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頗具羌族特色的沙朗文化?

2025-04-21 08:56:58 字數 1478 閱讀 7717

1樓:感人又聰慧丶雛菊

沙朗——最具羌族特色的圓圈群舞,羌語稱「跳沙朗」。男外女內,環篝火而列,且歌且舞且旋移,甩手搖肩,身體俯仰,腳步騰躍,舞風樸拙粗獷。

是中國羌族獨有代表性文化,已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沙朗,原為羌語北激碰讓方言詞彙,意為「唱起來、跳起來」,是當地羌族人民娛己娛神的重要手段。沙朗後引申為歌舞,並擴大詞義為羌族歌舞的統稱。

國家高度重視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羌族也不例外。512**後,就吵鉛羌族沙朗已經出版、發行有兩張《羌族沙朗》音像製品,出版有專著一本《羌族沙朗》及發表**若干,並在北川羌族自治縣成立了民間社會組織——縣沙朗協會。

羌族沙朗是典型的歌舞一體的少數民族藝術形式,在羌族及其周邊地區和涉羌地區廣為流傳。無論是喜事、憂事,無論是田間地頭、院壩堂屋,沙朗之於羌族猶鹽巴之於臘肉。隨著時明局代的進步與發展,羌族沙朗除了繼續承載民族的傳統,更發展成為現代人強身健體、愉悅身心、促進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2樓:8910滅韓塘康

2003年,北川成立「北川羌族自治縣」,把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定為羌歷節,並在這一天進行羌族沙朗的遊行和比賽並頒橡納獎。以後每年羌歷節都要進行這樣的活動,以此推廣羌族沙朗。 在大**中,很多會跳羌族沙朗和對羌族沙朗有深入研究的人都在**中去世,很多老百姓失去家園,流離失所,無心思歌舞,通往區鄉的很多道路不通,羌族沙朗的收集整理非常困難。

部分音像製品和羌族沙朗研究成果失散。

羌族沙朗能從民間社會走向舞臺,能得到羌族人民的喜愛,得到專家藝術團體的重視,形成完美的文化藝術奉獻給民族與社會,這是羌民族的自顫如咐豪,充分體現了這個民族的藝術魅力。羌族沙朗把傳承民族文化和經濟建設結合起來,對促進品牌效應的形成和地方文化經濟的快茄純速發展產生了巨大作用。<>

3樓:網友

羌族是乙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會跳羌族沙朗,而「沙朗」是由祭祀舞演變而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形成了一種自娛自樂性較強的集體舞蹈形式。現羌族沙朗已經要由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館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羌族沙朗屬於集體性舞蹈,由能歌善舞者領頭,男女各列一行或拉手圍成圈邊跳邊唱,下肢動作靈活,雙臂前後擺動,所唱歌曲多是口頭流傳下來的古老民歌,完全用羌語演唱。

跳羌族沙朗不分時間、地點,想納戚跳就跳,節日場面特別大。該舞蹈節奏明快,舞姿雄健。羌族沙朗表現了羌族人民樂觀、積極向上、不畏艱險、頑強的精神面貌。

北川自古以來是羌族聚居地,羌寨風俗善良淳樸熱情奔放,羌羌族沙朗表演族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極具本土地域特色。羌人好歌舞,羌語中稱「沙朗」,漢意是「載歌載舞」的意思。羌人兩情相悅唱情歌,不幸鬱悶唱苦歌,男婚女嫁唱喜歌,親人亡故唱喪歌,年節聚會唱酒歌,勞作解乏唱山歌,習慣於圍成一塵鬥圈邊跳邊唱。

派茄磨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沙朗的發展。早在商時期,古羌人完全從事的是遊牧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他們以「祭」的方式祭天,祭祀活動十分龐大而又隆重。祭祀從「祭」開始也就有了舞的端倪,「沙朗」是由祭祀舞演變而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形成了一種自娛自樂性較強的集體舞蹈形式。

後來藝術家深入民間收集整理,進行推廣。<>

古代文化中的古羌族在什麼地方,羌族你知道在中國什麼地方你知道嗎?

羌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大白芸豆是著名特產。有自己的語言。四川古為巴蜀國,夏代屬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蠶叢 故居蠶陵,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疊溪鎮,遺跡毀於1933年8月25日15時發生的疊溪大 稱王。李白在 蜀道難 裡吟詠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

荷蘭的文化特色是什麼?荷蘭特色文化介紹

荷蘭文化的多元化體現在了不同地區文化的差異以及外國文化所帶來的影響。以社會風氣寬容開放著稱。通常,荷蘭的形象與 鬱金香 風車 木鞋 乳酪和白藍彩釉瓷器等相聯絡。荷蘭特色文化介紹 不要看荷蘭這個國家很小,其實它有世界上最堅固,最寬闊的海堤,同時還有良好地社會風氣,所以說荷蘭的民眾的素質都很高,社會風氣...

滇黔文化有什麼特色,貴州的文化特點是什麼

貴州獨具特色的文化有哪些 貴州是中國古人類的發祥地和中國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它的主要文化特點體現在飲食文化 剪紙文化 居住文化 服飾文化和民族文化方面。 飲食文化。貴州菜餚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貴州有 三天不吃酸 走路打躥躥 的民謠。酸菜家家醃製,食之開胃消食。酸菜的醃製主要原料為蘿蔔 白菜 捲心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