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名人的,關於古代名人的資料

2022-02-14 16:00:54 字數 3841 閱讀 2711

1樓:水仙花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賀知章評李白,李白亦自詡)。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古代名人簡介

2樓:月光下的幾夢

陸羽(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或雲自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

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浙江湖州苕溪,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全唐文》有《陸羽自傳》。

據《新唐書》記載: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諸水濱,畜之。

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乃以陸為氏,名而字之。

幼時,其師教以旁行書,答曰:「終鮮兄弟,而絕後嗣,得為孝乎?」師怒,使執糞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潛以竹畫牛背為字。

得張衡《南都賦》,不能讀,危坐效群兒囁嚅若成誦狀,師拘之,令剃草莽。當其記文字,懵懵若有遺,過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嘆曰:「歲月往矣,奈何不知書!

」嗚咽不自勝,因亡去,匿為優人,作詼諧數千言。天寶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師,太守李齊物見,異之,授以書,遂廬火門山。貌侻陋,口吃而辯。

聞人善,若在己,見有過者,規切至忤人。朋友燕處,意有所行輒去,人疑其多嗔。與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

上元初,更隱苕溪,自稱桑苧翁,闔門著書。或獨行野中,誦詩擊木,裴回不得意,或慟哭而歸,故時謂今接輿也。久之,詔拜羽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職。

貞元末,卒。

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論復廣著茶之功。

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臨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執器前,季卿為再舉杯。至江南,又有薦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為禮,羽愧之,更著《毀茶論》。其後尚茶成風,時回紇入朝,始驅馬市茶。

關於陸羽棄佛從文還有另一種說法: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

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

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關於穆姓的古代名人

3樓:匿名使用者

穆修:字伯長,宋朝人,個性耿直,常常為了學術上的問題,同朋友爭得面紅耳赤。大中祥符年間,賜進士出身,官做到潁州文學參軍。

當時的學者,熱衷於研究聲律,只有穆修醉心於古文,因為他的研究成績卓著,所以凡是談古文者,必然會提到穆參軍,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對他尤其欣賞。著有《穆參軍文集》等書。

4樓:雁裡東風

穆桂英穆念慈

穆公(秦穆公)穆修

古代名人的資料!急用!

歷史名人的資料

5樓:匿名使用者

指鹿為馬的歷史人物是誰

6樓:陽光文學城

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 -唐詩四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

宋詞四大家:蘇軾、辛棄疾、柳永、李清照(周邦彥亦可)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朴、鄭光祖 -明清**四大家:

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 -當代散文四大家:楊朔、魏巍、秦牧、劉伯羽(吳伯簫也不錯) -初唐文壇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初唐四大書法家:

歐陽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唐代文章四友:杜審言、崔融、李嶠、蘇味道 -楷書四大家:唐代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元之趙孟頫 -宋代書法四大家:

蔡襄、黃庭堅、公尺芾、蘇東坡 -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 -

7樓:金玉良言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張衡製造的地動儀;祖沖之的圓周率;無鹽女鍾離春;諸葛亮醜妻黃阿醜;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我國古代紡織革新家黃道婆;民族和親的使者王昭君;陸游與唐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上官婉兒:上官儀孫女,號稱巾幗首相第一人班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漢成帝時被立為婕妤,趙飛燕姐妹得寵後,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后於長信宮, 《團扇詩》 應是作於長信宮中,這首小詩詞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現的卻委婉含蓄,有一種怨而不怒的氣度。

劉綺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蘇廷吹火讀書。

「少不得父意,常與僕伕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常林帶經耕鋤。

漢末常林,「性好學,帶經耕鋤。其妻常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李密牛角掛書。

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 《漢書》 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乙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管寧割蓆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羨慕不已。

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乙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車胤囊螢夜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 《二十四史》 。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乙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

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 《茶經》 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 《二十四史》 之 《明史》 的編修工作。

關於古代名人的

射陽山人 吳承恩 青蓮居士 李白 香山居士 白居易 東坡居士 蘇東坡 柳泉居士 蒲松齡 六一居士 歐陽修 湖海散人 羅貫中 四明狂客 賀知章 濂溪先生 周敦頤 煙波釣徒 張志和 至聖先師 孔子 隨園主人 袁枚 五柳先生 陶淵明 半山老人 王安石 少陵野老 杜甫 老絕聖應該是七絕聖手 王昌齡 1.射陽...

求古代名人故事,中國古代名人故事

中國古代名人故事 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結髮妻子。她知書達理,深明大義,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女政治家之一。朱元璋生性急躁,當了皇帝以後,變得待人苛刻,更加剛愎自用,喜怒無常。每當朱元璋臨朝震怒時,馬皇后就從中調停,有不少無辜被責的人因為她的暗中保護和援救而保住了性命或減輕了刑罰。和州參軍郭景祥兒子...

古代的趣事,古代名人趣事

唐人薛用弱的 集異記 曾記載著這麼一樁趣事 開元中,王之渙與王昌齡 高適齊名。一天,天寒微雪,三人一起到旗亭小飲。適逢梨園伶官十多人會宴 席間,有四名美貌歌妓演唱,唱詞都是當時著名詩人的作品。三人私下相約說 我們三人的詩名常常分不出高低,現在且看這些歌妓謳歌,若詩入歌詞之多者,則為優 結果,第一人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