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是什麼意思

2022-02-09 04:13:44 字數 5270 閱讀 2197

1樓:暖暖炊煙裊裊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出自《戰國策·趙策一》,意思是汲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鑑。

1、作品簡介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南韓、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共33卷,約12萬字。

《趙國策·趙策一》為《戰國策》第十八卷。

2、原文

晉畢陽之孫豫讓,始事範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知伯,知伯寵之。及三晉分知氏,趙襄子最怨知伯,而將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

「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仇矣。

」乃變姓名,為刑人,入宮塗廁,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問塗者,則豫讓也。刃其曰:

「欲為知伯報仇!」左右欲殺之。趙襄子曰:

「彼義士也,吾謹避之耳。且知伯已死,無後,而其臣至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

卒釋之。豫讓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

」又吞炭為啞,變其音。其友謂之曰:「子之道甚難而無功,謂子有志,則然矣,謂子知,則否。

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讓乃笑而應之曰:「是為先知報後知,為故君賊新君,大亂君臣之義者無此矣。

凡吾所謂為此者,以明君臣之義,非從易也。且夫委質而事人,而求弒之,是懷二心以事君也。吾所為難,亦將以愧天下後世人臣懷二心者。

」居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所當過橋下。襄子至橋而馬驚。襄子曰:

「此必豫讓也。」使人問之,果豫讓。於是趙襄子面數豫讓曰:

「子不嚐事範中行氏乎?知伯滅範中行氏,而子不為報仇,反委質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獨何為報仇之深也?

」豫讓曰:「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襄子乃喟然嘆泣曰:

「嗟乎,豫子!豫子之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捨子,亦以足矣。子自為計,寡人不捨子。

」使兵環之。

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義,忠臣不愛死以成名。君前已寬舍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

今日之事,臣故伏誅,然願請君之衣而擊之,雖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義之,乃使使者持衣與豫讓。

豫讓拔劍三躍,呼天擊之曰:「而可以報知伯矣。」遂伏劍而死。

死之日,趙國之士聞之,皆為涕泣。

3、譯文

最初,晉國俠客畢陽的孫子豫讓給範、中行氏做大臣,但並未受到重用,於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寵信。後來韓、趙、魏三國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趙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頭蓋骨拿來作飲器。

這時豫讓逃到山里說:「唉!志士為了解自己的人而犧牲,女子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知伯復仇。

」於是豫讓就隱姓埋名化裝成乙個受過刑的人,潛伏到王宮裡用洗刷廁所作掩護,以便趁機殺死知伯的仇人趙襄子。不久趙襄子入廁,忽然覺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廁所的人提來審問,才知道是豫讓化裝行刺。這時豫讓竟拿出匕首說:

「我要為知伯報仇!」衛士拿下他,要殺他,可是趙襄子卻制止說:「這是一位義士,我只要小心躲開他就行了。

因為知伯死後沒留下子孫,他的臣子中有肯來為他報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氣節的賢人。」

於是趙襄子就把豫讓釋放了。可是豫讓繼續圖謀為知伯報仇。他全身塗漆,化妝成像乙個生癩的人。

同時又剃光了鬍鬚和眉毛,把自己徹底毀容,然後假扮乞丐乞討,連他的妻子都不認識他,看到他以後只是說:「這個人長像並不像我的丈夫,可是聲音卻極像,這是怎麼回事?」於是豫讓就吞下炭,為的是改變自己的聲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時對他說:

「你這種辦法很難成功,如果說你是乙個志士還可以,如果說你是乙個明智之士就錯了。因為憑你這種才幹,如果竭盡忠誠去侍奉趙襄子,那他必然重視你和信賴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賴以後,你再實現你的復仇計畫,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讓聽了這話笑了笑說:

「你的意思是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為舊君主而去殺新君主,這是極端敗壞君臣大義的做法。今天我所以要這樣做,就是為了闡明君臣大義,並不在於是否順利報仇。況且已經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卻又在暗中陰謀計畫刺殺人家,這就等於是對君主有二心。

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為卻要這樣做,也就是為了羞愧天下後世懷有二心的人臣。」

不久,趙襄子要外出巡視,豫讓埋伏在趙襄子所必經的橋下。趙襄子騎馬走在橋邊時,馬忽然驚跳起來,趙襄子說:「這一定又是豫讓。

」經派人搜捕之後,果然是豫讓。因此趙襄子就責備豫讓說:「你不是曾經侍奉過范、中行氏嗎?

知伯滅了範、中行氏,你不但不替范、中行氏報仇,反而屈節忍辱去臣事知伯。如今知伯身死國亡已經很久,你為什麼如此替他報仇呢?」豫主回答說:

「當我侍奉範、中行氏時,他們只把我當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普通人的態度報答他們;而知伯把我當作國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國士的態度報答知伯。」於是趙襄子用憐惜的口吻感嘆說:「唉!

豫讓啊,由於你為知伯報仇,已經使你成為忠臣義士了。而寡人對待你,也算是仁至義盡。你自己想一想吧,寡人不能再釋放你了!

」於是趙襄子就下令衛士把豫讓包圍起來。

這時豫讓又對趙襄子說:「據臣所知,乙個賢臣不阻擋人家的忠義之行,乙個忠臣為了完成志節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君王以前已經寬恕過我一次,天下沒有不為這件事讚揚君王的。

今天我到這裡行刺,按理您應在這裡將我處死。不過我想得到君王的王袍,准許我在這裡刺它幾下,我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憾了。不知君王能否成全我的願望?

」趙襄子為了成全豫讓的志節,就當場脫下自己的王袍由侍臣交給豫讓。豫讓接過王袍以後拔出佩劍,奮而起身,然後用劍刺王袍仰天長嘆:「啊!

天哪!我豫讓總算為知伯報了仇!」豫讓說完話就自殺而死。

趙國的忠義之士聽說以後,都落淚惋惜不已。

2樓:瑞若雲仇菲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據《戰國策·趙策一》記載,春秋末年,晉國的大權落到智、趙、魏、韓四卿手中,晉定公實際上成了傀儡(kuǐ

lěi)。西元前458年(已進戰國時期),晉定公派使者去請求齊、魯兩國出兵討伐四卿。四卿得到訊息後,聯合出兵攻打晉定公。定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結果病死在路上。

定公死後,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史稱晉哀公。智卿智伯獨攬了朝政大權,成為晉國最大的卿。其他三卿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

智伯分別向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了土地。當他要求趙襄子割地時,遭到了嚴厲拒絕。智伯非常惱怒,立即派人傳令給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他們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趙襄子。

趙襄子估計智伯會攻打他,忙找謀臣張孟談商量。張孟談建議到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到了晉陽,趙襄子發現能夠打仗的**很少。

張孟談勸道:「這裡的圍牆是用一丈多高的楛(hù)木做的,殿柱是用銅鑄的,這些都是製造**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韓兩家攻打晉陽,由於魏、韓不願為智伯賣命,智伯無法取勝。

晉陽被被智伯水淹,圍困了整整三年,由於地面積水,老百姓都在樹上搭起棚子來居住,城裡糧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凍餓成病,軍心也開始動搖了。一天,張孟談面見趙襄子,說:「魏、韓兩家是被迫的,我準備去向他們說明利害,動員他們反戈聯趙,共同消滅智伯。

」趙襄子聽了非常高興,連連拱手表示感謝。

當天夜晚,張孟談潛入魏、韓營中,說服了魏桓子和韓康子,決定三家聯合起來消滅智伯,事成之後平分智氏之領地。到了約定的那一天,趙、魏、韓三家聯合進攻,殺得智軍四散逃竄,智伯被擒。從此,晉國成了趙、魏、韓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張孟談向趙襄子告別。趙襄子急忙挽留。張孟談說:

「你想的是報答我的功勞,我想的是治國的道理,正因為我的功勞大,名聲甚至還會超過你,所以才決心離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君臣權勢相同而永遠和好相處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請你讓我走吧。」趙襄子只好惋惜地答應了。張孟談辭去官職,退還封地,隱居到負親丘去,在那裡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

後人將「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改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成語,提醒人們記住過去的教訓,以作後來的借鑑。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什麼意思

3樓:雙安西巷

拼音:qián shì bú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出處:《戰國策·趙策一》:「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

用法示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一定要記得這次失敗的教訓,爭取下次成功。

4樓:小溪閒談影視劇

拼音:qián shì bú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出處:戰國時期劉向的《戰國策·趙策一》:「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

用法:通常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用於人。

例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記取這次失敗的教訓,爭取下次實驗成功。

5樓:匿名使用者

qián shì bù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解釋〗師:借鑑。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鑑。

〖出處〗《戰國策·趙策一》:「前世之不忘,後事之師。」

〖示例〗~,我們要記取這次失敗的教訓,爭取下次實驗成功。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據《戰國策·趙策一》記載,春秋末年,晉國的大權落到智、趙、魏、韓四卿手中,晉定公實際上成了傀儡(kuǐ lěi)。西元前458年(已進戰國時期),晉定公派使者去請求齊、魯兩國出兵討伐四卿。

四卿得到訊息後,聯合出兵攻打晉定公。定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結果病死在路上。

定公死後,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史稱晉哀公。智卿智伯獨攬了朝政大權,成為晉國最大的卿。其他三卿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

智伯分別向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了土地。當他要求趙襄子割地時,遭到了嚴厲拒絕。智伯非常惱怒,立即派人傳令給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他們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趙襄子。

趙襄子估計智伯會攻打他,忙找謀臣張孟談商量。張孟談建議到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到了晉陽,趙襄子發現能夠打仗的**很少。

張孟談勸道:「這裡的圍牆是用一丈多高的楛(hù)木做的,殿柱是用銅鑄的,這些都是製造**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韓兩家攻打晉陽,由於魏、韓不願為智伯賣命,智伯無法取勝。

晉陽被被智伯水淹,圍困了整整三年,由於地面積水,老百姓都在樹上搭起棚子來居住,城裡糧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凍餓成病,軍心也開始動搖了。一天,張孟談面見趙襄子,說:「魏、韓兩家是被迫的,我準備去向他們說明利害,動員他們反戈聯趙,共同消滅智伯。

」趙襄子聽了非常高興,連連拱手表示感謝。

當天夜晚,張孟談潛入魏、韓營中,說服了魏桓子和韓康子,決定三家聯合起來消滅智伯,事成之後平分智氏之領地。到了約定的那一天,趙、魏、韓三家聯合進攻,殺得智軍四散逃竄,智伯被擒。從此,晉國成了趙、魏、韓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張孟談向趙襄子告別。趙襄子急忙挽留。張孟談說:

「你想的是報答我的功勞,我想的是治國的道理,正因為我的功勞大,名聲甚至還會超過你,所以才決心離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君臣權勢相同而永遠和好相處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請你讓我走吧。」趙襄子只好惋惜地答應了。張孟談辭去官職,退還封地,隱居到負親丘去,在那裡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

後人將「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改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成語,提醒人們記住過去的教訓,以作後來的借鑑。

之師的意思是什麼,一字之師的意思是什麼?

拼音 來y z zh 源 sh 解釋 改正乙個字的bai老師。du 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zhi乙個字後更為完美dao,往往稱改字的人為 一字師 或 一字之師 出自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 鄭谷改僧齊己 早梅 詩 數枝開 作 一枝開 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語法 偏正式 作賓語 指改正乙個字的老師 ...

國之殤民之殃什麼意思,「國家之殤」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使國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難。出自 醒世恆言 李汧公窮邸遇俠客 原文 只為李林甫 楊國忠相繼為相,妒賢妒能,病國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譯文 只因為李林甫 楊國忠連續做宰相,對品德 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使國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難,職位低微的官吏,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楊國忠在與宰相李林...

棠棣之花是什麼意思,棠棣之花什麼意思

棠棣 詩 小雅 有 常棣 一詩,常棣 亦作 棠棣 毛 傳 常棣,周公燕兄弟也。燕,通宴。後因以常棣或棠棣指兄弟情誼。常棠棣之華花 是這篇詩的首句。郭沫若的話劇 棠棣之花 敘述的是戰國時義士聶政刺韓相俠累的故事。聶政是重義氣的俠客,但他刺俠累的行為超出了 士為知己者死 而昇華為雪家國 公仇 而捨身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