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的正精進,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滅,未生善令生,已生善

2022-09-08 07:32:43 字數 2615 閱讀 5875

1樓:

要解脫生死就先要有善因。

菩薩四種精進,未生不善,能令不生,什麼解釋

2樓:沙里的魚罡

是指菩薩修行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三十七道品即為追求智慧型,進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是趨向解脫、獲得證悟的道路 。

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四正勤具體1.未生惡法令不生;2.

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長。

據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記載,四正勤即:(一)為除斷已生之惡,而勤精進。(二)為使未生之惡不生,而勤精進。

(三)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進。(四)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長,而勤精進。以一心精進,行此四法,故稱四正勤。

南無阿彌陀佛

佛家八正道是什麼?如何修習?有無經典可據?

佛教中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四諦: 苦集滅道

八正道: 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十二因緣: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佛教中的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是什麼?

4樓:諾諾百科

一、四諦是釋迦牟尼體悟的苦、集、滅、道四條人生真理,四諦告訴人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的最終目的。

二、八正道,亦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

三、緣起(梵文、巴利文: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

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它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其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轉於生死輪迴大海;

而不能得以出離,佛教將世間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即可解釋關於社會中同類不相應現象,將一切串聯其中以使人產生敬畏之心,達到超自然的,嚮往解脫生死心靈寄託。

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

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苦」是指世間的苦果;「集」是苦公升起的原因--世間因;「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出世間的因。在經典中有這樣的比喻:

眾生的身心有種種的生死業以及煩惱,即是有各種的心病,佛陀將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處,告訴眾生,並且指出那些解脫的聖人,沒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悅,以及解脫病苦的方法。

5樓:匿名使用者

苦,集,滅,道是四聖諦。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定,正進,正念,正命是八正道。無明,行,識,名色,六人,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是十二因緣。

6樓:少陵五老

四聖諦的次序

一、苦諦:說明世間是苦果。我們要知道苦有如病,應該遍知,這是世間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轉。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醫治它。

二、集諦:說明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我們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將之斷除。這是世間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轉,但是它指出我們生死流轉的原因。

三、滅諦:說明解脫與證果。眾生無時無刻不在病苦中,我們要知道沒病苦的快樂是怎樣的?

要認識怎樣的人是沒有病苦的?要證知怎樣才是沒有病?這是指出世間的果,就是解脫、清淨的境界--涅盤。

四、道諦:說明離苦的道路。我們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藥,應該修學。這是指出世間的因,我們應該學習、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後就可解脫生死。

八正道(一)正見,又作諦見。即見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去善向善,於此世彼世自覺自證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即謂無慾覺、恚覺及害覺。

(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即離妄言、兩舌、惡口、綺語等。

(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即離殺生、不與取等。

(五)正命,又作諦受。即捨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飲食、床榻、湯藥等諸生活之具。

(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發願已生之惡法令斷,未生之惡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即謂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諦意。即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諦定。即離欲惡不善之法,成就初禪乃至四禪。

十二因緣就是從無明到生死彼此成為條件或因果聯絡的12個環節:

1.無明,即無知;

2.行,由無明而產生的善與不善等行為(意志);

3.識,相當於托胎時的心識;

4.名色,相當於胎中的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形體;

5.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心)等6種感覺器官;

6.觸,相當於出胎後開始接觸外界事物;

7.受,即對苦樂等的感受;

8.愛,即生起貪愛等慾望;

9.取,指追求色、香、味、觸等;

10.有,即生存的環境;

11.生,即來世之再生;

12.老死,是人生的終結。

禪修的八正道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是誰寫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誰寫的?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何時能再見,純白如羽的華裳 還有那素淨如蓮的臉龐 風沙漫夜幕,月光沁石墓 嘆朝朝暮暮,長生惹誰慕 願在君身旁,揮劍帶落紅棘花 把酒對天唱,飛舞縱黃沙 長河落日豔,映逝去荒顏 大漠公升孤煙,魂隨風湮滅 我只能奢望,陪君看血色殘陽 只能夠幻想,白衣袂飛揚 君給的希望,如薩朗鷹般翱...

四聖諦的內容?四聖諦和八正道,請說的簡單些

諦 就是如是不顛倒,既是真理。聖諦 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聖諦 說四種真理 一者 苦聖諦 二者 集聖諦 三者 滅聖諦 四者 道聖諦。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餘的人只能隨著佛陀而解說,乃至闢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諦來度化眾生。闢支佛知道世間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滅苦的果,但是卻沒...

八阿哥福晉,貌美潑辣卻一生未育,雍正用什麼字評價她

雍正用狐媚兩個字來形容自己的弟妹。這主要是因為八阿哥的福晉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經常會給八阿哥出主意,這也使得雍正和八阿哥之間有著很大的恩怨。八阿哥的福晉郭絡羅氏。她性格潑辣。貌美如花。連皇上都誇他狐媚。可見她面容姣好。郭絡羅氏很有能力。和八阿哥結婚後也長官大權。從來不收斂自己的興情 其實雍正還是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