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水靜先生 的才能如何

2025-04-11 08:55:37 字數 4785 閱讀 4455

1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據史書三國志記載,龐德公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三國志·襄陽記),其中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三國志·蜀書·龐統傳),龐統十八歲時曾會見過司馬徽,劉備會見司馬徽時,司馬徽曾轎仿向其推薦諸葛亮和龐統。在**三國演義中,從"司馬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以及三國演義第35及37回的內容來看,司馬徽在三國演義中是屬於閒雲野鶴,與世無爭之型別的人物,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且琴藝甚高,與龐統私交甚篤,並稱呼龐統為弟。

北方戰亂,他寓居襄陽。與襄陽大名士龐德公、黃承彥以及流寓到襄陽的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諸葛亮等均有交往,關係甚密。《世說閉神纖新語·言語篇》注引《司馬徽別傳》記載有他的趣事。

就是說如果有人問某人某事好壞,他都皆說「好」,大瞎姿有「好好先生」之嫌,連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勸他說,人家有所疑,才問你,你哪能一概說好呢!你這樣一皆說好,並不是別人問你的本意呀!德操說:

像你這樣說,也很好!」於是他有了好好先生之名。其實,司馬徽並不是不講原則的。

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劉備問是誰?

他說:「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劉琮率荊州降曹,司馬徽也為曹操所得,欲大用,惜不久病死。

水鏡先生司馬徽墓位於河南省禹州市褚河鄉餘王村潘莊的東側。司馬徽,字德操,陽翟人。一生清雅,善知人,時人稱之為「水鏡先生」。

他曾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二人。死後葬於陽翟。司馬徽墓墓冢巍然屹立,墓前原先立有石碑一通,碑上刻有「漢司馬徽先生之墓」八個大字。

文革」中此碑佚失,現已找到,存放在潘莊。

水鏡先生 描述。

劉備落難路經水鏡莊,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兩人,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想請司馬徽出山相助,司馬徽自稱是山野閒人,不堪世用,謝絕邀請,後司馬徽推薦許庶去找劉備,劉備知許庶乃一奇才,認其為軍師,後有經許庶推薦,劉備方知臥龍諸葛,於是才引出了「三顧草廬」的千古佳話。

水鏡莊的舊址位於今天湖北省南漳縣的玉溪山麓,依山傍水,風光宜人。內有清代乾隆初年立的石碑一通, 上刻「漢水鏡先生棲隱處」八個大字。

2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記載,司馬微與名士龐德拆穗公交好,龐德公為諸葛亮的老師,後來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拜其為師,學成之後又鑑諸葛亮到汝南靈山拜學藝,學會「六冊雀甲秘文,五行州御早道法」。可以說很強。

3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的好友之一司馬徽。

4樓:匿名使用者

強,傳說是諸葛亮,龐統,徐庶的老師。

找個遊戲,資深的玩家進,三國的

5樓:黑檀木

反三國志 說幻想三國志的胡說八道。

6樓:豬老大

幻想三國志1

男主角是白頭髮的,就是你控制那個角色。

你看看**確定下是不是。

遊戲放開那三國主角學習什麼技能啊?我現在上陣的武將有左慈,于吉,水靜先生,和南華老仙,

7樓:巽鳳凰

。。我猜你才紫。(你上陣的這些將後期都不好用)正常都學張合的,毒流可以學賈詡的,後期直接蝶舞。

《三國演義》讀後感

8樓:網友

今天,我成功地讀完了《三國演義》這一篇名著,因為自從買上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後,一直還沒有來得及讀,幸好有了這個很長的暑假,才讓我讀到了這麼好的書。

本篇**主要從黃巾起義,終於到了西晉統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複雜的統治軍事鬥爭。

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如袁,曹官渡之戰,魏,蜀,吳赤壁之戰。每次戰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國演義》裡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裡面的諸葛亮。

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三國演義》中乙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他治國治軍的才能與兼虛謹慎、濟匯愛民的品格為後世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

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向劉備提出了「聯吳抗曹,據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他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思,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最後病逝於北伐前線五義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要學習他的「忠」字,他是認定了劉備,就再也沒有投靠別人,這讓我很敬佩,想起當日本人向我們的國家進攻時,我們中國人可是出了不少漢奸,諸葛亮就像是當時跟著共產黨的將軍,不是小人,不會為了那個人的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放棄了自己的朋友或戰友,在那麼險惡的時期裡,他能那樣的忠義,真是不簡單!

說點兒難聽的,如果說咱們世界又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真的,那時還會有幾個站在自己國家的,不跑向科技發達的國家的(尤其是那些小的國家),恐怕那時就屈指可數了吧!

所以我要做乙個不背信棄義、不為了那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戰友和朋友的人。

從這本名著的時候我還收集了許多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關公赴會--單刀直入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周瑜打黃蓋——乙個願打,乙個願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董卓進京——來者不善許褚鬥馬超--赤膊上陣阿斗的江山--白送」。

最後,我要說,《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開了眼界,還告訴了我許多小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舉三得呀!

三國時期人物比拼.

9樓:網友

郭嘉呂布 幼而習文,長而演武。上陣使一枝方天畫戟,寸鐵在手,萬夫不當,片甲遮身,千人難敵。

三國演義》描寫他持方天畫戟,騎赤兔馬,頭戴金冠;「三英戰呂布」時精神的關羽、疲憊的張飛二人圍攻呂布,呂布才佔下風,而劉備一上場,呂布才退陣,能將其戰倒;

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很重要的戰略拐點,跟zunyi會議有一比。

10樓:網友

1、諸葛亮 , 郭嘉並列第一。魯肅第三,賈詡第四。

呂布2、關羽3、呂蒙4、周瑜。

曹操 2、孫權3、劉備。

11樓:網友

vs1:郭嘉(個人認為)

vs2:呂布(呂布戰力天下無雙)

vs3:曹操(一代軍事家,思想家)

12樓:在中川古鎮感受晚秋的孟仁草

個人認為:論才智,賈詡第一,江湖人稱鬼才,孟德討伐張繡時都差點死翹翹了,還搭上了名將典韋、名馬絕影、兒子曹昂。論善戰並非論勇猛,周瑜統帥有方,因此選他。

***頭腦,孫劉不及曹孟德。諸葛亮、關羽都是被神化了的人物,不可信。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

13樓:網友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大致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五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不以敵我敘述方式對待各方的歷史描述,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14樓:青菜愛豆腐

《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故事有: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英戰呂布、關羽敗走麥城和火燒赤壁等:

1、諸葛亮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

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2、孔明草船借箭。

周瑜聽聞諸葛亮早已知曉他借蔣幹除去蔡瑁,張允的事,更覺得除去諸葛亮。於是他讓諸葛亮在10天內造好10萬支箭。諸葛亮聽了,笑著說:

軍事緊急,哪用10天?3天足矣!」並立下軍令狀,造不好甘願受罰。

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只草船,600多名軍士和若干草人,直到第3天五更才趁著漫天大霧,和魯肅向曹營出發。曹操見漫天大霧,擔心出兵會失利,於是命手下朝船放箭。此時諸葛亮正和心驚膽戰的魯肅喝酒。

船的一邊箭滿了,他又把船掉轉方向收箭。

直到所有草人都密密麻麻的插滿箭,他才令船急回,並讓士兵大喊:「謝丞相箭!」周瑜欽點完箭後,更是自嘆不如。

3、三英戰呂布。

東漢末年,各諸侯帶各路兵馬討伐董賊。董卓派華雄迎戰,被關羽殺了。董卓聽說華雄被殺,派呂布迎戰。

張飛衝殺上去,連戰五十回合。之後關羽、劉備也上陣,三個人把呂布圍在當中,走馬燈般的輪流廝殺,呂布畢竟難敵三人,漸漸覺得難以招架,拍馬衝出了包圍圈逃了。

4、樂不思蜀。

一天,司馬文王問劉禪:「你很思念蜀國嗎?」劉禪說:

這裡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

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等到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說完並閉上眼睛,想裝出要哭的樣子。司馬昭於是說:「為何你剛才所說的話,像是郤正的語氣呢?

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5、火燒赤壁。

西元208年,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吳蜀聯合抗曹。因魏軍不善水戰,孔明、周瑜決定火攻。龐統假意投奔曹操,建議魏軍船隻用鐵索連在一起抵禦風浪;周瑜假打黃蓋,後者假裝降魏;

孔明推測出東風將至。黃蓋帶數十條船降魏,船裡裝滿柴草。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魏軍逃跑。

三國時期吳國的簡介,三國時期的吳國經歷了哪幾任國君?

1 吳國共有四個州,分別為揚州 荊州 廣州 交州。孫吳的疆域範圍,北至廬江郡 現江蘇中部 南通日南郡 今越南中部 西達交趾郡 廣西東部 東臨東海。涵括我國現今浙江 福建 江西 廣東 湖南省的完整地區,以及江蘇 廣西 安徽 湖北省和上海市 還包括現今越南的北部地區。2 吳國 229年5月23日 280...

三國時期的烏丸,三國時期匈奴,鮮卑,羌,烏丸的將領名稱。最好分成類,不讓我不知道將匈奴的當成鮮卑了

烏桓 亦作烏丸,烏桓族原與鮮卑同為東胡部落之一。東漢末年,因曹魏征討,在柳城之戰中失敗,蹋頓被斬,除部分烏桓人遠遷遼東地區外,其餘眾萬餘落,悉徙居中國 此後,這個古代民族逐步在歷史中消失。建安十年 205 正月,曹操軍大破袁譚於南皮,袁譚戰死。四月,蒙特內哥羅賊張燕率兵卒十餘萬投降曹操,被封為列侯。...

三國時期的城市

1 鄴城,東漢末年 公元204年 曹操擊敗袁紹進占鄴城,營建鄴都,鄴城自此成為曹魏 後趙 冉魏 前燕 東魏 北齊六朝都城,所以臨漳有 三國故地,六朝古都 之美譽。2 許昌,三國時期,魏稱潁川郡,屬豫州,建安區 潁陰縣 鄢陵縣 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魏五都之一。魏國魏黃初二年 221年 魏文帝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