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主教人不要執著,自己不就很執著嗎

2022-06-20 06:11:45 字數 5231 閱讀 2826

1樓:那麼挑剔

定業與緣皆屬因果。種善因、結善緣,得善的定業,受樂果;種惡因、結惡緣,得惡的定業,受苦果。佛是有無上智慧型、廣大神通的,但人不能做盡壞事無心悔改的同時,又求佛免除他將遭受的苦果。

好比一道數學題:在「+」兩邊的加數是1,「=」之後就必定是2,誰也改變不了。果是人力改變不了,而因則是屬於人種下的,所以佛勸人行善,勸人放下,勸人不要執著,這就好比是在上一道數學題裡,改變了加數,甚至改變了「+」號,從而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果。

話說「佛法無邊」,這無邊是從種因開始。

佛從不以盡渡眾生為目的,而是慈悲驅使佛渡盡眾生。好比乙個行善之人,他並沒有說要做一百件善事,而是善心令他一件件的做善事,做著做著就超過一百件了。之所以渡盡眾生,是因眾生都有菩提心,這菩提心是佛的種子,人人都有佛心,人人均可渡。

倘若你讀過一些佛教,就會明白佛從不執著。《金剛經》裡著名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說:所有的說法,包括佛法、佛經,都像夢幻泡影一樣,不應該執著於它。你看佛連佛法都放下了,連佛法都不執著,那你還覺得他執著於什麼呢?

佛經裡常出現乙個比喻:佛說的種種法門,就象船筏一樣。渡過大海、江河的時候必須要依靠船筏,但是到了岸邊以後,船筏就已無用。

船筏只是渡到彼岸的工具,而不是彼岸的樣子。同樣的,佛要渡眾生,所以說佛法,用佛法這個工具讓我們到達佛的彼岸去,但是我們不應該執著於佛法。也是因為這個,所以佛從來不說「教人成佛」,而是說「渡人」。

佛是教育不出來的,只能渡。

南無阿彌陀佛。

2樓:壞人生生平安

我認為佛祖說的執著是說的凡事不要鑽牛角尖,他本人的執著是堅持的毅力,不是一回事情

3樓:匿名使用者

覺悟者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知道如何去做該做的事,而且做事只是做事而不是為了什麼念想為了什麼功德,所以叫認真、叫精進。凡夫則不一定能真正明白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而且做事是為了自己的願望念想卻忘記思考下怎樣做的更好更正確更圓融,所以叫妄執,也就是錯誤的執著。覺悟者看重的是事物的本身和完成的過程,迷惘者看重的是事物的形式和外表,所以才把結局的表現當做某種追求。

4樓:匿名使用者

佛一直都是能度多少度多少的 他如果真的執著我估計他到現在還活著 也不會八十歲就涅磐了

5樓:手機使用者

乙個脫離低階趣味的, 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 持之以衡的精神境界----------老三篇精神萬歲! !

6樓:匿名使用者

有個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還有句話叫有緣無緣皆是緣,隨緣度眾生咯。

7樓:匿名使用者

佛的執著是因為佛的慈悲,不忍看到眾生還在凡塵中迷惑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學習入門

請聽淨空法師講的《認識佛教》《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地藏經》《無量壽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淨土大經解演義》

體方法師講的《解脫之道》《阿含經》《心經》《金剛經》

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阿彌陀佛

9樓:

體現了佛陀的大慈悲心,眾生無盡,佛度無盡。

佛教裡的「不要執著」是教人做事不要做到極致嗎

10樓:

淨空法師---不執著從**下手?對一切法、人事物,沒有控制的念頭,控制是執著,沒有占有的念頭,沒有對立的念頭,學這三樣,這三樣是基本功。

這個事情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可以練,訓練自己盡量不執著,培養自己從這裡開始盡量不要執著,因為執著就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的因是執著,四聖法界的因是分別,從這裡下手。不執著,佛法裡頭有方便,不執著從**下手?對一切法、人事物,沒有控制的念頭,控制是執著,沒有占有的念頭,沒有對立的念頭,學這三樣,這三樣是基本功。

不可以跟人對立,他跟我對立可以,我不跟他對立,為什麼?他迷,迷了才對立。覺悟了不對立,為什麼?

一體,覺悟之後知道他跟我是一體,不對立。覺悟之後就沒有控制,控制很辛苦,能不能控制得了?控制不了。

控製造業,占有也是造業。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避風雨,可以了,你就過神仙生活,你沒有任何壓力,身心輕安自在,與道相應。道是什麼?

道是自性,與自性相應。釋迦牟尼佛過的這個生活,那就是最好的bang樣,他給我們示現,我們要能夠體會得。

11樓:魯小鳳

不是。執著其實是執迷不悟的意思,我想這個解釋更貼切一些,任何事情,執著沒有問題,關鍵是不悟,這是關鍵,不明自心,處處執著痛苦。

佛說要人遠離我執,難道學佛本身不是一種執著嗎?信仰本身不就是一種深深的執著嗎?

1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沒有這個動力,你還會學佛嗎?學到一定時候,會自然放下。其實也是人的本能,不明白的想要明白,有了問題要解決問題,等真正明白、解決了問題,自然會放下。

就像你過了河,總不會還把船背在身上吧,所以學好了,成就了,就自然放下了。

佛法不是什麼信仰,認為佛法是信仰的,還沒有明白佛法。佛法是教育,是揭示宇宙人生的本來面目,讓人認清自己和世界,破除顛倒的知見和習氣,成就正等正覺!

13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的遠離我執,只是修行過程中的一種方法,或者說是一種工具,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脫生命生死的煩惱困惑,學佛也可以說是一種執著,但是可以利用這種學習的執著明心見性,從而達到解脫的目的。證悟生命的真相生死的根源後,就無所謂執著與不執著了。比如說創業是為了創造好的生活質量,會拼命工作,努力掙錢。

這個過程會很辛苦,根本不會有好的生活質量,但是在創業成功之後,就會穩定輕鬆,生活富裕。

14樓:心靈解放軍

你說的沒錯,學佛是一種執著。人們因為有了執著才會不懈努力。正是這種不畏艱辛勇敢攀登不懈努力,才使得我們不斷進步走向完美。

這種執著對學佛人來說很必要,沒有了這種執著,人不會追求真理,也到達不了真理巔峰。

人一旦執著追求獲得真理,就該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因為不得解脫,關鍵不止是迷惑,還在於對自我的執著。所以佛教對後期學者提出放下我執。

15樓:引經據典正法

你執著佛法是你自己的事,是你自己執著,而不是學佛就是執著,別把關係搞錯了。

你學佛沒錯,但你可以可以把學的佛法放下啊,那就不執著了啊。《金剛經》都告訴你了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佛對我們的恩德是「開、示」。「示」就是做表法;「開」是用言說,講經教學。「開」是言教;「示」是身教。

表法,佛做得很圓滿,我們自己得多少利益?那就是「悟、入」。「悟」是我們的事情;「入」是證果。

「悟」是明白了;「入」是修行證果、真幹。《大方廣佛華嚴經》清涼大師的註解就是用「開、示、悟、入」這四個字,將一部經分為四個部分。所以「開示」,就是章嘉大師所說的看破,明白了;「悟入」就是放下。

放下妄想、放下雜念,凡有想象全都是妄想。

我們想經教裡東西,算不算妄想?也算妄想。為什麼?

佛無有法可說,你要執著有佛法就錯了。只有淨宗許可你保留乙個阿彌陀佛;其他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你要不把佛法放下,你就不能夠「悟入」。大徹大悟是要徹底放下才能明心見性,為什麼?

心性裡頭一法不立,連佛都沒有;你還有乙個佛,你就有障礙,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佛相是例外的,沒有!不許可。

只有淨土宗它很特別,指方立相,你只能有這乙個相。所以它是花報,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之後,連相統統放下,果報!成佛是果報。

但是別的法門沒有開這個,淨宗開了這個。這是我們應該要懂得的。開這個,我們容易修;不開這個,很難!

萬緣統統放下了,執著個「空」,還是乙個相,你還是入不進去。「空、有」兩邊都沒有了,兩邊都沒有、離開了,叫「中道」;如果有個「中道」,還進不去。決定要做到於一切法當中不起心、不動念, 你才見到真相,就是見性了。

從「相」上見到「性」,然後才曉得,「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真正到「清淨、平等、覺」了,連「清淨、平等、覺」這名詞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只不過暫時借用而已、說話方便起見。

16樓:aaa**王

我執是佛教用語,小乘佛法認為這是痛苦的根源,是輪迴的原因。我執可以說是無明的同義語,一般以內容分類,為人我執、法我執;以緣起分類,名分別我執、俱生我執。

人我執一切凡夫,不知人身為五蘊假合,而有見聞覺知之作用,固執此中有常一主宰之我體,一切煩惱障由此而生,便有貪嗔痴等諸惑,發業潤生而纏縛有情於三界六道之中,障涅盤寂靜之理,攪擾有情之身心。如《唯識述記》雲:"煩惱障品類眾多,我執為根,生諸煩惱,若不執我,無煩惱故。

"法我執一切凡夫,不了諸法空性,不明五蘊等法由因緣而生,如幻如化,固執法有實性,一切所知障由此而生。《起信論》雲:"人我見者,計有總相主宰,法我見者,計一切法各有體性。

"《唯識論》雲:"由執我法,二障俱生。"

分別我執

為後天我執,依自己分別力或邪師所教而生者。菩薩於通達位,正發根本無分別智時斷之。

俱生我執

為先天隨生具有之我執,為吾人過去世之業習。菩薩於修道位,數數修習無分別智,漸斷之。

此我執者,任何世彰漏之智不能伏滅,唯三乘無漏聖道的觀智(指根本智及後得無漏智現行時)才能伏滅,就是把人我執返於"人空智",法我執返於"法空智"。伏滅人我執,二乘在見道位以上,頓悟菩薩在初地以上,漸悟菩薩在回心以後的生空無漏位;伏滅法我執,是菩薩初地以上的法空無漏位(見《唯識論講話》)。二乘之人雖斷人我執,證得人空,而不斷斷法我執,如《菩提心論》曰:

二乘之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

17樓:熱心網友

我執如於泥,自性(佛性)如蓮花。蓮花自于泥出,而不染濁。執著於學佛,是為了能夠找到回歸自性(佛性)之法,真正的找到此法,一定要捨棄一切我執。

又如,乙個人滿身汙濁,需要水來清洗,這個水,就如同學佛。一旦洗掉了一切汙濁,自然不需要身上的水了。在沒有洗掉汙濁之前,一定需要水啊!

為什麼佛說不要執著?又說要精進呢?精進本身不就是種執著嗎?

18樓:配命多福

從一種意義上說, 確實是矛盾的。

但是作為初學者來說, 不精進地話就沒法建立基礎, 不能以後打破執著。 到了一定層次確實不能執著修法, 那時候沒有了 「精進」也沒有了「不精進」,一切都空。

文殊大圓滿基道果無別發願文 中說:

「本來住故不依勤作修, 亦不觀待根基差別等。 」

「一切勤作即為修習過, 一切所緣即為見解毒。」

等等, 不好意思, 我不知道「勤作」與 「精進」是否同義,應該是是不同。 六波羅蜜中 「精進」的意義我並不很了解, 你可以查一下「六波羅蜜經」等經典, 以及大德的著作, 思考一下「精進」的含義, 然後作出比較。

勸自己不要生氣的句子,安慰自己不生氣的句子

一遍不行來兩遍,兩遍不行說三遍,不斷的重複,再多的氣也能笑出聲,而在笑的瞬間,影響你的負面情緒生氣會瞬間蕩然無存。心情美麗了,糟糕的事物磨平了稜角,帶給你的便會成為寶貴的經驗,助你接下來的路順利幾分。作家楊大俠指出,生氣就是對魔鬼的獎賞 情緒一旦修煉到家,你離成功剩一步之遙,所以別把壞影響太當回事,...

什麼叫不要為了不珍惜自己的人而委屈自己句子迷

你是否這樣愛過乙個人,自己悄悄地在心裡為對方一次又一次修訂自我原則,然後一次又一次的原諒對方。直到最後對方根本不買單,才發現虧待了自己,才能明白什麼叫不要為了不珍惜自己的人而委屈自己。哪怕單著我也絕不委屈自己 句子迷 覺得累就別談了,戀愛本來是值得開心的事情,不要認為這樣就是對對方負責,戀愛也不是盲...

負不起責就不要生孩子,負不起責,自己受罪,孩子可憐你說對嗎

非常對,對於母親來說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就不要想用孩子來拴住男人。孩子最無辜,看了好多離婚帶著孩子,孩子還很無知的。覺得對孩子傷害真的好大。非常贊同你的觀點。但是很多人生孩子根本就為了自己那兩分鐘快樂,根本沒想到後台的事兒。而且越是無能無知的父母,越拼命生孩子。父母對子女不負責任,子女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