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講究的是什麼?佛教講究的是什麼?有什麼區別?拜託各位大神

2022-04-06 17:16:26 字數 5721 閱讀 3915

1樓:小黑哥哥

這個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1 如果從哲學的角度來看 佛道確實區別不大 都是探求生命 探求宇宙 萬物的規律。都是一種對生活的感悟,看法。 2 如果從宗教意義上來看 那麼佛教則是修煉自身,先死而後生,自身便是乙個世界,與外界脫離,達到超脫。

道教則是講求天人合一 人與自然不分彼此 借助天地萬物 才能修成正果。正如《逍遙遊》裡的「憑虛御風」,萬物都需要憑藉。

2樓:尛佐佐

道家講究:道家的《道德經》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佛教講究:佛教講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受離別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蘊苦. 佛教的教義:

(慨括起來就是四諦) 一.苦諦:講世間之苦. 二.集諦:也叫因諦:

講苦的原因. 三.滅諦:講苦的消滅. 四.道諦:講滅苦的方法. 道家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道教把許多古代聖人當作神崇敬,並且嚮往人能夠長生不老.這種在人當中尋找神的思想和追求永生的思想。而佛教是以人為本的佛教,佛陀在各種經論中一直強調「我是眾中的乙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我們要成佛,必須在人道磨練、修行,由人才能成佛,在其他諸道中,是無法成就佛道。而且佛教對於生命的解釋:色身及世間萬物存在成,住,壞,空的因果,都將走向衰滅。

3樓:手機使用者

道家的根本思想是無為無不為,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三法印,也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二者殊途同歸,都包含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任運隨緣的意義。

道教的精髓是什麼?和佛教有何區別?

4樓:穎灬彥

道教的精髓是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

道教和佛教的區別有:

1、佛教是由印度傳到中國的,而道教是由中國創立的。

2、佛教主要講究的是輪迴,提倡的是今生的修行,換來世的幸福。在佛教中,佛家認為人的此生是痛苦的,然而在世的時候,要修行積德,以換來世的安定與幸福,但是這一點是不被道教認同的。道教認為,人的此生是最好的,人生的態度是積極向上的,因此人們需要積極過好此生的日子,因此倡導的人生的態度是積極向上的。

這是佛教與道教的本質區別,也是人人都十分在意的。

3、根據信仰的人數來看,人人都經常提到佛教,說起道教的的人較少,隨著時間的發展,佛教在中國還是有很多寺廟,因此經常被世人關注,相反,教館比較少,到後期,幾乎很少看到教館的存在,似乎由此看,佛教更加的受歡迎。

5樓:暗夜騎士

成仙(飛公升),佛教講究五道輪迴,都是會死的,道教的好的就是成仙,長生不老擁有法術、。

6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的精髓:無中生有

佛家的精髓:無所謂

道家講究的是什麼?佛教講究的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7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講究:道家的《道德經》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佛教講究:佛教講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受離別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蘊苦.

佛教的教義:(慨括起來就是四諦)

一.苦諦:講世間之苦.

二.集諦:也叫因諦:講苦的原因.

三.滅諦:講苦的消滅.

四.道諦:講滅苦的方法. 道家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道教把許多古代聖人當作神崇敬,並且嚮往人能夠長生不老.

這種在人當中尋找神的思想和追求永生的思想。而佛教是以人為本的佛教,佛陀在各種經論中一直強調「我是眾中的乙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我們要成佛,必須在人道磨練、修行,由人才能成佛,在其他諸道中,是無法成就佛道。

而且佛教對於生命的解釋:色身及世間萬物存在成,住,壞,空的因果,都將走向衰滅。

8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的根本思想是無為無不為,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三法印,也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二者殊途同歸,都包含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任運隨緣的意義。

9樓:匿名使用者

修佛要克制慾望 進行苦修 修道得順應道的發展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1 如果從哲學的角度來看 佛道確實區別不大 都是探求生命 探求宇宙 萬物的規律。都是一種對生活的感悟,看法。2 如果從宗教意義上來看 那麼佛教則是修煉自身,先死而後生,自身便是乙個世界,與外界脫離,達到超脫。

道教則是講求天人合一 人與自然不分彼此 借助天地萬物 才能修成正果。正如《逍遙遊》裡的「憑虛御風」,萬物都需要憑藉。

11樓:匿名使用者

道講清靜無為,佛講普度眾生

12樓:wu情便是王

道家講緣法,佛家講因果,兩者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佛教和道教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13樓:潛川

有本質的區別!雖然歷史上佛道曾經融合過,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但就像兩所綜合性大學,高中部以下很多相似,大學以上就截然不同。

道教主要是修身養性,與天同壽,長生不老;

佛教主要是明心見性,解脫生死,超越輪迴。

14樓:英雄之霸業

胡王問:佛陀、神仙,有何差別。真人曰:浮屠者回

心向道,剪滅六根,以空寂為宗,至於神悟性靈,得證佛果。然命過形亡,終歸寂滅,永為陰靈而已。神仙者修真證道,形神俱妙,顯化飛公升,出有入無,長生不滅。

胡王日:何不以此教我外國,使得同然耶。

真人日:生道至重,上天所秘,非夙植道本,安得易聞。胡王禮謝,遂建精舍,造像供養老君。

15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先生說:「中國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

16樓:夏軒鍋

佛道區別歸納一下:

一、 大致來說, 道教重現實、重經驗、重方法、重世俗生活;輕理論思維、輕對彼岸世界的構想。 佛教則反之,重心性之學,重思想理論,貶視人生。

二、 總的說, 佛教唯心哲理豐富、精緻,道教義理則較樸素;在宗教修煉方法上則道教豐富多彩,佛教則較貧弱。

三、 至於兩教在教義上的主要分別,有以下數點︰ 1、宇宙觀︰ 佛教認為一切並非真實,都是假合、暫合的偶然現象,因此宇宙一切都是空幻的。 道教則認為宇宙是由「道」演化而成。 2、人的質性︰ 佛教認為人的形體生命,是「五蘊」的聚集體。

道教則認為人是「道」的演化物。 3、人生觀︰ 佛教認為現世是苦海,主張脫離,講出世。 道教則認為活在世上是樂事,以現世為樂土,講入世。

4、善惡果報︰ 人在苦海中浮沉,佛教認為這是受著善惡果報的規律制約。 道教也有因果報應的教義,但它的業報思想,不僅在個人的善惡,更受前人善惡的影響,即天道承負的制約。 3、成道的途徑︰ 佛教認為修持戒、定、慧,才能達到「涅盤」境界。

道教樂生戀生,因而重生務生,要修煉道功道術,最後達到「長生久視」的理想。

道家講究的是什麼?

1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道家是一種思想流派,以老子﹑莊子為代表。

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

現代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但真正的道家早已落寞千年,寥寥無幾。相反,存在大量陰陽五行學說,不可解釋的東西。

也是一種怪象,這種稀奇古怪的文章居然也被保留二千年不絕。肯定也是有歷史緣由的,雖然道教是無生命的宗教。

道家思想是一種哲學學派,道教是一種宗教信仰。

18樓:世間本無煩惱

道家修今生,佛家講來世

19樓:匿名使用者

放下 順其自然 平常心

道家 佛家 儒家 有什麼區別?

20樓:風風天字型大小

區別如下:

1、主旨。儒家——進取。道家——規律。佛家——奉獻。

2、做人標準。儒家——仁、義、禮、智、信。 道家——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型。

3、 人生觀。儒家——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道家——順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4、世界觀。儒家——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台。道家——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創造地獄、極樂。

5、價值觀。儒家——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道家——以完善的自我帶動和諧的社會。佛家——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6、哲學傾向。儒家——入世哲學。道家——出世哲學。佛家——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7、精神食糧。儒家——主食(如公尺飯、饅頭等),不吃就會餓。道家——副食(如各種炒菜、湯羹等),不吃沒滋味。 佛家——水果(如:蘋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2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的太複雜,簡單點說

道家修的是自己,佛家修的是來世,而那些書生修的卻是丹心,不過我對書生的看法不怎麼好,書生太過於現實!

22樓:雅夢喲

儒家思想是指儒家學派的思想。是孔子創立。到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佛家思想用乙個非常簡單的概括,就是自學這個自覺是自我覺悟的意思。

23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不屬於宗教信仰 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 道教起源中國 佛教起源印度 不大不同點就是對死亡的態度 道教是成仙不死 佛教是一種過渡達西方極樂

24樓:翠微山紅葉

簡單的說;儒家修世間法。道家修的是天人道。佛教修的是出世法,脫離六道輪迴的法。

25樓:禮拜觀音

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廈是以儒、道、佛為三大支柱的。三家由其關注社會問題的切入點的不同,故形成了它們在關於社會文化意識上的認知差異。

儒家思想以「人」為本,側重從「人」的角度來關照人生、社會和自然,重視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宣揚以道德為人生的最**值。道家則以「自然」為本位,側重從「自然」出發來關照人生、社會和宇宙,強調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張順應自然,回歸自然。正是「人」本位和「自然」本位兩種核心思想,為中國文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而後來引入的佛教以「解脫」為本位,通過修持以求從迷惑、煩惱、痛苦和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進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盤」理想境界。

佛教最初作為外來的、異質的文化,在與儒道的衝突中不斷相互融合;約在公元

四、五世紀的東晉時代,佛教基本完成了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

普遍的共識是:儒家關切社會的治理,道家關懷生命自然狀態的保持,佛家關心人生痛苦的解除。故此,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和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說。

儒、道、佛三家雖各有所重而相徑庭,然仍能融合會通,相濟相補,和而不同,構成彼此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國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脈絡,三家(傳統說法稱為三教)共同撐起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天空。

26樓:學會放棄永遠

道教修今世--得道成仙;

佛教修出世--跳出三界,得脫五行,不生不滅;

儒家修自身--修齊治平。

道家的無為而治和佛教的因果報應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27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講究順其自然最重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佛家講究因果報應,最重得道成佛.佛家更注重人,而道家更注重自然.希望樓主滿意,望採納

中醫講究什麼,中醫講究的是什麼?

中醫最講究的是人一身的氣血要周流。即 氣血周流,萬病不生 之理。欲達此目的,就當讓五臟六腑 十二主經加奇經八脈 共二十經脈時時刻刻地保持著暢通!中醫的所有 正是為了達到此目的。中醫將就人與自然相互協調,五運辯證,六氣化生,系統看待問題診治問題。防病於前,治未病以保健預防為首要。中醫的兩大特色 整體觀...

立碑的時候有什麼講究,立碑有什麼講究?

立墓碑中間這行字數一般為十一,十七,廿一。後輩名字一般為兩代。現如今有很多人把全家人名字刻上去是不正確的。古人的解釋為按墓碑上的名字分家產,但有乙個重要的是,立碑是要風水先生核對後輩的生辰八字的,這就是為什麼兄弟多的總有乙個天折或者過著苦難的生活,乙個墓碑刻好多名字或有外姓那是不正確的。不管社會如何...

佛家理念最講究的是什麼

佛家主張的即不是與命相爭,也不是命中註定,講的是要覺悟,主張去認識覺和悟知覺,為將來做一名覺者或大覺者,最終成就無量覺而努力。佛教教理 指佛教之教相義理。教理,又作教義 宗義 宗旨 宗乘。即佛陀之教示或由教示顯現出來之真理,經由理論 客觀性之整理所呈現出之義理教說。廣義而言,包括教判 教義二者 狹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