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修齊治平」這個詞比較恰當?
1樓:匿名使用者
修齊治平 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政治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簡稱。語出《禮記·大學》: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身,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儒家認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當以修身為本。正心誠意的修養,個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國、穩固天下的根本。
又稱儒家用語。「修」,指修身;「齊」,指齊家,「治」,治國,「平」,平天下。他們以「修身」為中心,強調個人道德修養與治國、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張由近及遠,由己及人,把「格物」、「致和」、「誠意」、「正心」,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形成封建倫理政治哲學的整個體系。
這樣,儒家的道德論便更加系統化、理論化,更能適應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統治的需要。
修齊治平成語
2樓:民生為本
[讀音][xiū qí zhì píng][解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略語。《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主張先進行內心道德修養,然後推廣開來由己及人,由近及遠,進而由家及國的儒家理論。
出處]《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3樓:百舟渡海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出自《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修齊治平的詞語出處
4樓:奇酷
修齊治平出於 《禮記。大學》。 明:闡明。
明德:光明的德性。
治:治理。其:他的。
齊:整治。修:修養。
正:端正。致:這裡是充實的意思。
格物:窮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壹是:一切、一律、一概。壹:
一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就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就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就要先端正他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先使自己心意誠實;要使自己心意誠實,就要先充實知識;要充實知識,又取決於對天下事理的推究。對天下事理的推究之後,才能充實知識,獲得知識後 心意才能真誠,使自己心意誠實之後,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思想之後,才能進行自我修養,進行自我修養之後,才能整頓好家,整頓好家之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之後,才能使美德彰明於天下。從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無一例外都要以修身養性作為人生的根本。
修齊治平的成語用法
5樓: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
示例: 廖仲愷《孫文主義叢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難之說及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建國大綱,於~之道。」
修齊治平的詞語應用
6樓:青少年去
儒家用語。「修」,指修身;「齊」,指齊家,「治」,治國,「平」,平天下。他們以「修身」為中心,強調個人道德修養與治國、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張由近及遠,由己及人,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形成封建倫理政治哲學的整個體系。
這樣,儒家的道德論便更加系統化、理論化。
有沒有中考化學知識點總結,中考化學知識點總結,(詳細點的)
席桃吭 現在很多老師授課只是一味做題,不注重對學生知識的歸納總結,這時候一份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就顯得尤為重要。最近一個叫做點心優課化學訓練營的gong眾號做的不錯,於汐老師的課可以的,迅速提分,加油!中考化學知識點總結。急需初三化學中考知識點總結 初三化學知識點總結 真貝潮聽南 你在哪個城市?每個城...
高中文科知識點總結
歷史 中古史 重點是大一統時候的經濟 文化 外交和民族關係 然後是幾個朝代的比較,如秦和隋的共同點 唐和漢的共同點 中國近代史 共產黨和國民黨的發展過程 政治變革和鬥爭以及不同的政治變 革和鬥爭的比較 反抗侵略的歷程 民族經濟發展的歷程 中國現代史 經濟的發展 黨的各個會議 文革你可以忽略掉的 和其...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第十三章 電路初探知識歸納 1.電源 能提供持續電流 或電壓 的裝置。2.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乾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3.有持續電流的條件 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4.導體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 金屬,人體,大地,酸 鹼 鹽的水溶液等。5.絕緣體 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