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取經歷盡千辛萬苦,歷史上唐玄奘因為什麼去取經?是否是君王派過去的 ?
1樓:網友
因為他發現當時各派佛家學說紛繁複雜且都歧義,難以獲得定論,所以決定到天竺求取真經,探尋佛家經典的源頭,得出真正的含義。
不是皇帝派出去的。
2樓:青鏡流年
是為了探求佛學真諦,但不是皇帝派去的,是偷越國境去的,朝廷還為此通緝過他。
3樓:hz好好學習
是為了宣傳大唐文化,瞭解印去的 。是李世民派去的。
4樓:知識小客棧
真相是偷渡去的,目的是要去學佛法真意。
唐曾為何去西天取經?
5樓:匿名使用者
《西遊記》中的唐僧,是虛幻的佛教人物,不過他經歷九九八十乙個磨難去西天取經的事情,卻有一些事實依據的。唐朝有個叫玄奘的佛教徒,的確去西天取過佛經。
玄奘出家之前姓陳,玄奘是他的法名,又被尊稱為三藏法師,所以有人還稱他唐三藏。玄奘13歲時出家,21歲受大戒。22歲離開長安到達四川、湖北、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尋問有學識的和尚,深刻鑽研佛教經論。
那時國內對佛教經論各有各的評說,翻譯過來的佛經,要么晦澀難懂,要么失真走樣。玄奘決心去佛教的發祥地印度學習和取經。
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玄奘從長安起步,路經姑臧(今甘肅武威),再過敦煌,一直向西域進發。在蒼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沒有路標,光有從前走過的馬匹、駱駝留下的糞便,或是一堆堆的屍骨。沙漠裡不僅沒有水,喉嚨還渴得發痛,連眼皮也睜不開,甚至渾身焦躁難以忍受。
困難不斷,但是並未阻擋玄奘前進的步伐。
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縣),高昌國王鞠文泰得知玄奘是個高僧,苦苦相留,可是玄奘決意西行。鞠文泰就派了一些可以吃苦耐勞的人送玄奘到印度。《西遊記》裡不是說唐僧跟著三個徒弟嗎,那些護送玄奘的人雖無神仙般的通天本事,但卻有著孫悟空的機敏聰慧、豬八戒的善於馱重和沙和尚的吃苦耐勞。
帕公尺爾高原大雪封山,道路中斷,他們被迫在龜茲駐留兩個月。在翻越海拔七千多公尺的騰格里峰時,有幾個護送隨從被凍死在山上。但是這些都沒能使玄奘失去信心,歷經多次的艱難險阻,他們最終到了印度。
玄奘先拜戒賢法師為老師,直接研究佛經原文。5年之後,他遊學印度各地,並且演講佛典,還跟印度學者辯證,討論佛學理論,名揚全印度。西元645年,玄奘才回抵長安。
玄奘這次西行,歷經17年之久,5萬里行程,138個國家,帶回了佛教經典520篋,657部。返回長安以後,他刻苦翻譯佛經,在20年間共翻譯出1335卷。他還將中國的《老子》等書翻譯成梵文,傳入印度。
他被譽為我國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
玄奘還依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編寫了《大唐西域記》一書,其中記載了取經路中各國山川、城邑、物產、風俗,是**我國西北地區及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以及中亞等地歷史、地理的重要史書。從19世紀起,已經被英、法、日本學者陸續翻譯、註釋及出版。
西元664年玄奘去世,說當時有一百多萬人為他送葬,三萬多人給他守墓盡哀。他從印度取回的佛經被儲存在專門為其建造的西安大雁塔之內。
唐舞麟龍谷發生了什麼,唐舞麟最後成了什麼神
唐舞麟在龍谷經歷了以下事情 .唐舞麟在龍谷中找到了龍墓,由於他自身受恩金龍王的血脈,所以他決定留下來將所有的龍骨埋葬,再想辦法離開。.唐舞麟在龍谷里面纖帶呆了兩個多月以後,和毀高蘆戴雲兒找到了龍墓。.古月娜也來到了龍谷,並且從龍墓中將龍神之心帶走,導致了龍谷的崩潰。唐舞麟由於吸收了太多精華,所以昏迷...
經最後一段寫什麼,三字經最後一段寫什麼
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大意是 有的人遺留給子孫後代的是金銀財寶,而我並不這樣,我只以一部經書教育孩子,希望他們能精於讀書,長大後做個有作為的人。反覆講了許多道理,只是告訴孩子們,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穫。而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是一定要後悔的。在這...
白龍馬取經有功,為什麼卻最後被盤在了柱子上
因為白龍馬本身只是龍宮的乙個太子,沒有實權還是帶罪之身去西天取經,取經後給他乙個官職並且能盤在柱子上也是一種獎賞。其實白龍馬在護送師徒四人取經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護的作用,最後盤在了柱子上其實也一直起到了保護的作用。西遊記 中,白龍馬馱伏有功,為何被如來 明公升暗罰 永遠盤在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