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022-12-07 18:16:31 字數 5553 閱讀 1155

1樓:社會人蕭先聲

白話文翻譯:「做學問的人,應該克謹收斂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成為有德望的人,便是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的事。」

學者:此處翻譯為做學問的人,也可以叫學生。

損有餘:去除多餘的部分。此處可以理解成,教育大家對待自己的擅長的地方、自己的長處一定要謹慎,減少過分展示的機會。

因為杯滿便會自溢,弓滿便會折斷,過分展示自己會喧賓奪主,使人忌憚,會被槍打出頭鳥。

成德:成為有品德或德望高的人。

不期然而然: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此處可以理解成,水到渠成、順其自然。

文言文翻譯既要承上啟下,也要理解文字的撰寫背景。這句話出自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是儒家理學著作《四書章句集注》的一部分,其中所包含的主要內容有:論語序說、學而第

一、為政第

二、八佾第

三、里仁第

四、公冶長第

五、雍也第

六、述而第

七、泰伯第

八、子罕第

九、鄉黨第

十、先進第十

一、顏淵第十

二、子路第十

三、憲問第十

四、衛靈公第十

五、季氏第十

六、陽貨第十

七、微子第十

八、子張第十

九、堯曰第二十。

此文出自其中的《學而》,是指導求學的人端正求學態度,是修身之法。

2樓:匿名使用者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

做學問的人,應該看淡自身的優點,補充自身的缺點,至於成就自己的品德,就不是自己能夠想到是怎樣的了。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3樓:小棋子動漫社

【註解】質勝文則野:質,樸,質樸.文,文采,文飾.

野,鄙野. 史: 本指宗廟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書者,這些人往往顯得虛偽正經,故史意指虛浮,虛偽.

彬彬:這裡指文和質均勻配合的樣子.

【譯文】孔子說:「質樸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樸兼備,然後才 能成為 君子.」

孔子在這則語錄裡提出了「文質彬彬」的說法,這為後人普遍接受,文采和質樸恰當配合是後來文論家們對詩文寫作的要求.

①質:質樸.②文:文飾.③史:虛浮不實.④彬彬:相雜適中的樣子.

「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

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參考資料:中國孔子網

論語中有四句:「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樓:曾年胥昌黎

出自《論語·雍也》: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樸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文才多於樸實,又未免虛浮.

5樓:滿堂花醉三千

這句話的意思是:樸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文才多於樸實,又未免虛浮.

出自《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然的

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出自:春秋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原文選段: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7樓:乄小兔幾

該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意思是事物中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觀自然。損有餘而補不足,是老子以辯證思維方式總結出的一條自然規律。

具體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參考譯文如下: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

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8樓:匿名使用者

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9樓:好主意公民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參考譯文如下:...

10樓:輪迴判決

對於天道來說,是無私普渡眾生的,把多餘的拿出,給不足的,而普通人,往往容易被財色名食睡這些世間慾望迷失,產生過度的貪欲,已經很足了還要貪得無厭,不足的貧苦人卻被搜刮的更貧苦。這樣就違背天道,一旦過度就會大亂出嚴重後果。

所以小到個人,大到世間萬物,我們都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勿因自私和貪念獲取太多的身外之物,這世界能量是守恆的,當你擁有得太多了,別人擁有的就會相應越少。當你擁有過盛,即你功成之後,卻還借助馬太效應居功繼續獲取更大的回報時,這就違背了「功成弗居」之道。

這樣的你容易在人道中迷失,從而離天道越來越遠。反之亦然,如果你過少了,那就不能再「損」自己了。因為天之道也是補不足的,人在這時候也是要講究自強的。

當然,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往往是貪得無厭,而忘記了平衡兩字。只有少數人明白:「聖人無私,故能成其之私」,功成而弗居的道理,實際也是一種無私而成其私的表現。

所謂無私,就是你要時刻做減法,丟棄掉自己多餘的東西,當你要建功立業行有為法的時候,你功成了, 恰到好處地已經完成了你所要做的,那之後其餘的都是包袱,都沒有什麼好捨不得的。如果強行居功,則很容易與天道相逆,在人道中漸行漸遠,到後面指不定是福是禍呢?

11樓:龍葵青黛

事物中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觀自然。損有餘而補不足,是老子以辯證思維方式總結出的一條自然規律。

釋義:自然的法則,是損減有餘來補充不足。

 人類社會世俗的作法卻不然,而是損減貧窮不足來供奉富貴有餘。

 誰能讓有餘來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聖人有所作為卻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願顯示自己的賢。

12樓:匿名使用者

說好 說的秒 說的味道呱呱叫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是什麼意思

13樓:

①質:質樸。②文:文飾。③史:虛浮不實。④彬彬:相雜適中的樣子.

「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

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

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書,多聞習事,而誠或不足也。彬彬,猶班班,物相雜而適均之貌。言學者當損

14樓:匿名使用者

該句出自朱子《集注》,是南宋理學家朱熹對於孔子「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一句的註解:

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書,多聞習事,而誠或不足也。彬彬,猶班班,物相雜而適均之貌。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

野,粗鄙的人,是語言缺乏文采的。史,象那種徒務虛文的祝史一樣,多聽聞因襲的慣例,而事實上又有不足之處。彬彬,和班班的意思相似,物體相互陳雜而均勻的樣子。

做學問的人,應該看淡自身的優點,補充自身的缺點,至於成就自己的品德,就不是自己能夠想怎樣就是怎樣的了。

不難看出朱熹的前半句是對三個字的解釋,野,粗野的意思;史,名詞做形容詞,辭藻華麗的,虛浮的;彬彬,即均一的樣子;後半句則是對孔子原文的理解和概括。

以上是翻譯,可能有點拗口,為了方便理解補充一下背景: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說:「質地超過文飾,就顯得粗野了;文飾超過質地,就顯得虛浮了。只有文飾和質地配合得恰如其分,乙個人才能稱得上君子。」

這裡是對論語中「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一句的詳細闡釋,有助於更好理解該句的意思

滿意請採納,謝謝。

孔子名言意思

15樓:知道袇專家

「大氣、剛健、進取、勇敢、正義、信用、睿智、修養、優雅、灑脫、幽默、禮貌、機敏」是展示男性魅力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特質受到社會尤其是女性的關注和青睞。

言組詞有哪些呢,「言」組詞有哪些?

1 名言 m ng y n 著名的話 至理 2 發言 f y n 發表意見 多指在會議上 權。積極 他已經發過言了。3 格言 g y n 熟語的一種。含有教育意義的精練的定型語句。在書面語中可以找到其出處。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4 謠言 y o y n 沒有事實...

新手炒外匯止損策略有哪些,炒黃金有哪些止損妙招

1 許多剛進入外匯市場的新手會盲目購買,既沒有技術分析,也沒有專家指導,買進的持倉容易 單,結果止損失敗。2 不設定止損。止損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一旦錯過了止損的時機,當走勢下降的時候,投資者就容易越陷越深。3 過於自大。有些投資者掌握了乙個賺錢方法,認為此方法無懈可擊,但匯市的走勢瞬息萬變,沒有...

學者有四失的譯文,《學者有四失》的原文加翻譯。

原文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用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譯文 學習的人有四種毛病,或者是不足之處,教育別人.傳授知識的人一定要知道。主要是人的學習態度,或者貪多求快,囫圇吞棗 或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 或急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