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的《別董大》的寫作背景是啥,別董大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2022-03-12 01:18:55 字數 3789 閱讀 1421

1樓:匿名使用者

寫作背景:

關於董大,各家註解,都認為可能是唐玄宗時代著名的琴客董庭專蘭,是一位「高才脫略屬名與利」的**聖手。高適在寫此詩時,應在不得意的浪遊時期。他的《別董大》之二說: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可見他當時也還處於「無酒錢」的「貧賤」境遇之中。

這首早期不得意時的贈別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但詩人於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給人一種滿懷信心和力量的感覺。

這首詩是詩人給琴師送行時的贈言。首句展現了西北黃土高原上風卷塵沙入雲端的獨特地域風光。「白日曛」三字給遼闊的黃土高原增添了迷茫暗淡的色彩。

第二句「北風吹雁雪紛紛 」,寫出了送別的時令和氣候。作者寫天氣驟變,也象徵董大處境的惡劣。朔風勁吹,大雪紛飛,本來已經夠淒涼的了,耳邊又傳來鴻雁的陣陣悲鳴,則更令遠行人大有孤雁離群之孤寂無依感。

雁總是群飛的,它使整個畫面都沉浸在依依惜別的感情氛圍中,令人在鴻雁的悲鳴聲中聯想到友誼。 「莫愁前路無知己」是安慰董大在前進的道路上處處都會遇到知心朋友 ;「天下誰人不識君」既是對第三句的補充,又是對董庭蘭蓋世美六譽的讚揚,也是對友人光明前途的預言。

2樓:匿名使用者

背景:公元747年的春天,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了朝庭,他的門客董庭蘭也因此離開長安。同年冬天,作者與高適在睢陽見面,高適寫了《別董大二首》。

別董大寫作背景

3樓:

《別董大》這首送別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六年,送別的物件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當年春天,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當年冬天,高適與董庭蘭會於睢陽,寫了《別董大》。

原文:別董大

朝代:唐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譯文:黃昏的落日使千里浮雲變得暗黃;北風勁吹,大雪紛紛,雁兒南飛。不要擔心前方的路上沒有知己,普天之下還有誰不知道您呢?

高適寫的《別董大》的意思是什麼?

4樓:楊琴

全文:別董大二首

唐代: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釋義: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就像鳥兒六翮飄搖自傷自憐,離開京洛已經十多年。

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願,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

注釋:董大:指董庭蘭,是當時有名的**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稱「董大」。

黃雲:天上的烏雲,在陽光下,烏雲是暗黃色,所以叫黃雲。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陽黯淡無光。

誰人:哪個人。君:你,這裡指董大。

翮(hé):鳥的羽翼。飄颻(yáo):飄動。六翮飄颻,比喻四處奔波而無結果。

京洛:長安和洛陽。

創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寶六年)春天,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是年冬,與高適會於睢陽(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高適寫了《別董大二首》。

5樓:冼暄

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認識你?

就像鳥兒六翮飄搖自傷自憐,離開京洛已經十多年。

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願,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

6樓:落日餘暉

千里黃雲蔽日天,日色昏暗暗的,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認識您?

7樓:佛同秋梵

千里黃雲白日曛的意思

別董大的創作背景

8樓:區覺越靜和

關於董大,各家註解,都認為可能是唐玄宗時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脫略名與利」的**聖手。高適在寫此詩時,應在不得意的浪遊時期。他的《別董大》之二說: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可見他當時也還處於「無酒錢」的「貧賤」境遇之中。

這首早期不得意時的贈別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但詩人於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給人一種滿懷信心和力量的感覺。

前兩句,直寫目前景物,純用白描。以其內心之真,寫別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曛,即曛黃,指夕陽西沉時的昏黃景色。

落日黃雲,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高適於此自是作手。

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於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雲,使人難禁日暮天寒、遊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頭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鬱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

此處如不用盡氣力,則不能見下文轉折之妙,也不能見下文言辭之婉轉,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摯,別意之悽酸。後兩句於慰藉之中充滿信心和力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

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這首詩之所以卓絕,是因為高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殷璠《河嶽英靈集》)、「以氣質自高」(《唐詩紀事》),因而能為志士增色,為遊子拭淚!如果不是詩人內心的鬱積噴薄而出,如何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樸素無華之語言,鑄造出這等冰清玉潔、醇厚動人的詩情!

9樓:斯人三木

高適的別董大嗎,最喜歡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句。

當時的背景是天寶八載(公元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高適授封丘尉。十一載(公元752年),高適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公元753年),高適出賽,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

既哥舒翰孩子的老師,臨行時贈予好友董庭蘭的一首詩。

董庭蘭是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因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10樓:來公尺呼延凡霜

董大和高適是好朋友,在董大受到冷落,失意之時,憤而離開京城,高適為他送行,留下了這首詩。

高適《別董大》的原文

11樓:那個閃電

《別董大二首》

唐代: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譯文: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就像鳥兒六翮飄搖自傷自憐,離開京洛已經十多年。

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願,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

高適的 別董大 在**寫的

12樓:可愛勁林

別董大二首(其一)

高適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唐】高適字什麼

13樓:大愚若智

高適(約704年—約765年),字達夫、仲武。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候,世稱高常侍。

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台五賢祠即專為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14樓:休閒娛樂小妹

《別董大》是唐代詩人高適所作的送別詩

別董大的詞義是

與乙個叫董大的知己離別 別董大高 適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注釋 1 董大 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 董大 2 曛 昏暗。3 君 指的是董大。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物件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

別董大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別董大》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現了作者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表達了作者沒有因此沮喪 沉淪,既表露出作者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作者豪邁豁達的胸襟。表達友情和詩人豁達胸懷 別董bai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du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zhi前路無知dao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回作者高適 706 765 字達夫,滄州渤答海是...

《別董大》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寫的

創作背景 公元747年 唐玄宗天寶六年 春天,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是年冬,與高適會於睢陽 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 高適寫了 別董大二首 別董大這首詩,高適是在什麼時候寫的 給他吃喜糖 vi 個 v 個風拂uxuxxfufucgxti 別董大 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冬天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