保溫用的草簾和延遲蓋簾,可延長光照時間,增加採光量。一般太陽出來後小時揭簾,太陽落山前半小時再蓋簾。特別是在時雨時停的陰雨天裡。

2樓:樂樂在此呢

可以將風口拉開,先進行通風,保證大棚裡面適當的溫度再進行授粉,或者是根據氣候的變化來進行改善。

3樓:雙魚愛仕達

我們在點花的時候可以使用氯苯氧乙酸, 也可以人工養殖一些蜂蜜,這樣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4樓:史蒂芬斯

可以採取人工光照的方式來進行種植,這樣就可以改善這樣的情況,讓蔬菜正常授粉。

5樓:房間號

可以將大棚的頂部改成透明玻璃或者透明塑卜咐料膜,這樣就可以保證農作物的光照充足,而且可以在大棚裡放一些祥凳加溼器,就可以改型宴純善溫溼度不夠的現象。

大棚種植蔬菜時,若遇連續的陰雨天,補救的措施之一應該是白天夜晚適當降低溫室的溫度,以保持農作物產量

6樓:手機使用者

光合作用必須在光下才能進行,所以在一定範圍內光合作用的強度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強;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溫度、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光照等幾方面的影響,在一定範圍內,低溫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減少植物體內有機物的消耗;因此菜農在種植溫室大棚蔬菜時白天適當增強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強,夜間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以減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機物的消耗,從而增加了有機物的積累,提高了蔬菜的產量.

故答案為:×

冬天在大棚裡種植蔬菜,棚內溫度怎樣掌握?

7樓:斯珺輝詩丹

大棚增溫方式一般採用:

1.利用釀熱物增溫。

用馬糞、公尺糠、稻草、樹葉等釀熱物中的微生物分解生溫,提高地熱。

2.設電熱溫床。

在蔬菜大棚內設定電熱溫床,可以保持土壤一定溫度。

3.加「圍裙」

在棚內中加這設二層膜。就是說在大棚下面拉上鐵絲,在鐵絲上搭上薄膜,夜間溫度降低時,展平遮滿頂棚。

4.兩側開溝,多鏟深土。

蔬菜定植後,在離苗坨5釐公尺處開溝曬土,當地溫較高時,可在此溝施肥後覆蓋還原。

增溫裝置可選用高頻焊螺旋翅片管、熱風爐、保溫被及卷被電機等。

若要提高大棚栽培蔬菜的產量,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8樓:繆湛恩廣端

1.園土消毒。

大棚蔬菜由於連作次數多,一般病害較為嚴重,要殺滅靠土壤傳播病害的病菌,降低發病率,可在每平方公尺床土注入3-5克多菌靈或300克溴化甲醇滅菌。

2.雙層保溫。

採用雙層保溫措施,即在大棚內加蓋地膜或設定小拱棚,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採用無滴膜。

採用聚乙烯無滴膜,大棚內的水氣便不會在棚膜上凝聚成水滴,透光率可保持在90%左右,蔬菜的光合作用就有保障。

4.採用膜下滴灌技術。

棚內空氣的相對溼度可降低10%。以上,混合病情指數降低,可使黃瓜增產10%,春番茄增產17%以上。

5.設定反光幕。

在棚室北側弱光處設定一道反光幕,能明顯增強棚室北側的光照,並可提高地溫1.5℃—3℃。

6.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茄果類蔬菜在低溫條件下雖然開花,但多不能受精結果。正確選擇和施用外源性植物激素,能有效地防止茄果類、豆類蔬菜的落花落果,促進果實膨大,加速成熟,提高產量。

7.噴灑稀土液。

在茄果類蔬菜的苗期和花期噴灑濃度為0.2%-0.5%的硝酸稀土液,能明顯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品質。

8.嫁接。在棚內連作黃瓜,若用黑籽南瓜或南砧1號進行嫁接,能防止多種病害的發生,增產30%以上。

9.燃放沼氣。

這樣既能使棚增溫,又能為蔬菜補充二氧化碳。經過對黃瓜、青椒、菜花等多種蔬菜試驗,一般增產20%-30%。

10.嚴防氨害。

據測定,氨氣在空氣中的濃度超過0.00005%,便會導致蔬菜莖葉壞死。因此在大棚內栽培蔬菜,應控制氮肥用量,及時澆水,肥料深施並覆土,注意開窗換氣,嚴防氮氣危害。

11.施草木灰。

在大棚蔬菜生產中經常施些草木灰,對提高經濟效益大有幫助。因為冬春季節蔬菜大棚密封嚴,溼度大,蔬菜容易發生病害,施用草木灰後可有效防止各種病害的發生。將草木灰均勻施在地面上可以提高地溫,降低土壤溼度。

如果將草木灰施入土層中,還能疏鬆土壤,增加肥力,提高秧苗抗逆性。

12.提高複種指數。

根據不同蔬菜的不同生育特點,選用適當品種,合理安排茬口,實行多茬種植,間套混種,立體栽培等多種形式,提高複種指數。

菜農在種植溫室大棚蔬菜時常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1)白天適當增強光照,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其中的道理

9樓:璩亦玉

(1)光合作用 呼吸作。

2)通風(或適當增加co2 濃度) 蔬菜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充足的co2

3)抑制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或抑制呼吸作用和減少水分的散失)

1)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強度,增強光照,可增加光合作用的強度,有機物合成的多,夜晚降低溫度,減弱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化,這樣有機物積累的就多;

2)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二氧化碳作為原料,所以為保證溫室內蔬菜的正常生長,要進行通風處理;

3)用塑膠袋密封菠菜,在袋內充入二氧化碳,是為了抑制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和水分的散失。

大棚蔬菜種植成本是多十畝地的,大棚蔬菜種植成本是多,十畝地的

種植成本一般由農資成本 包括種子 肥料 農藥 農具等 人工成本 設施成本 倉庫 辦公室 噴滴灌系統 道路 大棚折舊等 地租成本加在一起的總和,但是採取無公害 綠色及有機種植的成本又不太一樣。基本上說 三種種植方式平均 10畝地一年的成本是這樣的 1 農資成本 種子1000元 茬 100元 畝 3茬 ...

大棚蔬菜種植如何通風

大棚蔬菜種植成本 與利潤主要由大棚建造 維護,以及蔬菜種植管理需要的農資決定。各地情況會有差異,本文以山東地區的蔬菜大棚為例。一般的每畝地的蔬菜大棚骨架需要5500元左右,為了節省造價及延長大棚的使用時間,比較經濟的建造大棚的方法是,做成半圓形,就需要大竹竿 鐵絲 水泥柱以及塑料紙 如此一來既降低了...

蔬菜大棚怎麼能實現溫濕度的遠端監控

根據現在的網際網路技術,這種蔬菜大棚能夠實現像我們監控一樣,連線到手機上實時遠端監控大棚裡的溫度和濕度情況 當然可以,ws智慧型溫室大棚控制系統是針對溫室大棚正常有效運轉的控制要求配置的遠端監控與管理.地表溫濕度 土壤溫濕度等,並能對資料進行採集 分析運算 控制 儲存 傳送等,不過這些我不太清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