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北方人吃什麼,西周時期有什麼食物

2022-03-13 04:19:21 字數 4996 閱讀 1696

1樓:匿名使用者

西周時北方的主食是粟,也就是小公尺

當時小麥還很少有人吃。

2樓:進擊的黃半仙

吃粟公尺 小麥有但那時候沒人知道這玩意是要磨成麵粉才能吃得 所以他們蒸著吃不好吃就為牲畜嘍

至於玉公尺啊土豆啊 那會中原**有呀

3樓:不曾明了

主要是黍、稷,而菽(大豆)、粟(小公尺)到東周才比較多

4樓:溫暖雙耳

北方人主要吃小公尺和豆子

5樓:傷心可樂雪

西周時期主要的食物是稻、粱、粟、麥等糧食作物。

西周時期,盛行耦耕,即二人為一組,合力而耕。這樣,既較省力,動作又快,當是耕作方法的乙個進步。

金屬農具的應用和耦耕的推廣,使開墾荒地的規模越來越大了。「千耦其耘」的詩句,反映了成千上萬的人大規模耦耕的景象。

由於耕作技術的進步,西周時期的農作物,如稻、粱、粟、麥、菽、稷以及桑、麻、瓜、果之屬,品種和產量都有了增加。

西周(前2023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滅商後所建立,至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5年。定都於鎬京和豐京(今陝西西安市西南),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

西周時期有什麼食物?

6樓:毗沙王

那時,五穀具備,六畜都有。食譜豐富。只是沒有玉公尺、花生、紅薯、馬鈴薯、向日葵、西紅柿、核桃、葡萄等。

7樓:匿名使用者

主食:小公尺、大公尺、大黃公尺、大豆、大麥、小麥,蔬菜:幾百種野菜各種中國淡水魚類,特別受到重視的有黃河鯉、團頭魴家畜豬、牛、羊,狗,馬肉也有人吃,傳說秦穆公丟失的寶馬就被人分著吃了。

家禽主要是雞

各種野生動物

周朝人吃什麼(沒錯我就是報復社

8樓:歧綠海

太卜,周朝叫大卜,官階下大夫,掌陰陽卜筮之法,通過卜筮蓍龜,幫助天子決定諸疑,觀國家之吉凶。太卜掌三兆之法、三易之法、三夢之法,無論是國家祭祀、喪事、遷都、征伐,都必須參考太卜在太廟的占卜。除夕夜,太卜令帥侲子於宮中大儺。

太卜在漢朝是九卿之一的太常卿的屬官。唐朝太常寺下設太卜署,太卜屬的最高長官為太卜令,正八品下,其副官兩名曰太卜丞,正九品,卜博士二人。從九品下。

屬下包括卜正、卜師、男巫、女巫、卜博士、卜生、筮生。

西周人們吃什麼

9樓:學史部落格

主食 總的來說,商周時期的糧食作物仍是戰國秦漢時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變化,如商周時期文獻中經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戰國時期則更多的是「粟菽」並重。如:

「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飢餓之色。」(《管子·重令》)

「賢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墨子·尚賢中》)

「賢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盡心章句上》)

粟是小公尺,自春秋戰國以後日益佔據主導地位,在漢代還成為口糧的代稱,如《鹽鐵論·散不足》:「十五鬥粟,當丁男半月之食。」

菽就是大豆,在糧食中的地位也比過去提高,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發明,改變了大豆的食用方式。過去是直接將大豆煮成豆飯吃,而大豆又是很難煮爛的,食用就很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將大豆磨成粉和豆漿,食用起來就很方便。

同時,大豆又是一種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黃不接之時可以救急充飢,此外,大豆的根部有豐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於下茬作物的生長,所以大豆的種植就日益廣泛。

10樓:嘲笑三步顛

西周時北方的主食是粟,也就是小公尺

當時小麥還很少有人吃。

三國時期的人們都吃什麼呀

11樓:哪的流浪者

以下從幾個方面羅列三國時期人們吃什麼:

一、主食。

南方地區多雨,且氣候比較的炎熱,多為稻田,主要糧食就是大公尺;北方雨水比較稀少,主食以粟為主,也就是小公尺。

二、肉食。

常見的有雞、鴨、豬等常見的牲畜。南方地區水比較多,魚類也會比較較豐富。但是在三國時期,宰牛一般是不會有的,因為在當時已經有了鐵犁牛耕。

三、飲料。

在三國時期,人們經常喝的飲料除了水便只有酒了。蜀漢劉表的墳墓已經出土了很多酒具,這也證明了其實在三國時期,人們是比較喜歡飲酒的,甚至連普通的老百姓也都在自己家拿多餘的糧食釀酒喝。

12樓:萌萌噠的小可愛喵喵醬

主食。中國的古代一般統治者都是重農抑商的,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咱們國家的農業發展的還是比較好的,耕種技術也是日漸完善。在三國時期,人們吃的主食是有地域差異的,南方因為地區多雨,並且氣候比較的炎熱,所以多為稻田,結出來的糧食就是咱們現在所說的大公尺,關於這些,其實還有乙個歷史典故。

屬於曹魏陣營下的乙個大將,名字叫做夏侯惇,在那個時候,南方天氣乾旱,很少下雨,又加之蝗蟲,引發了糧食的短缺,所以當時百姓的生活非常的艱難,於是這個人就帶領著士兵們開始興修水利,百姓們也仰仗於此,才能夠解決溫飽問題。而北方則是雨水比較的稀少,所以主食以粟為主,也就是咱們現在所說的小公尺。

黃巾時不少人只能吃草根樹皮,據說當時難民所過,寸草不生,更有甚者已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曹操,袁紹等都公然將普通百姓做「菜人。(作為食物的人)」到了三國後期才有所好轉。

至於麵食,那是到諸葛亮時才被豬哥哥發明,當時的人主要糧食是粟(小公尺),肉食一般也只是以燒烤為主,酒也是一二度的,十分單調。

13樓:

古代中國的古代統治者在農業和商業活動上大受壓制,也就是說,當時農業發展還比較好,栽培技術逐步完善,在三個王國時期,人們吃的主食在地理位置上有所不同。在南部,由於多雨地區和相對炎熱的天氣,大多數稻田都是稻田。產生的穀物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大公尺。

實際上有這些的歷史。典故。

曹操營地的將軍夏侯惇。當時,南部天氣乾燥,很少下雨。此外,蝗蟲造成食物短缺。

因此當時人們的生活很艱難,因此這個人領導了士兵們開始修建水利工程,人民依靠它來解決溫飽問題。在北部,降雨相對稀少,因此主食是小公尺,現在我們稱之為小公尺。

在黃色圍巾中,許多人只能吃草皮。據說當時有難民經過,沒有草出生,曹操,袁紹等人公然地使普通百姓成為「菜民。(作為糧食人民)」,直到三國後期。

至於麵食,只有諸葛亮才發明。當時,主要食物是小公尺,通常只烤肉,而葡萄酒則是一兩次,非常單調。

14樓:匿名使用者

和現在一樣,南方以公尺飯為主,北方以麵食為主,但因為貧窮,更多時候是喝小公尺粥。酒是喝公尺酒。

至於什麼時候吃,由於戰爭習慣,所以習慣很早就吃飯。西周時就已使用十二時辰制。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而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因此可以推算,當乙個不對決定要「夜襲」的時候,讓士兵「三更早飯」,就是現在的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應該算是最早的早飯了!!

至於正常情況下,也不會超過6點。古人壽命短,日出就必須起床,象我們現在7點以後再起床,已經算是「睡懶覺」了。

15樓:

三國時代的食物比較簡單,蒸,煮類烹調方法居主

所以聽到有人叫 來兩斤肉,幾斤酒 ,他們,酒度數也不高,都是公尺酒。一般只吃兩餐,宮廷的人吃的多點了 。。

16樓:匿名使用者

鬼才知道 你看到的歷史 都是一些紙 紙上有些字 真實與否沒人能證實 只能是靠那些所謂的專家 所謂的證實與推斷 你要真想知道 除非你自己回到三國時代 不過有酒有肉那是肯定地

17樓:匿名使用者

大佬,那時哪有那麼多吃的啊,黃巾時不少人只能吃草根樹皮,據說當時難民所過,寸草不生,更有甚者已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曹操,袁紹等都公然將普通百姓做「菜人。(作為食物的人)」到了三國後期才有所好轉,至於麵食,那是到諸葛亮時才被豬哥哥發明,當時的人主要糧食是粟(小公尺),肉食一般也只是以燒烤為主,酒也是一二度的,十分單調。

當時的人一般只吃兩頓飯,一頓為日出之時(早飯)一般會多吃,因為要勞動。另一頓一般在三四點鐘吃,吃得較少。這些一般就是當時百姓的飲食習慣了

18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和現在差不多吧!點心的話好像也有不是有個人給曹操獻了

一合(盒)酥 還被人說成一人一口酥嗎

19樓:在美術館聽演唱會的卷積雲

除了點心比現在差,其它的都差不多

20樓:匿名使用者

感覺應該是吃大塊的肉,大碗的酒

南方人和北方人 過年7天 都會吃什麼? 10

21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怎麼把整個中國都說得是北方人一樣.中國還有南方的.南方人過節不是呼餃子的.

22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在深圳, 過年和平時差不多.

只是有更多的時間去玩而以.

23樓:匿名使用者

北方人大年三十12點吃餃子,破五(正月初五)吃餃子,然後就是雞鴨魚肉這些了,啤酒、白酒、紅酒也是慶祝不可缺少的:)

24樓:蟲不說話

中華五千年網裡有很多民俗的東西啦,你可以看看

25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山東人,我們吃餃子、炸魚、炸肉、炸丸子、炸豆腐、還有酥鍋等等。

解放前吃什麼

26樓:北七奔命者

以前生活很幸苦,普通貧民都是在日偽和小日本的壓力之下生活...

農民一日三餐都是苞公尺面,玉公尺餷子或小公尺。早晨喝稀,午用幹,晚上吃"糊塗",不少人家是糠菜半年糧,多數人家是"冬酸菜,夏野菜,一年四季老鹹菜.農戶飼養的家禽下蛋不能自食,須集中起來到市上換回急需的日用生活品,諸如煤油、火柴和食鹽等。

居住條件更差。

望樓主採納!

我國西周時期高等教育的內容,西周的學校主要有哪些教育內容

西周時分為小學與大學。大學屬於其高等教育的範疇。大學 進入大學接受教育有一定限制,只有少數符合資格的人才能享受大學教育。貴族子弟按身份入學 平民中的優秀分子經過推薦選拔,方能入學。入學資格的限制,體現西周教育的等級性。王大子入大學的年齡為15歲,因王大子十五而行冠禮,標誌著已達成年 其他人二十而冠,...

東漢時期早還是北宋時期早,西周時期早,還是東漢時期早

東漢比北宋要早 東漢 25年 220年 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 新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與西漢合稱漢朝,傳八世十四帝,歷經195年。因西漢又稱為前漢,故東漢又稱後漢。北宋 960 1127年 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 兩宋 1 共九位皇帝,享國167年。北宋定都於汴梁 今河南...

西周時期,周王對墓葬用品的規定嚴格,如 用鼎制度就明確規定為

a試題分析 從天子 到諸侯 大夫 再到元士,不同等級的人,墓葬用鼎數量不一樣。這是由他們的身份和地位決定的。在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從天子到奴隸,層層分級,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制度 a符合題意。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西周的分封制目的是為了鞏固統治,但是到後來分封制導致了諸侯之間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