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別王長史表達了什麼感情

2023-09-15 19:34:08 字數 1400 閱讀 1028

1樓:網友

這是一首送別詩,此詩以寒霧、暮煙襯托離別愁緒,情感低迴而沉穩,著重表達作者對王長史的感激之情與惜別之意。

別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分別之後,詩人前方的路途千里迢迢,對王長史恩情百年難忘。用「千里」、「百年」強調路途之遠和時間之長,表明詩人對朋友的感激之情和依依惜別之情。

首聯寫出開闊浩渺的時空,縈繞在詩人心頭的離情別緒就像千里之路、百年之時一樣綿延不斷、浩渺悠長,點題明旨,詩人的依依不捨之情蘊含其中。起筆起得開門見山,直抒胸臆。

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在西候之日詩人悲傷不已,因為與王長史分別,心中的悲傷讓詩人想起《楚辭》中那令人神傷的文辭。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稱秋日為西候。

北梁,北邊的橋。《楚辭·九懷》:「絕北梁兮永辭。

後用以指送別的地方。用「西候」、「北梁」兩個典故點出分別的時間和地點,含蓄而新穎。頷聯緊承上聯而寫,省略具體的分別場面和情節描寫,而是用典故點出時間和地點,時間是蕭索淒涼的秋天,地點是北橋邊,恰當含蓄地烘托出分別時淒切的氛圍。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田野籠罩在濃濃的秋霧中,淒寒而朦朧,遠處的山峰在沉沉暮靄中聚斂而凝重。濃厚的秋霧暮靄就像詩人心頭濃濃的分別之情,拂之不去,瀰漫不散。

宋代歐陽修曾指出:「若無下句,則上句何堪;既見下句,則上句頗工。」(筆說·峽州詩說》)詩人宕開一筆,頸聯轉而寫景,前一句是近景描寫,後一句是遠景描寫,但不論是近景還是遠景,都籠罩著秋煙寒霧。

詩人悲傷而淒涼的心情全都蘊含於這凝重而淒寒的景物之中,借景抒情,情隨景生,含蓄蘊藉,深藏不露。

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詩人始終知道他與王長史今後很難在一起,心中感念 長史對自己的恩德,不禁淚流滿面。想到相見渺茫,詩人心中的悲傷又加重了許多。

秋日別王長史。

唐代:王勃。

別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

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譯文。此地一別,你我相隔千餘里。您的情深恩重,令我終身難忘。

本來正在悲秋,又遇上了分別。

田野的景色籠罩著一層寒霧,山上的光線逐漸黯淡,暮煙公升起。

終歸知道難以再挽留,想起你的恩德,我還是忍不住落下了淚水。

注釋。百年:一輩子。

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故稱秋日為西候。

北梁,北邊的橋,代指送別之地。

奉:侍奉,照顧。

潸(shān)然,流淚的樣子。

2樓:貓爪梅花

表達了依依惜別之情。

王勃《秋日別王長史》講解、賞析

3樓:超萌小書吧

這首詩是詩人與王長史在秋日分別時創作的,時間是蕭索淒涼的秋天,地點是北橋邊,表達得含蓄而新穎。詩中以寒霧、暮煙來襯托出離別的愁緒,情感低迴而沉穩,表達了作者對王長史的感激之情與惜別之意。

《天目》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長歌行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本篇選自 袁巨集道集 本題共兩則,此選其一。本文主要不在記遊,而是評介天目山的獨絕佳處。一開頭,作者用 幽邃奇古 四字概括了天目山的特點,又用 不可言 三字讚嘆其奧妙,逗人興趣。但作者並不接著就作具體介紹,而以三組對偶句泛論一般深山僻嶺的不足和無味,抑彼揚此,用議論再作反襯。然後列舉天目山的 七絕 ...

魯迅對長媽媽的這種感情表達了他本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無名之人 魯迅對長媽媽的這種感情表達了他本身對這種善良 勤勞品質的讚揚。長媽媽善良 樸實而又迷信 嘮叨 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 的性格 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 山海經 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作品的最後兩段,表現了魯迅對長媽媽的懷念 內疚 祝願...

有的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感情還表達了作者什麼的高尚品質

本文通過對魯迅先生和他截然相反的 有的人 的對比,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者,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也體現了作者對魯迅的敬佩之情 有的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有的人 是當代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寫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