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快運有多快?和當代快遞差距有多大

2022-02-27 16:11:49 字數 5428 閱讀 3813

1樓:東南史官

古裝劇中我們總能聽到乙個八百里加急的說法,這個速度是不是乙個很快的速度呢,與如今的快遞相比又是乙個怎樣的水平呢?其實這個速度真的不能算得上多快。

古代因為受條件的限制,一般最發達的運輸方式總是陸運,陸運自然也就離不開馬匹和驛站也就相當於現在快遞站點和運輸車輛的意思。唐朝對於日行一百八十裡以上的馬匹就稱之為快馬,而更高要求的則要能夠日行三百里,能夠日行五百里的馬幾乎已經是快馬的最高水準了,從唐朝安祿山搞事時,三千里之外的唐玄宗六天才知道,也基本上能了解,日行千里的馬基本上不存在。

古代為了能保證郵件的運送速度,會在全國設定大量的驛站和馬匹。就拿盛唐來做比喻,盛唐時期驛站遍布全國,為驛站配比的各類人員也超過了兩萬人,在運輸特別加急的物品或詔書的時候,會採用換馬不換人的方式,因為馬會隨著體力的消耗而逐漸減慢奔跑的速度,再健壯的馬也受不了一直不停地跑。唐朝的驛站一般相隔二十里一座,為了使全國的一千三百九十座驛站能夠達到最高的傳遞效率,所以朝廷高層對於驛站的管理也是盡心盡力的,驛站不僅有工作人員和馬,還有專門的驛田、驛舍等,並且隨著驛站網路的逐步細化而逐步分工明確。

古代驛站的「快遞小哥」的辛苦程度可遠超限制的快遞員和外賣員,他們沒有現代化的車輛,只能在馬背上飛馳,不論颳風下雨都要馬不停蹄地跑。一旦驛站接到了如八百里加急的快件,就會在物品上標上「馬上飛遞」四個字,以表示要給這件快遞配置最好的馬匹,最基本也要日行三百里最快則能達到日行八百里,這個運輸速度已經接近現代的快遞速度了。

八百里速運需要所有驛站的傾力配合,也極其消耗資源,所以一般只有是是邊關發生變故或者哪處有人謀反才會採用八百里加急,現在的快遞小哥總是會因為顧客的差評而大肆吐槽,相比於古代來說,他們可太幸福了,收到差評最多會扣工資而古人的快遞送遲了最輕也要打板子,如果因為信件延誤耽誤重要事情則會被判刑兩年以上,那要是真的是邊關告急信件的話,一旦延誤只有以死謝罪了。

如今的這個社會是充滿科技和現代化的,如果只需要傳遞一些訊息,那些只需要發乙個簡訊遠在千里之外的人就能瞬間收到,這一點古代是不能比的。而物品運輸也是,因為有了空運,快件不必爬山涉水只需要在空中穿行最短的距離即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古代的這一行從來也沒有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之中,他們只是換了乙個新的面孔,披上了高科技的外衣,重新伴隨在我們的身邊。

現如今,八百里快運也是每乙個普通人都能享受到的權利了。

2樓:公尺修公尺修

古代八百里加急快運很快,送東西的人會馬不停蹄地連夜送貨。和現代快遞的差距還是很大,畢竟交通工具不一樣。

3樓:鹿念讀史

古代八百里加急快遞比平常的快遞快上一倍,如果平常快遞要走四天的話,加急快遞走兩天就可了,和當代快遞差距很大,古代的代步工具是馬車,而如今是汽車,古代走兩天的,當代不到一天就可以了。

4樓:孤獨的yu呀

大概兩天就能行,800里路,這在當時是很難做到的,肯定不如現在的快遞快,當時是信件不間斷的跟著馬匹在跑

5樓:靈魂忍者

古代的八百里最起碼也要乙個多星期才能到。但是現在的快遞八百里,只需要兩三天就可以到達。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和現在的快遞相比呢?

6樓:阿樂秋季雨

在古代就算最快也是馬的速度,途中也會設立驛站,是所有人輪流騎馬送達的,每天可到三百里左右,比現在的普通快遞要快一些。

7樓:不枉少年人

當然是不能和現在的快遞相比了,畢竟古代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騎馬,而如今送快遞的工具多種多樣,最快的就是飛機運送了。

8樓:哪吒搞笑動漫

當然比不過現在的快遞,而且古時候的800裡加急,中途還需要換馬和換人,如果不是天大的事,是不可能用800裡加急的。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能有現在的快遞快嗎?

9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古代的800裡加急相當於一天就可以跑到400公里,在古代算非常快的了,不過和現在的快遞才遠了,畢竟現在的汽車時速都可以很輕鬆地達到100km每小時。

10樓:職場打工人小喵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沒有現在的快遞快,不過在古代是最高規格的快遞,一般用於軍事情報,需要跑死好幾匹馬,最少也得個把星期,現在的快遞可以做到次日達,比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快多了。

11樓:番茄醬的花生醬

這個速度大概就是每天三百多公里,其實要跟現在的快遞相比的話,速度算不上快,但是在古代這個速度已經算是神速了。

12樓:千年書蟲

古代八百里加急是指在換馬的情況下一天能跑800裡。沒有現在在快遞快,現在有飛機和汽車。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比現在的快遞差多少

13樓:s今生緣

非常緊急。多見於邊關戰事、人命關天等重大事件。

但限於交通工具,古代以快馬傳遞,但人馬都容易累,所以設定了驛站,一般每隔20裡有乙個驛站,對於緊急公文,都到驛站換人換馬,保證最強動力、最快速度傳遞資訊。一般每天能行三四百里,超快的也有五六百裡(與現在的「裡」長度不同,約為0.9左右),折合成公里,快的也就兩百公里左右吧。

速度上與現在的快遞完全不可比。

你知道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嗎?快得過現在的順豐嗎?

14樓:千家史話

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呢?我們看一些古裝電視劇集的時候,一但出現緊急情況,皇帝總會下令傳旨,說「八百里加急」,馬上就會有人騎上馬,飛快離去。

那麼,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

古代的檔案傳輸主要依靠的是驛站傳輸,一般呢,20裡左右乙個驛站。只要是標有「馬上飛遞」字樣的公文,必須按照規定的每天300裡的速度傳遞。這是最基本的速度要求,要是是緊急檔案,會分為幾個速度等級,400裡,600裡,800裡。

800裡就是最急的檔案,沒次傳遞公文的時候,都用的是上好的快馬,雖然不至於是千里馬,但也都是一等一的。加急檔案,需要馬不停蹄,人的吃喝都在馬上。極為消耗馬力,有許多馬都累死在了路上。

如果送的人體質差的話,也可能會在路上累死。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動用800裡加急。

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時。唐玄宗遠在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天之內唐玄宗就收到了這一訊息,在當時的傳遞速度就達到了每天500裡。

800裡加急的速度,比上現代快遞的速度也是有可能的。現代快遞送3000裡需要

三、四天左右的時間,而800裡加急的話,也需要三天多的時間。最多和現在的快遞時間相近,想要超過現在的快遞還是有一些難度的。但是,這在當時的水平下,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不過800裡加急只針對於重要的情報文書,畢竟就算當時皇室再有錢,也浪費不起,這麼多的馬匹。

15樓:明說文史故事

一般情況下,在城市之間投遞,800加急肯定是比不過快遞的。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呢?其實「八百里加急」只是乙個名詞。並不是標著「八百里加急」,就肯定每天跑出800裡的距離。

這就好比當下的火車,分為綠皮車、動車、高鐵等。這就好比綠皮車,它們都是綠皮的麼?未必!

事實上,所謂的「八百里加急」,最快速度也就是每日500裡左右。舉個例子,在唐朝發生安史之亂,訊息從3000裡之外的河北,一路800加急,狂奔到所住的唐玄宗華清宮,一共用了六天時間。這速度就是500裡/天。

快遞的飛機

而現在城市間的快遞用飛機運是常事,每小時800千公尺都不成問題,「800加急」連它的背影都摸不到。

那麼,是不是說,「800加急」完全跑不過快遞呢?也不是!以上說了一般情況,現在咱們說說,特殊情況---偏遠地區!

我們使用快遞買東西,經常下面有這樣一段話,邊遠地區另外加郵費!為何出現這種情況?快遞公司在邊遠地區投遞點稀少,貨運量小。

古代驛站

所以快遞可以再大城市之間實現當日達,到邊遠地區可能要一周甚至更長時間。「800加急」卻沒有這個問題,「800加急」的建設,本來就不是為了商業目的,因此,無論是城市,還是邊疆,都每隔幾十里均勻地建設著驛站,照樣每天最快能跑出500裡。這才保證緊急軍務不會被遲誤!

這種情況下800加急更快一點!

綜上所述,在城市之間800加急比不過快遞的。但要是在偏遠地區投遞,800加急可能比快遞更快些!

16樓:小小嬴政

肯定快不過如今的順豐。八百里加急,其實這種說法,大多數都只是藝術的誇張和創作,在古代,如果有緊急的軍情,的確有幾百里加急的說法,但從歷史記載上看,按照當時快馬加鞭的傳遞方式看,最高紀錄是六百里,至於說八百里,在歷史上很少有。

八百里加急是什麼概念,簡單來說,就是要日行八百里,我們常說寶馬良駒要「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事實上,這樣的寶馬良駒,可望而不可求,即使是戰馬,也很少有達到這樣的標準,而更別說驛站了。

作為傳播緊急檔案的驛站,根據不同的驛站,都會配備馬,供傳遞緊急檔案使用,這些驛站的馬,雖然大多數都是戰馬,但並不是所有馬都一樣的能跑,所以,在加急檔案的傳遞過程中,馬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了傳遞的速度。在沈括夢溪筆談中說到了宋朝傳遞檔案的最高記錄,是日行五百里,而即使安史之亂這樣緊急的狀態下,傳遞檔案的速度,也沒有超過六百里。可見,這已經是傳遞檔案的極限了。

那麼,六百里到底有多遠?用現在的測量標準,是三百公里,而運城到太原的行車路線的距離是393公里。也就是說,如果出現了六百里加急,傳令官快馬加鞭,一天之內就可以從太原跑到運城。

這樣的速度,已經是極限了。

一、那麼,如果達到這樣乙個記錄,到底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首先,必須有乙個非常好的騎手,然後有乙個非常快的馬,按照日行八百里的速度來看,一匹馬的極限是一百里,那麼,騎手必須要在戰馬累死之前,趕到下乙個驛站,然後換馬繼續前進。

而作為驛站的**,遇到了八百里加急這樣的情況,他們的神經必須要高度緊張,而且要把驛站中最好的馬提供出來,然後保證傳遞速度。一般來說,遇到了八百里加急的公文,累死幾匹馬,並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就好像倚天屠龍記裡白眉鷹王說的那樣,路上跑死了八匹馬,事實上,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次,接到了八百里加急的任務的傳令官,只能自認倒霉,心裡一定要有掉腦袋或者是受重罰的準備。

歷朝歷代對於公文傳遞,都是非常看重的,如果公文到了規定日期,沒有到達,傳遞公文的人,就會受到嚴肅處理,要是在戰爭中公文丟失,或者沒有及時到達,導致戰鬥失利,傳令的人就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接到八百里加急的任務的人,只能自求多福。

同樣要自求多福的,還有一些路人甲路人乙們,當八百里加急出現了,即使無法保證日行八百里,也要拼命的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撞翻,甚至撞死路人,是不需要負法律責任的。於是,當你穿越到古代,遠遠看到八百里加急的快馬,還是遠遠躲開的好。

綜上所述,如果從歷史記載來看,六百里加急是最高端別,並不存在八百里加急這麼一說,而真正極限,實際上每天只能走五百里。至於說八百里加急,只是一種民間說法。即使沒有八百里加急這麼一說,日行六百里的速度,在古代已經非常可怕了。

八百里太行山,到底什麼概念,為什麼說八百里太行山

一般來說,這應是乙個面積的概念,即方圓八百里。按照明代的度量衡制度,1裡約等於今天的0.96裡。那麼,八百里大約相當於兩百平方公里。為什麼說八百里太行山 800裡,是說太行山的橫跨面積大,太行山,從地圖上看,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 河北 山西 河南4省 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

水泊梁山的水面面積是八百里還是縱橫各八百里

方圓。縱橫各八百里 梁山古稱良山,漢文帝第二子梁孝王遊獵此地,見此處富有無比,無物不生 無奇不有,百品俱全,林幽水深,鳥飛迅捷,魚游自如,獸奔迅速,於是常年 狩獵於此,感風寒而卒,死後葬於山麓,遂改稱梁山。家鄉歷史悠久,據對青固堆 賈固堆古遺址的考察,新石器時代就有先人稼 檣漁獵 春秋時期,汶水西南...

李永調侃陝西人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懶漢高唱秦腔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前半句是說陝西環境惡化,植被破壞嚴重,以致塵土飛揚。後半句是說山西人不思進取,以唱大秦腔取樂 而且 唱秦腔 還有像劉歡 彎彎的月亮 中歌詞 我的心充滿惆悵。只為了今天的村莊,還唱著過去的歌謠 感嘆家鄉並沒有與時代同時進步,還停留在過去之意,因為秦腔從秦時至今,還在傳唱,沒有流傳新曲,句中暗含沒有 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