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悲情悍將一一侍王李世賢

2025-04-28 01:45:05 字數 2912 閱讀 4105

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乙個有野心的悍將,為什麼對洪秀全更是不屑一顧?

1樓:小琦玉說說

太平天國後期的兩大支柱乙個就是英王陳玉成,乙個就是忠王李秀成。但是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賢可以說是除這二人之外最善戰的大將了,他的成就可不是靠著自己堂哥李秀成獲得的,而是靠著自己一步步拼殺才有此成就的。

在1860年太平天國二破江南大營的時候,李世賢和李秀成帶軍直撲浙江,調出江南大營的大部分兵力,然後李世賢佯攻湖州,李秀成主攻杭州,接著太平軍聲東擊西、虛虛實實最後打破了江南大營圍攻,李世賢因為戰功被封為侍王。

1861年,就在天京處於清軍合圍的不利時機,遠在浙江的李世賢率領三路太平軍進攻軍事重鎮金華,在喊殺聲震天的攻城戰中,最後李世賢拿下了金華。然後培悄李世賢在浙江勢如破竹,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侍王,真正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

1862年,天京危急,洪秀全多次詔令在蘇州進攻上海的李秀成,和在浙江的李世賢援救天京,但是李秀成率領十數萬大軍和曾國荃在雨花臺血戰,最終李秀成戰敗,這個時候李秀成有采取進北攻南的策略,但是均遭失敗,最後天京形勢岌岌可危。

此時清軍東西路夾擊,杭州、蘇州先後被清軍攻下,身在溧陽的李秀成看到這種情況,知道天京不能守住,要去天京勸說天王趕緊撤。但是這個時候侍王李世賢卻勸說他不能前去,另作他謀。李秀成不聽,李世賢就帶兵前來想要逼迫李秀成去溧陽,阻止他回京。

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李世賢對於洪秀全是一點忠誠唯清都沒有的,最後回到天京的李秀成命令李世賢帶軍前去江西籌集糧草,1864年天京失陷,這個時候幹王洪仁軒命令李世賢在江西接應幼天王。因為李世賢可是手握十幾萬大軍。可是等幼天王到了撫州後,哪有李世賢的人指中前影。

這個時候李世賢早就撤出撫州往瑞金去了,幼天王一路追趕就是追不到,最後被清軍俘虜,可見李世賢對於洪家的人是根本就沒有好感。小夥伴們有啥看法,歡迎留下評論哦!

2樓:惠華小知識

李世賢因為洪秀全根本沒有任何才能,而且也沒有上過戰場,所以對洪秀全不屑一顧。

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躲得過清軍的圍剿,為何躲不過兄弟的暗害?

3樓:小琦玉說說

太平天國從廣西金田起義之後,就一直勇往直前,期間雖然犧牲很大,比如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的戰死,使得太平軍差點一蹶不振,但是最後太平軍還是挺過來了,化悲憤為力量。森褲但是自從天京事變後,因為王殺王,所以天國的信仰體系崩塌,導致太平軍的戰鬥力也來越差,叛徒是層出不窮,今天我們此冊簡就來看看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的一生。

李世賢是著名的忠王李秀成的堂弟,在天京事變前,他們兄弟倆根本就排不上號,但是事變爆發後,李秀成、陳玉成、李世賢這些年輕人就被洪秀全提拔起來了,在1858年 ,天京解圍戰的時候,李世賢姿液在安徽負責糧草的安全,後來天京解圍後李世賢被封為侍王。

在1861年,在江西的景德鎮打敗了名將左宗棠,這是他的最光輝的一戰,但是不久就又被左宗棠打敗,屬下1萬人戰死,但是左宗棠的部隊也是**慘重,而李世賢也退攻浙江,並且在浙江佔據大片地盤。

1864年,天京被陷,幼天王和洪仁軒想要進入湖州和李世賢的部隊匯合,但是李世賢並沒有前去和幼主匯合,而是轉道南下廣東,他的部隊有一部分人不想去廣東,就留下了一部分人在江西,後來這些讓你被汪海洋收留。李世賢對此是相當不滿。

1864年在福建、廣東一帶李世賢的太平軍混得風生水起,汪海洋也不得不接受李世賢的領導,並且汪海洋還交了3000精兵給李世賢,但是面對清軍的圍剿,汪海洋想要讓李世賢把3000人給他補充兵力,但很李世賢不肯,這個時候矛盾就產生了。

最後李世賢兵敗並且隻身逃跑,最後輾轉來到了汪海洋的軍中,但是汪海洋害怕李世賢秋後算賬,就把李世賢殺了,可悲的李世賢沒有死在清軍手裡,卻死在自己人手裡,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小夥伴們,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下評論哦!

4樓:可愛的冰露

首先兩個人已經有了一些矛盾存在,他是兵敗之後自己逃跑的時候,來到了汪海洋的軍中,和指巖而他害怕你是想逗型秋後算賬就把李世賢殺害喚御了。

5樓:三四么洞洞么

是因為他對兄弟沒有防備,而且非常信任兄弟,覺得自己兄弟不會害自己,所以導致了最後被安排。

6樓:愛小樹苗

這是因為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兄弟會暗害自己,而且也是自己的一時大意,所以沒有躲過這樣的結局。

7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自己的地位太高了,而且總有很多的利益,所以才會被兄弟暗殺。

8樓:大樹苗

因為他的兄弟非常瞭解他,所以能夠知道他的一些習性,才能夠暗算他。

9樓:浩宇星辰

因為他是信任兄弟的,是他想不到的一些事情。

太平天國待王李世賢是哪個朝代的?

10樓:李晶環

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年(馬年);清道光十四年;越南明命十五年;日本天保五年。

李世賢(1834年-1865年8月23日),廣西藤縣大黎鄉人,太平天國後期名將,忠王李秀成的堂弟,被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為「侍王」。

太平天國將領李世賢最終是什麼結局

11樓:網友

李世賢(1834-1865)太平天國將領。廣西藤縣人。李秀成堂弟。

1851年參加太平軍,英勇善戰。1857年公升左軍主將。次年駐軍蕪湖,在寧國府灣?

b鎮(今屬宣城)殲滅清浙江提督鄧紹良軍。1860年與陳玉成等合力消滅清軍江。

南大營,封為侍王。攻克寧國,徽州(治今歙縣),與黃文金包圍曾國潘於祁門。次年對左宗棠作戰失利,轉攻浙江,連克嚴州(治今建德)、處州、台州(治今臨海)、寧波。

奉天王洪秀全命,增援天京,在溧陽、句容作戰二年。

1864年溧陽失守,轉戰江西。天京陷落後,率汪海洋、陸順德等經廣東入福建,在漳州一帶堅持鬥爭,斬清福建提督林文察等。次年春,左宗棠率重兵分路圍攻,力戰不敵,撤至永定,清兵尾追,往鎮平(廣東蕉嶺)投汪海洋,汪曾殺李之親族、部將李元茂,因畏罪而於8月23日將他殺害。

求太平天國所有將領封號以及死因,太平天國領袖豫王胡以晃究竟是什麼時候死的

前期封王表 爵號 姓名 襲爵 左輔正軍師東王 楊秀清 天王第五子洪天佑承嗣,稱幼東王九千歲,天京陷落後不知下落。右弼正軍師西王 蕭朝貴 長子蕭有和襲爵,稱幼西王八千歲,天京失陷後,突圍至湖熟鎮犧牲。前導副軍師南王 馮雲山 西王二子蕭有福承嗣,稱幼南王七千歲,天京失陷後,突圍至湖熟鎮犧牲。後護又副軍師...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原因 意義,簡述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原因

太平天國革命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革命,由於階級的侷限性,軍事上的戰略失誤,領導集團政治上過早的封建化和不團結,軍事上戰略決策一再失誤,以及外交上缺乏經驗,最終導致失敗。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一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二 在反對封建主義的同時,又擔負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對外...

太平天國運動在天津地區的活動,太平天國所有的過程

歐禿禿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 1851年 1864年 期間,由洪秀全 楊秀清 蕭朝貴 馮雲山 韋昌輝 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太平天國建國前,由馮雲山 洪秀全創立的農民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