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中我軍有過失敗了的戰役嗎

2022-03-29 06:32:38 字數 5568 閱讀 9976

1樓:匿名使用者

45年10-12月綏遠戰役,晉察冀在晉綏協同下合擊傅作義,因聶指揮錯誤導致連續攻堅未成,戰史報**7000,殲敵12000。而7000之數僅為野戰軍在主戰場上的**,加上其它**及聶賀自報的「非戰鬥減員(凍傷)已超過戰鬥損失」等項,實際損失20000以上。

46年4-5月,東野守四平、本溪、鞍山等地的失敗,直接**在15000-20000之間,戰史僅保四平**8000,各地共報殲敵20000餘人。實際造成隨後的從四平到松花江之間的大潰敗,損失十多萬人,東野大部分部隊失去戰鬥力。僅僅因為和談成功而使東野得意殘喘。

46年6月起的中原突圍,報殲敵5000,而最盛時達6萬之眾的中原軍區被基本打散,最後僅餘中野12縱、華野獨立師等1萬多野戰軍及一些無戰鬥力的地方遊雜。

46年7-9月的大同、集寧戰役,晉察冀和晉綏強攻大同,傅作義增援與之激戰集寧,因指揮錯誤,導致晉綏部隊損失很大,而晉察冀更是潰敗,僅晉察冀參戰5萬多野戰軍就損失2萬以上,估計全部損失接近4萬。戰史報殲敵12000。

46年9-10月張家口保衛戰,乘晉察冀和**軍交戰,傅作義襲擊張家口成功,再次大敗***部,報殲敵22000,損失不明。

47年2-3月晉冀魯豫在民權戰役中失敗,野戰軍損失不明,但隨後撤消2個野戰旅建制,報殲敵9000。而由此導致豫皖蘇及重建中的魯西南各分割槽嚴重損失,僅豫皖蘇就損失15000以上。

47年6月東野進攻四平,報**18000,並導致東野全線撤退數百里,放棄夏季攻勢北線所佔地域。

47年7月華野南兵團失敗,損失20000餘人,殲敵在1000以下。

47年7月華野南、麻戰役失敗,**20000餘人,殲敵16000,並造成其它損失上萬。

47年秋至48年初,晉冀魯豫主力16萬先後躍進大別山,次年初僅餘10萬。各次作戰上報殲敵3000餘人。

48年5月西野隴東戰役,殲敵數千,西野教導旅被殲大部、新4旅被擊潰等損失15000。

49年8月金門作戰,三野損失9000。

此外是四野49年春夏南下途中造成十多萬逃亡(四野自報是數萬,其餘打入病號)。

2樓:匿名使用者

有啊,怎麼沒有,在我們老家就打過敗仗,是在淮海戰役的時候,我們那的縣城南部有兩座山,現在兩座山的中間就是京廣鐵路,聽老人說共產黨的部隊在那損失了好多呢。不過是不是真的就沒有人知道了,這種事是不可能對外公開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會有常勝軍隊,有

在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打過哪些敗仗?

4樓:水閏愛樹木

1、南麻戰役

2023年10月,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軍在南麻、臨朐發生激戰。連續進攻十天,未能攻克兩地,**達五萬多人,殲敵僅二萬多人,被迫撤退。

2、西府戰役

2023年4月,西北野戰軍向寶雞發動進攻,連克數城,初期大勝。但國民黨軍迅速組織反擊,解放軍反陷入重圍之中。後轉戰一千餘裡,突出重圍,弄得極為狼狽。

此戰殲敵二萬,自身**一萬五千。

3、第一次四平戰役

2023年4月,東北民主聯軍與國民黨軍進行保衛四平之戰。堅守一月,殲敵一萬,自損八千,被迫後撤,被國民黨軍追了上千里,一直攆過松花江。

4、金門戰役

2023年10月,第三野戰軍十兵團二十八軍對金門發起進攻。因戰役發起過於倉促,渡船被毀,後援不濟,苦戰三天後,全部主攻部隊共9086人,除數人渡海逃回外,全部犧牲或被俘,是解放軍戰史上成建制失敗的最慘烈之戰。

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戰敗過幾次

5樓:北條老妖

失敗的戰役自然是有的,比如東北的第二次四平戰役,第三次四平戰役,華北的大同集寧戰役,華東的臨朐南麻戰役,漣水保衛戰,後來的金門戰役青樹坪戰鬥,甚至豫東戰役西府戰役因為收尾打得不好,指揮官也自我檢討認為這不是成功的戰役。至於說什麼敗了不承認之類的說法,除了讀書少或者心瞎,我想不出其他有啥原因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6樓:恩澤清潔仁海

事實也是如此.肯定也曾經戰敗過無數次,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天下無敵只勝不敗的軍隊.大大小小的戰爭中光榮犧牲的英雄們數以萬計,失敗的次數也是難以確切統計的.

7樓:

失敗的戰鬥當然有,比如金門戰役

不過「解放軍打起仗來天下無敵」只是你自己說的,官方的宣傳從來沒有這麼講過,自己豎個靶子然後再罵官方宣傳「敗了不承認,勝了大肆宣傳」是什麼邏輯?金門戰役的記錄一直很公開,任何一本解放軍戰史只要提到都會很詳細地講的,而且都是做深刻檢討,哪有什麼「敗了不承認,勝了大肆宣傳」?

有的時候正面宣傳會給人以厭煩的感覺,產生些膩煩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因為逆反就認為過去聽到的全是假的,真相全是被隱瞞的。聽到正面宣傳的就罵隱瞞真相,聽到反面的不問真假就叫過癮,認為是「真相」。這種思想是很幼稚的。

8樓:創學者

勝敗乃兵家常事,誰都知道的道理,你從哪聽來的天下無敵?

9樓:

從沒見官媒說過我軍無敵,自己立個靶子自己打,真有意思

10樓:羞答答

要是打輸了還大肆宣傳`````民心會穩麼?

在解放戰爭中渡江戰役以後還有什麼比較著名的戰役?

11樓:萊茵火夜

一江山島戰

役和金門炮戰。

一江山島距離陸地比較近,這場戰役是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的最後一場島戰,這一仗雖然最終成功拿下一江山島,但是戰役過程中暴露出來當時解放軍海軍力量不足,不足以進行中遠距離的島戰。

一江山島戰役過程中,解放軍海軍在陸軍炮兵的火力支援下,一度失去制海權,導致登陸部隊的海路被切斷,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也是解放軍最終沒有直接動手收復台灣的原因之一。

金門炮戰是大陸和台灣隔海對峙的戰役,雙方隔著台灣海峽炮兵對射,是迄今為止解放戰爭中雙方最後一次較量。

12樓:匿名使用者

淮海戰役

理由: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殲敵最多、戰況最激烈的一次大決戰。我軍在兵力裝備上都處於劣勢的情形下,以60萬對國民黨軍80萬,以少勝多,殲敵數量超過二戰中蘇聯軍隊進行的莫斯科會戰和庫爾斯特會戰,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蹟。

遼瀋戰役

理由:遼瀋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敵我雙方進行的第一次戰略大決戰,也是自2023年8月我軍抽調主力欲控制東北與敵作戰三年以來的一次總決算。是役**大軍一舉殲滅了國民黨在關外的全部主力隊伍,解放了東北全境。

戰役規模之大,殲敵數量之眾,都可謂前無所有、盛況空前。東北也成為我各大戰區中率先取得全面勝利的戰區。 豫東戰役

理由:豫東戰役是解放戰爭以來,我軍首次在中原地區集中兵力與敵主力進行的一次大規模兵團作戰,也是華東野戰軍兩年來作戰中最大的一次殲滅戰。交戰雙方都盡可能多地集中了大量兵力,我軍約20萬人,敵軍約25萬人,可謂規模空前,異常激烈。

是役粟裕軍事指揮的特點和能量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駕馭戰局、機斷專行,用兵之奇、之險、之膽大,既讓人目瞪口呆、又令人拍案叫絕。 蘇中戰役

理由:華中野戰軍以3萬多人的兵力對付國民黨軍12萬餘人,七戰七捷,殲敵數量達到我軍參戰兵力總數的1.76倍,首創解放戰爭以來一次戰役殲敵之多的記錄,也創造了現代戰爭史上的乙個奇蹟。

蘇中戰役在解放戰爭初期我軍被動不利的情況下,具有戰略試探性質,在實踐中形成和確立了我軍內線作戰的戰略方針,並總結出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作戰經驗。萊蕪戰役

理由:萊蕪戰役是解放戰爭內線防禦作戰時期一次戰役殲敵數量最多的戰例,僅用3天時間,以臨沂一座空城、**8000多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敵近6萬人的光輝勝利。速度之快、殲敵之多、代價之小,創造了解放戰爭以來我軍作戰的空前記錄。

「示形於魯南,決勝於魯中」,舍南取北、避強擊弱,粟裕戰役指揮之巧妙之精準令人稱奇。晉中戰役

理由:晉中戰役是解放戰爭中一場大規模運動戰、速決戰、殲滅戰的典範之作,***僅用6萬餘人的兵力,在40天的時間裡殲滅閻錫山部10萬之眾,戰術運用靈活機動,是我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

濟南戰役

理由:濟南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的攻城打援戰例,華東野戰軍從「七月分兵」後重新完成了兵力集結,參戰兵力達32萬人,超過了敵濟南守軍和可能增援敵之總數(約28萬人),第一次實現了華東戰場我軍兵力較之敵軍佔優勢。粟裕以56%的兵力打援,只用44%的兵力攻城的獨特部署也讓援敵望而卻步。

平津戰役

理由: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震撼世界的三大決戰之一,殲敵數量排名第二,我軍**人數卻是最少,並在實踐中創造出「天津」、「北平」、「綏遠」三種解決敵人的範例,改編(起義)的敵人數量之巨甚至超過了殲敵數量,實屬罕見。武力解決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談判的方式也處理得非常圓滿,華北地區基本獲得解放,意義重大。

魯西南戰役

理由:魯西南戰役是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後,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奠基之戰,對手是國民黨主力四個半整編師,雙方兵力相當。此役也是晉冀魯豫我軍自解放戰爭開始以來,在一次戰役中殲敵數量最多的戰役。

戰役結束後迫使國民黨從山東、陝西等地抽調七個整編師向魯西南增援,有力地配合了華東、西北我軍,為躍進大別山創造了有利條件。

宜川戰役

理由:宜川戰役是***指揮的西北野戰軍經過近一年的艱苦防禦作戰,而轉入外線作戰後的一次「圍城打援」的成功戰例。集中優勢兵力首先打援、而後攻城。

殲敵援軍數量遠多於守敵數量,也是***解放戰爭以來對胡宗南主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並一舉扭轉了西北戰場的局勢。

「十大候補經典戰役」名單:

渡江戰役:是解放戰爭繼「三大戰役」之後又一大規模的渡江和攻城作戰。渡江後我軍迅速切斷京滬杭公路,在郎溪、廣德山區一舉圍殲敵主力10萬之眾;上海戰役以吳淞口為攻擊重點,既盡可能多地消滅了敵主力15.

5萬餘人,又盡可能少地使上海免受破壞。

太原戰役:第一階段外圍戰鬥就殲敵5萬餘人,後為配合平津戰役而緩攻太原、圍城休整。第二階段加入我華北第19、20兵團和四野炮兵部隊,四天即攻克了太原城並全殲守敵12.

4萬餘人,結束了閻錫山長達38年的山西統治。

孟良崮戰役:運用「猛虎掏心」戰術,以**突破對付敵人的**突破,「於百萬軍中取敵上將首級」,從敵人重兵集團中分割出對我威脅最大、實力最強的王牌軍先鋒,將它全部乾淨地殲滅。雖然付出代價較多,但意義極大,堪稱粟裕「用兵無常、出奇制勝」的代表作。

宿北戰役:是山東和華中野戰軍會合後的第一次對敵作戰,創造解放戰爭以來華東我軍一次作戰殲敵乙個整編師的記錄。但其中的漣水阻擊戰應該算個敗筆。

魯南戰役:繼宿北大捷後再創一次作戰全殲敵兩個整編師的記錄,實現了我華東戰局的第乙個轉折。

上黨戰役:首創解放戰爭我軍與敵正面交手獲得勝利的記錄,有力地配合了國共談判。

衡寶戰役:「戰神」對陣「小諸葛」,但已是「此一時、彼一時」。經歷宜沙、湘贛戰役的尷尬後**終於用此戰役挽回了顏面,殲滅了白崇禧桂系主力第7軍。

「四野第135師不是當年敵整編第74師」。

定陶戰役:全面內戰爆發以來,繼蘇中大捷之後晉冀魯豫我軍創造的第二個大勝利。

清風店戰役:解放戰爭以來晉察冀我軍打出的難得一見的經典戰役,乘敵空虛、靈活機動地在運動中殲敵,而後又攻克了石家莊,徹底扭轉了華北戰局。

沙土集戰役和新開嶺戰役:這兩個戰役相對於粟裕和**分別創造的諸多輝煌戰例來說,似乎並不突出,殲敵數量都是敵乙個整編師不足1萬人(都只用了不到3天的時間),但卻被兩人非常看重。沙土集戰役是華野自「七月分兵」以來在被動不利的局面下,歷經南麻、臨胊等消耗戰後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實現了我華東戰局的第二個轉折。

新開嶺戰役是東北民主聯軍自四平保衛戰失利後暫時停戰四個月來,在南滿與敵進行的第一次較量,首創東北我軍??制南滿的野心。

解放戰爭中的孟良崮戰役的全過程,解放戰爭中的孟良崮戰役的全過程?

孟良崮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山東省蒙陰縣東南孟良崮地區 對國 民 黨軍進行的山地進攻戰役 1947 年3月,國民黨軍集中兵力對陝北和山東實施重點進攻。在山東戰場,國民黨軍集中了24個整編師共60個旅約45萬人,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在徐州設立前進指揮所統一指揮。其中用於第一線的兵...

淮海戰役人民群眾在解放戰爭中的作用

首先,淮海戰役是解放軍與 大規模會戰的頂峰,雙方焦灼不下,大量的消耗與回相持使得補給成為決定性的因素。答當時解放軍的物資補給幾乎全部 於人民群眾用手推車運送,運送補給的群眾在戰鬥中不畏犧牲,勇敢前進,保證了解放軍的補給。其次,雙方絞肉機般的戰鬥,需要大量兵員,解放軍的大部分兵員,來自對普通百姓,人民...

解放戰爭中的最後一場戰役是渡江戰役嗎

解放戰爭中的最後一 抄場戰役是1950年4月西昌 bai戰役。當天,解放軍du到達雲 zhi南省曲靖地區。陳賡司令員指示dao,為徹底肅清殘敵,拔除國民黨軍指揮西南殘敵的中心據點西昌,西南軍區首長決定組織西昌戰役。1950年4月,這是國民黨軍隊在大陸失敗的最後時刻。意味深長的是,殘軍的番號竟是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