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把探測器發到火星上,為什麼不能去月球背面看看呢

2022-02-09 07:19:29 字數 3956 閱讀 9529

1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探測過月球背面

背面也有月海、月陸、環形山、月谷等

情況和正面差不多

只不過不能直接觀測到

乙個天體的不同部分而已

和正面有差異

但構成是一樣的

2樓:

有石頭,隕石坑等等,比正面要光滑許多(沒有外星人基地,如果這是你想問的話)

人類能把探測器發到火星上,為什麼不能去月球背面看看

3樓:

有月球背面的**,不發射探測器主要是通訊問題,隔著月球訊號傳遞不到地球,也接收不到地球的指令。

人類為什麼要探測月球?

4樓:你愛我媽呀

1、研究月球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月球是如何形成、如何演化的。而地月又是乙個系統,研究月球同時也能更加深我們對於地球起源和演化的認識。而地月系統的起源和演化,主要背景就是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在科學上,這是乙個值得永遠探索的基本問題。

2、月球上有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比如原子能發電用的鈾礦和釷礦,比地球上多得多;還有極其豐富的稀土、鈦礦,是以鈦鐵礦形式存在的。

3、月球上是超高真空, 沒有磁場。 月球31億年以前有磁場, 後來突然丟失了。 月球上不但是超高真空、 沒有磁場、 溫度變化巨大, 而且沒有火山活動、 沒有強烈的月震, 很穩定, 還沒有汙染。

因此, 可以在月球上所能生產、 製備的一些東西。

5樓:匿名使用者

探測月球是為了了解月球在應用上有什麼價值。

月球上有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比如原子能發電用的鈾礦和釷礦,比地球上多得多;還有極其豐富的稀土、鈦礦,是以鈦鐵礦形式存在的。

在我國,這種礦石在四川攀枝花地區有一些, 所以建立了攀鋼。 而在月球上,這種礦石的分布面積大概接近乙個中國的面積,而且品位也非常好。還有很多其他礦產資源。

環境資源,月球上是超高真空, 沒有磁場。 月球31億年以前有磁場, 後來突然丟失了。 月球上不但是超高真空、 沒有磁場、 溫度變化巨大, 而且沒有火山活動、 沒有強烈的月震, 很穩定, 還沒有汙染。

因此, 在月球上所能生產、 製備的一些東西, 地球上是望塵莫及的。 比如一些特殊的材料、 生物製品、 藥品。

擴充套件資料

月球探索程序

從2023年起,美、蘇兩國就開始發射探測器對月球探測,已發射約70個月球探測器和登月載人飛船。

1、阿波羅計畫(apollo program),又稱阿波羅工程,是美國從2023年到2023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目的是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為載人行星飛行和探測進行技術準備,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成就。阿波羅計畫始於2023年5月,至2023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

2、嫦娥四號探測器,簡稱「四號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它由著陸器與巡視器組成,巡視器命名為「玉兔二號」。作為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其主要任務是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資訊,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

6樓:匿名使用者

「月球是人類未來能源的倉庫」——幾乎所有發布了登月計畫的國家都這麼對公眾宣傳——通過這麼多年的「科普」 ,大家都知道,哦,月球上有大名鼎鼎的氦-3,是一種新型核聚變燃料,存量夠人類用上近萬年,看起來這是個不錯的理由,聯合國月球條約裡都說了,誰有能力誰先占有嘛。且慢,這等好事,30年來為啥美國不肯再上月球把這又便宜又清潔的氦 -3帶回來幾百噸用上幾十年,卻大費周章地跑去伊拉克打仗爭石油?很簡單,兩個原因:

一是用不起。人類登上月球的六艘 「阿波羅」共帶回岩石樣品不到半噸,裡頭能不能提煉得出來1克氦-3,誰也不知道,為此卻花了300億美元。第二個是不會用。

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將氦-3蘊含的聚變能量轉化為能源的技術。

那這麼折騰跑到那個38萬公里遠的月球到底有什麼用?讓我們看看「阿波羅計畫」:

當年「阿波羅」的多重目標裡,最重要的當然是奔月,順便達到軍事目的。有句中國老話:站得高,看得遠。

月球高於任何太空站,加上它從不以背面示人,如果有誰能在月球背面建立飛彈基地,裝備各種**,就可以居高臨下控制地球。再說了,38萬公里外這個沒有大氣層的巨大衛星,可是檢驗航天技術的最好「靶場」呢。

就在不久前,美國宣布有權打擊被「疑為」從太空發射**的衛星,時任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要求發展用來打擊或保衛軌道衛星的技術——這可是現代軍事的「眼睛」,乙個人瞎了,還能跟人打架嗎?看看剛剛挨打的伊拉克,因為失去了衛星導航和電子訊號,軍隊成了無頭蒼蠅,而對手美國則呼叫了100顆衛星「參戰」,織成了名副其實的「天羅地網」。

再看看「阿波羅」還做了什麼?發展「阿波羅」促成了4000項專利的實現,成果擴充套件到當時美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今天我們人類能看到、用到以及看不見卻又無處不在影響著我們的50年來最重要的科技發展,幾乎都經由「阿波羅」工程得以引發:液體燃料火箭、微波雷達、無線電制導、計算機……後來,這些技術向民用轉移,有人作過統計,每花在「阿波羅」上面的1美元,就能「賺」回來5美元!

紀念登月35周年時,耐克公司專門發表文章,說現在暢銷世界的氣墊運動鞋得益於公司當年為美國宇航局研製登月靴積累的技術。其實像耐克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科技在人類生活的應用常常得益於像登月這樣看似和普通人沒什麼關係的專案。

研究中國空間問題的美國專家瓊。詹森。弗里茲也巧妙地將中國的「嫦娥計畫」比喻成中國未來20年內發展的「 技術引擎」:

「無法估算這筆投資會帶來多少回報,高科技航天方面的工作會使大批中國人獲得就業機會,而促進就業對當前中國來說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加把勁中國就能登月?

既然這麼重要,既然「神五」「神六」都走了一趟回來了,「再加把勁兒不就到月球了嗎?」很多人都這麼想。得加多大勁?

咱們不妨比較一下看看登月之前,我們還有多少「艱難的台階」要去登——四個台階,還有「發射場」的問題。

第乙個艱難台階就是火箭運載能力。咱們的火箭送幾噸重的東西到太空沒問題,長征系列火箭現在最大能送20噸( 同期美國宇航局製造中的阿瑞斯一號火箭計畫運載力125噸),目前能到達的距地球最遠距離為7萬公里,而月球距地球3 8萬公里。讓登月飛船能往返將近80萬公里,必須有更多燃料、更大推動力,光抵達月球軌道就需要好幾級火箭,如果要登月,還必須考慮返回……以「長征3號」甲目前的能力,恐怕是不可能之任務。

正在研製的「長征5號」目標是70噸「貨物 」,那個時候,也許才能說我們距離月球更近了一些。

為什麼印度都去得了火星,但卻沒能登陸月球?

7樓:會不會就會洛

為什麼印度能去得了火星,但卻沒能登陸月球?

8樓:卡卡西

印度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並沒有在火星上軟著陸,它只是乙個軌道器,繞著火星在旋轉。如果要登陸火星,難度非常高,isro此前從未有過相關的經驗。從世界各國來看,登陸火星的成功率約為40%,其中nasa的成功率最高,7次登陸只失敗了一次,最近成功的一次是在去年年底登陸火星的洞察號。

9樓:穎love兒哈

因為登陸月球所需要的技術條件更為複雜,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多

10樓:星期一要吃糕

登月的困難比較大,印度目前的技術還無法應對這種困難。

11樓:匿名使用者

火星只要到達了就算,但是月球要登陸到月球表面上才算成功。

12樓:earth小小傑

因為月球上溫度溫差太大,不適合人類去也可能月球比較遠。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其實登火星更困難,可能是每個國家的航天布局不一樣。

14樓:風亠炫

因為登月的困難更加的大,而印度還沒有那個技術。

15樓:不服輸的黑岩

因為登月和去火星的難度是不同的,登月的環境比火星要惡劣一點的

16樓:丨擇城

可能是月球已經有登陸過了,已經有探索過了

為什麼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只有三隻腳

組這樣利用已經被證明為可靠的舊有設計藍圖將省去重新進行設計的步驟,從而大幅削減專案成本。不過他也說 這台探測器的機械臂和鳳凰號的很像,但是並非完全相同。並且洞察號探測器的著陸地點和考察目標也和鳳凰號有所不同。洞察號將搭載完全不同的3種科學載荷,包括兩台由歐洲提供的儀器,專門設計用於探查這顆紅色星球的...

為什麼大國的太空探測器集中在火星而不是金星

金星離太陽太近,溫度太高,不適應人類居住,而火星的條件稍微好一些,可以向人類居住方向發展。火星和地球的環境相似 還是有探測的重大意義 也為人類遷移出地球 做一次偉大的嘗試 所以相比較而言 火星顯得意義更重大 首先的這個機型相對距離還是很遠的,然後我們現在這個科技的能力呢,成本太大。因為太空探測儀集中...

人類相繼派出探測器,為什麼最終仍一無所獲

科學地平線 探索火星的征程是漫長又複雜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人類想要移居火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當真正登陸火星,才發覺它的環境惡劣,根本不適宜人類居住,除非人類現在有能力對火星環境進行改造,否則很難移居到此。前不久天問1號 毅力號火星車相繼踏上火星的旅程,其實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並非火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