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覺醒月影石
自古以來人們對楚霸王項羽褒貶不一,有人稱他為「人傑,鬼雄」,也有人稱他為「只知用武不諳機謀的匹夫」。我則稱他為「『近古以來未嘗有』的武夫」。
項羽力拔山、氣蓋世、古今未有,他勇猛善戰,叱吒風雲,顯赫一時,在擊敗秦軍,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偉大的功績,這樣乙個英雄豪傑在政治上卻極為幼稚,在推翻秦朝統治以後,他目光短淺,策略錯誤,企圖恢復春秋、戰國時代的封建貴族政治,燒殺破壞,以至喪失民心,終軍敗身亡。
在劉邦和項羽的形象對比之下,我們可以看出,項羽從小就有雄心大志,而劉邦年輕時是好吃懶做的酒色之徒;起義以後,項羽英勇善戰,身先士卒,對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氣,而劉邦表現為乙個膽小鬼,極端個人主義者,為自己逃生,六親不認,把子女三次推墮車下。項羽最主要的性格特點是坦然直率,而劉邦的性格特點是狡猾誣賴。從另一方面看,項羽驕傲、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而劉邦比較虛心、豁達,善於別人意見;在政治鬥爭上項羽非常幼稚,特別在鴻門宴上更是如此,對於乙個敵將的放肆行為視而不見,更呼其為「壯士」且「賜之卮酒,賜之彘肩」相比之下,劉邦在政治鬥爭中老練,在宴會上不動聲色,全力取得項羽的諒解輪鉛;項羽不會用人,劉邦善於用人;項羽比較殘暴,劉邦比他仁慈;項羽是軍事人才,善鬥力,彭城大戰,帶三萬人把劉邦打敗,而劉邦善鬥智。
是的,霸王項羽確實讓人懷念。他英雄一世,敢作敢為,這是真正的男子漢,錚錚鐵骨,豪氣沖天。「力拔山兮氣蓋世」,這是何等的豪邁!
真乃蓋世英雄,震古爍今,光照早桐段日月。英雄末路,他沒有選擇逃生,而是從容自刎。他演繹的那首《霸王別姬》成了千古絕唱,使得多少後來者扼腕嘆息,唏噓不止。
同眾多卑微的靈魂相比,他雖敗猶榮,雖死猶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陸譽李清照。
歷史上對項羽的評價有幾種
2樓:哲哥聊歷史
對項羽的評價一般有以下兩種:
褒義:起義以後,項羽英勇善戰,身先士卒,對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在擊敗秦軍,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偉大的功績。項羽從小就大野爛有雄心大志,性格坦然直率,表裡如一。
貶義:目光短淺,策略錯誤,企圖恢復春秋、戰國脊差時代的封建貴族政治。驕傲、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不善於政治鬥爭,不會用人。較為殘滾漏暴,燒殺破壞,以至喪失民心,終軍敗身亡。
歷史上對雍正的評價,對雍正皇帝的評價
評價1 雍正帝與康熙帝一樣勤於政事。後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過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間,以勤先天下 朝乾夕惕 2 清史稿 聖祖政尚寬仁,世宗以嚴明繼之。論者比於漢之文 景。獨孔懷之誼,疑於未篤。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盡出於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縣所入多,...
為什麼歷史上人們對雍正皇帝的評價並不高
這個問題有多方面原因。首先如樓下所言是繼位問題,其實他繼位合法性是沒有問題的,但因為政治鬥爭,政敵不可避免要散布謠言,影響了他的聲譽。其次,雍正在位時期整頓吏治,手段剛硬,缺乏柔性,引起統治集團內部很多不滿。第三,雍正在位時間短,僅13年,而其暴斃死亡真實原因一直未能確定,蒙上了很多疑雲。第四,雍正...
對呂后的評價,歷史上的呂后評價怎麼樣
古代 說到 不要靠書上寫的東西 你自己考慮一下 功高蓋主 找這樣的老婆一輩子不愁,什麼罵名也能幫你承擔 歷史上的呂后評價怎麼樣?1.司馬遷在 史記 呂后本紀 中對她的評價是 政不出戶,天下晏然 刑罰罕用內,罪人是希 民務容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后施政極大的肯定。2.呂雉 前241年 前180年8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