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怎麼解釋緣起,佛家怎麼解釋緣

2022-03-31 05:15:09 字數 5001 閱讀 5090

1樓:煩惱即菩提

緣起性空

無明是緣起第一因,然後遵循因果律。

2樓:留嵐翠

您好【緣起】

(一)梵語prati^tya-samut=pa^da,巴利語paticca-samuppa^=da 之意譯。音譯缽剌底帝夜參牟播頭。一切諸法(有為法),皆因種種條件(即因緣)和合而成立,此理稱為緣起。

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種條件之互相依存而有變化(無常),為佛陀對於現象界各種生起消滅之原因、條件,所證悟之法則,如阿含經典多處所闡明之十二支緣起,謂『無明』為『行』之緣,『行』為『識』之緣,乃至『生』為『老死』之緣,『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示生死相續之理,同時亦由『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之理,斷除無明,以證涅槃。此緣起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證悟,為佛教之基本原理。蓋佛陀對印度諸外道所主張『個我』及諸法具有實在之自性等論點,均予否定之,而謂萬有皆系相互依存,非有獨立之自性,以此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之根源,建立特殊之人生觀與世界觀,成為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之最大特徵。

據大毗婆沙論卷二十四載,佛陀為攝受眾機,所施設之緣起法有一緣起、二緣起、三緣起、四緣起,乃至十一緣起、十二緣起等數種之多。其中,一緣起係指一切之有為法總名為緣起者;二緣起指因與果;三緣起指三世之別,或指煩惱、業、事等三者;四緣起指無明、行、生、老死等。如上所述,各種由因緣所成立之有為法,皆可稱為緣起、緣生、緣生法、緣已生法。

然據俱舍論卷九及尊者望滿(梵pu^rn!a^s/a )之說,『緣起』與『緣生』之法,兩者互有所別,即若就其『因』而立名者,即為『緣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者,則為『緣生』。

自教理史觀之,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莫不以緣起思想為其根本教理,於原始佛教,以阿含經之十二緣起說(十二因緣)為始;於大眾部、化地部中,緣起法列為九無為法之一;繼有大乘唯識、瑜伽師地論之賴耶緣起說,楞伽、勝鬘、大乘起信論等之如來藏緣起說(真如緣起說),華嚴宗之法界緣起說,以及密宗之六大緣起說等,形成一貫之佛教歷史思想,而與中論、天台等之『實相論』共為佛教教學之兩大系統。[雜阿含經卷十

二、中阿含卷四十七多界經、大毗婆沙論卷二十

三、品類足論卷六](參閱『緣已生』6123、『緣起論』6129)

(二)梵語nida^na。音譯為尼陀那。意譯為緣起、因緣。

與上述(一)中之『緣起』語意相同,而使用於不同之情形,指十二部經(原始佛教經典)之因緣部。即說明佛陀或歷來祖師為應眾生之機,而宣說或撰述經、律、論三藏之緣由(理由、由來),如華嚴宗教義中『緣起因分』之緣起即屬此義。此外,後世創立寺剎佛堂、刻造佛像,或記載高僧大德靈驗行狀之各種來由因緣,亦稱為緣起。

(三)據華嚴宗之說,當宇宙諸法現起時,由『佛因位』之立場言,稱為緣起,即『因緣生起』之意;若由『佛果位』而言,以其由悟界之本性產生,則稱性起。華嚴宗又結合判教,分緣起為四種:(一)小乘之業感緣起,(二)大乘始教之阿賴耶緣起,(三)大乘終教如來藏緣起(真如緣起),(四)華嚴經圓教之法界緣起。

(參閱『四種緣起』1821、『因分果分』2274)

(四)六世紀之印度僧。曾赴朝鮮,於新羅真興王五年(544)建立智異山華嚴寺,時人尊稱為『緣起祖師』。除華嚴寺外,師另又建立泉隱寺、燕谷寺。[華嚴寺事蹟、東國輿地勝覽]

3樓:心之梵歌

緣起,亦名緣生。「因緣生起」的略稱。緣,意為關係或條件,所謂緣起即諸法由緣而起;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生起變化,都有相對的互存關係或條件。

佛教常用「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來說明緣起的理論

佛家怎麼解釋緣

4樓:匿名使用者

世間一切事物都在永不停息的變化中,緣聚則顯,緣散則空,由於因緣的聚散,世界有成住壞空,眾生有生老病死,人與萬物,莫不如此。

5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謂使事物生起﹑變化和壞滅的主要條件為

因,輔助條件為緣。 因,指引生結果的直接原因。緣,指由外來相助的間接原因。如一朵盛開的花,其種子就是"因",使種子發芽、成長到開花所不可或缺的水分、陽光、土壤等,就是"緣"。

6樓:匿名使用者

緣就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亂麻,所以要看破放下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

7樓:匿名使用者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8樓:匿名使用者

緣,這個字很有意思的,呵呵。古代人就是聰明,這個字是由很多折組成,也就是說,「緣」就是糾纏不清。像zhxr63說的,有「因」的一方面。

緣,就是事物組成的最基本的條件因素。任何事和物都是靠「緣」才能聚合在一起的。很抽象的概念。

佛祖教給我們要「隨緣」,就是說你遇到的人和事都是自己的業力感招來的,要能做到隨順,該處理好的就要去處理,不要逃避。凡事也不要去「攀緣」,就是說機緣沒到不要強求。這樣就能做到心中平和。

最後做到「了緣」,就是說少感招來那些糾纏不清的「緣」。

我個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確,謹供參考。

佛說緣起緣滅不可與也什麼意思

9樓:如道居士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緣起論認為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的因果定律,稱之為「 緣起 」。

緣起的定義

要明白佛教的義理,就必須從緣起論開始。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來的、必然的、普遍的存在,所謂「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因為現觀緣起而成佛。

「緣起」並非佛陀所「創造」,佛陀只是「發現」了「緣起」這個自然的法則,再將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對眾生宣說、開示。

《中阿含經》雲「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是對緣起的定義。

緣起,就是說一切諸法都是由於因緣而生起的。簡單地說,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對的,都是互相存在的關係和條件。如果沒有這個關係和條件,任何事物和現象都無法生起。

緣起論的內容:因、緣、果

緣起論包括因和緣兩個部分。因即因素,緣即條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緣是輔助的。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

一切法的生滅既由因緣,那麼一切法存在或壞滅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據。凡果必有因,怎樣的因便產生怎樣的果,因果必相應。

世間一切有為法皆無獨立性、恆常性,必須靠「因」、「緣」和合才有「果」。「緣起」法所闡述的,就是因、緣、果的關係,因、緣、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沒有絕對的獨立性。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佛陀一代時教所說的空有、無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教法,都是為了詮顯緣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說,《楞嚴經疏》說:「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

」這說明佛陀的教法有其一貫性。

佛教的各種理論和派別,均以緣起論作為理論基礎來闡釋自己的宗教觀和宗教實踐。主要有「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學說。儘管各宗各派的經典根據、論述說法不同,對於「緣起說」所闡述的,無非是宇宙萬法生滅變異的關係,以及人生苦樂的**。

緣起是佛教異於其它宗教、哲學、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解釋宇宙萬法起滅,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種至高無上的真理。《稻稈經》說:「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

」佛陀的法身,就是諸法的實相,也就是「緣起性空」,若能從緣起法中通達諸法的空性,即知緣起而有的一切法虛幻不實,即能從緣起法中見到諸法的空性,這就是佛陀的法身。因此《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也就是禪宗所謂的「見性成佛」,故知欲成佛道,必須諦觀緣起。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只有明白緣起的道理,才能達到菩提覺悟,以至佛的境界。

緣起的意義

緣起論顯示世間上任何事情的結果,都是因緣所生起,因此要過快樂的人生,便須培植好因好緣。如果沒有植下善因善緣,一旦遭逢不好的果報,也要懂得改善因緣,而不是一味在果報上計較。所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關係,使我們懂得改善逆緣、培植好緣、廣結善緣、隨順因緣。

此外,緣起論啟示世間萬法是「無常」的,好的可能變壞,壞的也可能轉好,因此,即使一時遭遇困難、挫折,只要能堅持百忍的朝向正確的人生目標努力,逆境終將成為過去,所以「無常」為人生帶來無窮希望。

諸法既是因緣所生,自然空無自性,無自性便無法自我主宰,所以說「無我」。若能正觀緣起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遠離貪欲、憎恨、愚痴三毒煩惱。煩惱是繫縛眾生,使眾生不能解脫自在的最大障礙;煩惱既除,當然就能獲得生命的解脫。

因此,認識緣起,知道人生禍福、好壞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把握自己的現在,才能改變自己的將來,如此必能幫助我們把握人生的方向,認識人生的意義,而能活得踏實,活得自在,進而建立感恩的美德,培養隨緣的習慣,擁有希望的未來,了悟真實的人生。

佛說緣,緣字從何而來,怎麼來的

10樓:小皮皮

緣起:巴利語pañiccasamuppàda。即凡是存在之法皆是由諸緣和合生起之義。

《清淨道論》對「緣起」作了幾種解釋:

1. 因為現觀它能導致利益和快樂,所以值得智者們了解(paccetuü)它故為「緣」(pañicca);生起時是一起(saha)和完全(sammà)生起(uppajjati),而非單獨,也非無因,故為「起」(samuppàda)。如此,由緣和生起為「緣起」。

2. 一起生起為「起」,眾緣的和合而非排斥緣,如此為「緣起」。由此因聚合是彼(果)的緣所以是「彼緣」,是彼等的緣所以此是因。

3. 如是因的組合面向[果]故說為緣,一起生起故說為起。果是由它共同達成、而非缺乏的意思;又以諸條件的和合,彼此面向、前往[果]故為緣。

它們乃是一起、彼此以不分離之法而生起,故說為起。如此,緣和生起為「緣起」。

4. 若它們不互相為緣,或互相欠缺時,[果]則不可能生起。因為諸緣是同時、一起,而非各別各別,也非先後地生起諸法,故說為緣起。(vm.577-9)

佛陀宣說緣起著重在說明導致生命諸苦的原因。生命不是無因的,也不是由大自在天、上帝等所創造的,它是由一系列的諸緣和合而產生的。

在經典中,佛陀通常以十二個環節來解釋緣起(十二緣起支):

「諸比庫,什麼是緣起呢?諸比庫,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如此,這整個苦蘊生起。

諸比庫,這稱為緣起。」

佛說丟東西是好事兒,佛家解釋最近總丟東西

不是bai好事。物盡其用du最好。是不是東西亂放zhi?還是記憶力差了dao?我一般東西都會放固定版的幾個權 位置,有時候固定乙個位置,所以我很少不見東西的。如果您丟的是食物,最好丟在很少人的草坪,花草中,讓小動物 蟲蟻 鬼道眾生來吃。如果您會唸變食真言 甘露水真言 念七佛如來名號那就更好了。佛家解...

菡怎麼解釋,菡怎麼解釋

萏 荷花的別稱,如 九龍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臺,希奇瑞相頭中現,蓮花足下開。女孩取名思菡怎麼解釋?思 意為懷念 考慮 想念。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 424,000次 說文解字 釋雲 容也。從心囟聲。凡思之屬皆從思。菡 荷花的別名。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 14,820次 美名騰美名總評 思此字為美...

「佛」這個字該怎麼解釋,佛字是怎麼來的,這個字是怎麼解的。

佛 術語 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 佛陀 浮陀 浮圖 浮頭 勃陀 勃馱 部陀 母陀 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謂之覺悟,是名一切種智。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窮滿,名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