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發電的可控核聚變,大概還需要多久能夠實現?現在的投入是否值得?

2025-05-01 15:00:05 字數 2464 閱讀 2045

1樓:邊邊愛**

要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實用化,至少做到類似於現在核電站的樣子,估計的時間還得有至少幾百年。其實目前我們對可控核聚變才只是剛剛的摸到了門,而對於如何開門這件事還是一無所知。所以對於形成產業也就遙遙派爛無期了。

雖然說各個國家都在搞著長脈衝可控核聚變裝置,各個國家類似的裝置的基本原理是在乙個磁性約束環境下約束著超高溫的等離子體進行核融合。

溫度的確是可以達到一億度以上了。

而問題則是磁性約束環境下的超高溫等離子體是執行在十分接近於真空的環境下。這樣雖然有溫度,但是沒有熱能。

以至於現在大家看到可控核聚變模型都是示意模型,實際的腔體內的反應遠遠沒有模型的激烈程度。甚至可以說是很弱的乙個反應。

如果說量級的問題,咱們的東型李方超環本身以5000萬度的溫度執行100秒。在這段時間內儲能達到300千焦。這個能量大約是多大呢?

一盞漆油燈,如果將火開的大一點,能夠在100秒內消耗克的汽油,這時這盞漆油燈的輸出功率實際上是和東方超環的功率相同的。

從某乙個方面的意義上來講人們投入資金過百億,在地球上其實也就造了四五個這個的汽油燈而已。目前指著這種裝置發電,還真的不如用這種汽油燈帶乙個小渦輪發電的效率高。

但是剛剛說了汽油燈在100秒內要消耗克汽油才能達到300千焦的發熱量。但是如果用核聚變的方式進行核融合要達到300千焦的發熱量僅僅需要消耗「十萬分之一克」這一量級的氘氚燃料。效率是汽油燃料的幾萬倍。

所以從長遠的考慮上來說可控核聚變還是有著極好的前景的,如果能達到億的溫度我們就可以大量的使用氦3進行核融合反應了,這時效率還可以成倍的提高。

這也就是搞這種裝置的價值所在了。畢竟氘氚和氦3在地球上可以說是取之不盡塵租漏用之不竭的能源。和目前所投入的幾百億資金來比,這幾百億資金也就相當於根本沒成本一樣了。

所以說——值得啊!

2樓:小美美學姐

大概是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夠全面實現,現在投入的話是不值得的,對現在來說還不是特別成熟。

3樓:嚮往美好生活人

現在投入瞎茄不值得,我對世界的理解,需要碳纖維材料來做導線,而這種碳纖維材料目前人類無法生產出來。我的研究如果對重力,光波理解正確。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輻射,能把高能粒子線行運動變成旋轉運動,這說明碳水化槐培合物中的材料可以改變光波的傳播方向。

通過我對基因結構鉛神唯的研究,用碳纖維材料可以改變曲率。

4樓:劉心安兒

大概是2~3年的時間,值得,是因為現在投入了資金之後,遲指就可以研發出來飢公升相關的器械,然後也可以進行爛旦老發電,可以節約資源。

5樓:隨遇而安

據相關資料顯示,大概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我個人覺得不值得,因為這幾個專案投資過蠢巧百億,而落成數量較少,發電拆族效率也不高,所以我覺得在技術不旅檔弊成熟的時候投入是不值得的。

6樓:隨變的味道

這個裝置是抄別人的技術,也就是說花錢替別人的睜灶理論做了驗證。要想商業化還有大量的試驗和突破悉睜扮性創新要走,老是用別人的早御理論,自己花錢來驗證是不行的。

7樓:元素迴圈

有空看一下我的文章《可控核聚衝信變"人造太陽"為什麼不會成功?》.光速和音速誰更神培快?》…散瞎輪,一下"在靈鏡湖追星的碧玉蘭"即可。

可控核聚變要多少秒才算成功?

8樓:小楓帶你看生活

可控核聚變持續101秒。核聚變是兩個較輕的原子核聚合為乙個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自然界中最容易實現的聚變反應是氫的同位素——氘與氚的聚變,這種反應在太陽上已經持續了50億年。

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豐富,多達40萬億噸,如果全部用於聚變反應,釋放出的能量足夠人類使用幾百億年,而且反應產物是無放射性汙染的氦。另外,由於核聚變需要極高溫度,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燃料溫度下降,聚變反應就會自動中止。

也就是說,聚變堆是次臨界堆,絕對不會發生類似前蘇聯車諾比核(核裂變)電站的事故,它是安全的。因此,聚變能是一種無限的、清潔的、安全的新能源。

可控核聚變還需多少年?

9樓:小採聊生活

可控核聚變還需20年。因為一般核聚變由氘、氚離子聚合成氦,聚合中損失的質量轉化為超強能量,這和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同,所以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

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在成都正式建成放電,標誌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hl—2m將進一步加快人類探索未來能源的步伐。

發展趨勢:可控核聚變需要超高溫、超高密度等條件,多采用先進託卡馬克裝置,通過超強磁場將1億攝氏度的等離子體約束在真空室內,達到反應條件。

全球在共同探索其實現方法,建造模擬實驗平臺。hl—2m是我國自主智財權、規模最大、引數最高的「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我國於2006年正式簽約加入該計劃。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創新前沿)

核聚變技術難點與解決辦法可控核聚變的實現難點是什麼?

核聚變要比核裂變複雜 困難得多。而可控核聚變又要比製造氫彈難得多。先說一下歷史上可控核聚變碰到的難題 主要是溫度。因為氘核是帶電的,由於庫侖力的存在,很難把它們湊一塊兒,而聚變主要靠強核力,但是核子之間的距離小於10fm時才會有核力的作用。要湊那麼近,肯定需要極高的溫度 粒子動能 來克服庫侖力。所需...

核聚變的原理是什麼?怎麼實現?現在有可控的或者不可控的核聚變嗎?有什麼應用

目前聚變好像無法控制,只能一下子全部釋放,所以只能用作 目前的應用就是氫彈,比原子彈的裂變能釋放更大的能量 可控核聚變 為什麼不能實現 不好意思,剛看到。我不是專業人士,可能也說不出專業全面的術語。我的理解是,目前控制核聚變用的是強磁場約束法,本身就需要耗費極大的能量。且控制和調節核聚變強度的手段和...

實現可控核聚變之後,中國是不是就不用從外國進口石油和天然氣了

目前來說,提煉苯 甲苯 二甲苯 乙烯等化工原料的合適 還是 可控核聚變只是能解決動力 發電等方面,和石油天然氣領域有交集但不是完全一致 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真的就不需要石油了嗎?大部分情況應該是不需要了,因為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就夠我們用的了 石油不僅僅是作為燃料,化工行業也需要用到大量石油,塑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