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涼的解釋,納涼的解釋是什麼

2025-04-26 12:30:18 字數 2386 閱讀 8550

1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納:乘。納涼就是乘涼的意思,指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古文中細分的話,包含兩種意思:

1).趁著涼爽的時候。藍花梔子》:「花出,欲日日乘涼摘取,不磨旦摘則乾。

唐韓_《野塘》詩:「侵曉乘涼偶獨來,不因魚躍見萍開。」

2).熱天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七修類稿·詩文·二僧詩累》引元德祥《夏日西園》詩:

新筑西拆帶園小草堂,熱時無處可乘涼。」《紅樓夢》第三一回:「只旅遊蘆見院中早把乘涼的枕榻設下。

2樓:魚小魚偏愛娛樂

納涼的意思是乘涼。納涼解釋:釋尺迅檔義:乘涼的意思,指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

引證:陳從周《說「屏」》:記得童年與家人在庭院納涼,母親總要背誦唐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

納涼的近義詞:

乘涼:釋義:趁著涼爽的時候。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

引證:朱自清 《荷塘月色》:「今晚在院子裡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

納涼》是北宋文學家、詩人秦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寫鄉居生活,描繪了江南夏夜的美麗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官場奔競傾奪的厭棄和力求遠陵亂避以追求乙個理想中的清涼世界的感情。該詩前兩句寫詩人的神態頗為傳神,為下文作了襯托。

後兩句通過視覺、聽覺、嗅覺描寫,展現了乙個優美、清昌殲爽的清涼世界。全詩筆法細膩,清韻悠然。

納涼的解釋是什麼

3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納:乘。納涼就是乘涼的意思,指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古文中細分的話,包含兩種意思:

1).趁著涼爽的時候。藍花梔子》:「花出,欲日日乘涼摘取,不磨旦摘則乾。

唐韓_《野塘》詩:「侵曉乘涼偶獨來,不因魚躍見萍開。」

2).熱天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七修類稿·詩文·二僧詩累》引元德祥《夏日西園》詩:

新筑西拆帶園小草堂,熱時無處可乘涼。」《紅樓夢》第三一回:「只旅遊蘆見院中早把乘涼的枕榻設下。

納涼的意思 納涼解釋

4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納:乘。納涼就是乘涼的意思,指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古文中細分的話,包含兩種意思:

1).趁著涼爽的時候。藍花梔子》:「花出,欲日日乘涼摘取,不磨旦摘則乾。

唐韓_《野塘》詩:「侵曉乘涼偶獨來,不因魚躍見萍開。」

2).熱天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七修類稿·詩文·二僧詩累》引元德祥《夏日西園》詩:

新筑西拆帶園小草堂,熱時無處可乘涼。」《紅樓夢》第三一回:「只旅遊蘆見院中早把乘涼的枕榻設下。

5樓:清寧時光

1、納涼釋義:納:乘。納涼,就是乘涼的意思,指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

2、納涼而涼逐之生。——清·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3、《說樹》吳冠中枯仿:「人們到樹下納涼,擺小攤,四川的黃角凳敗臘樹蔭更是棗滑挑夫們中途最佳的歇腳處,那裡往往有小姑娘賣茶水。」

納涼的意思

6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納:乘。納涼就是乘涼的意思,指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古文中細分的話,包含兩種意思:

1).趁著涼爽的時候。藍花梔子》:「花出,欲日日乘涼摘取,不磨旦摘則乾。

唐韓_《野塘》詩:「侵曉乘涼偶獨來,不因魚躍見萍開。」

2).熱天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七修類稿·詩文·二僧詩累》引元德祥《夏日西園》詩:

新筑西拆帶園小草堂,熱時無處可乘涼。」《紅樓夢》第三一回:「只旅遊蘆見院中早把乘涼的枕榻設下。

納涼的意思

7樓:ray聊教育

納涼的意思:乘涼。讀音:nà liáng。

引證:南朝陳徐陵《內園逐涼塵世》詩:「納涼高樹下,直坐落花中。」

宋蘇軾《和子由木山引水》之一:「遙想納涼悔困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清沉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納涼玩月,到處有之。」

王統照《攪天風雪夢牢騷》:「若在夏天,雖是晚上由那裡經過,還可與納涼的農人們相談。」

納涼造句1、傍晚,人們扇動著芭蕉扇在院子裡納涼。

2、我們習慣在院子裡納涼。

3、秋雨過後,一片光風霽月,正適合納涼吟詩。

4、遊山的人們大概是走累了,紛紛坐在山腳下休息納涼。

5、一頭雄性南象海豹在鰭狀肢挖出的沙子下面納涼。

6、在炎熱的氣候裡,多多地喝水並躺在樹蔭下納涼。

7、天氣炎熱,下水納涼使得游泳圈熱賣。

8、幾個老翁在村前樹下納派前肢涼談嘮,一群孩童在村莊之中追逐嬉戲。

納涼的意思是什麼?納涼的近意詞是什麼

納 乘。納涼就是乘涼的意思,指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古文中細分的話,包含兩種意思 趁著涼爽的時候。藍花梔子 花出,欲日日乘涼摘取,不磨旦摘則乾。唐韓 野塘 詩 侵曉乘涼偶獨來,不因魚躍見萍開。 熱天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七修類稿 詩文 二僧詩累 引元德祥 夏日西園 詩 新筑西拆帶園小草堂,熱時無處可...

《納涼》是描寫的什麼季節

夏季納涼 詩賞讀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夏夜炎炎,暑氣逼人,如何消暑納涼?詩人靠著大自然的造化,充分利用自然環境避暑納涼。詩人年紀不少了,需要 攜杖 而即使攜杖,他也要到戶外納涼。首句中的 追 字用得最好!乙個 追 字,說明詩人對 柳外涼 的喜愛和迫切之情,...

納涼中的“風定池蓮自在香”寄寓了詩人怎樣的志取

天上在不在人間 表現出詩人渴望遠離的是炙手可熱的官場社會,追求一個理想中的清涼世界 納涼秦觀 宋代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譯文攜杖出門去尋找納涼聖地,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床之上愜意非常。寂寂明月夜,參差的笛聲響起在耳邊縈繞不覺,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