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資訊服務集群化中地質匯交管理和共享機制的初步探索

2022-01-30 06:53:51 字數 4688 閱讀 1093

1樓:中地數媒

曾 俊 劉忠明 韓培光

( 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 )

摘 要 黃石市地質資料型別複雜、分散、資訊化程度低,嚴重制約了地質資料的利用和資訊共享服務。為了推動地質資料資訊服務化集群化和地質資料管理向市縣延伸的工作,本文對地級市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和共享機制進行了初步探索。建立地級市地質資料資料中心、以匯交為主的地質資料集群機制、匯交網路系統,加強地質資料匯交驗收力度,是實現地市級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有效途徑。

建立地質資料資訊共享體系、共享平台體系、共享機制,實現資訊共享與服務,是實現地級市地質資料資訊共享的有效途徑。通過建立和完善地級市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和共享機制,提高地質資料的社會利用率,服務於城市經濟建設。

0 引言

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工作,涉及地質資料匯交制度和社會共享機制、資訊化標準和工作流程、海量異構空間地質資訊管理多個技術標準規範,還需要從機制建設方面推進地質資料資訊服務產業化發展。初步形成全覆蓋的地質資料匯交制度。為了探索地質資料全覆蓋匯交機制,我們與黃石市市**、城建委員會、國土資源局聯合成立了黃石市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小組,並由黃石市市長擔任組長,推進相關工作的開展。

1 黃石市地質資料基本現狀

黃石市是乙個礦業城市,是我國重要的鐵、銅、水泥生產基地,礦產資源豐富。經過幾十年的地質勘查、礦山生產和城市建設,形成了豐富的地質、礦產、水文、工程、環境、市政建設、科研等地質資料,具有重要的開發利用價值。

黃石市地質資料型別複雜,型別較齊全,是礦業城市的典型代表。地質資料主要涉及礦產勘查、礦政管理、城市建設、環境治理四個方面。根據不同地質專業和地質資料管理要求,結合黃石市的地質特點,我們詳細研究了收集到的地質資料目錄,對地質資料進行分類,主要分為區調、勘查、地質綜合研究、國土資源管理、其他 5 大類別。

在此基礎上,又分為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區域物化遙調查等 11 大類。在11 大類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分為區域地質調查、區域礦產調查等 22 類。根據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集群化的要求,結合黃石市城區地質特點,將地質資料分為 11 類,計 100 多個資料型別,作為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集群化的基礎[1]。

地質資料分散。經詳細調查,地質資料主要分布在地質、礦山、建材、非金屬、冶金、土地、煤炭、水文、水利、環保、文物、**、化工、城建、旅遊等行業部門。初步統計,涉及地質資料保管單位共有 600 多家,其中礦山資料室 500 多家。

地質資料資訊程度低。絕大部分地質資料以紙介質為主,少量為電子介質。尤其是工程地質資料全部為紙介質。僅部分礦政管理資料實現了電子台賬管理,鐵山礦山建立了鑽孔資料庫。

地質資料匯交與管理嚴重滯後。地級市沒有地質資料匯交機制,也沒有具體的地質資料館來管理地質資料。多個單位形成的地質資料沒有匯交或不及時匯交。

一部分匯交的地質資料中存在紙質與電子文件不一致的情況。僅部分礦產勘查資料和礦政管理資料能匯交到黃石市國土資源局。部分地質資料存在文圖不符、內容殘缺、自相矛盾、電子文件命名不妥等問題。

2 地質資料匯交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匯交機制不健全

經過三年的試點研究,我們初步總結了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集群化的技術路線,即:地質資料收集、匯交→地質資料分類→地質資料整理、編碼→資料標準化和錄入→地質三維建模和視覺化→地質資料、資料、圖形、模型的管理、統計、分析、評價[2]。其中地質資料匯交和收集是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集群化的基礎。

目前,全國地質資料館和各省(市、區)地質資料館有一套完善的地質資料匯交規章制度、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由於地級市沒有專門的地質資料館,這套管理機制無法執行下去。黃石市地質資料與傳統地質資料型別相比,還有新增部分,如礦政管理資料。

如何實現地質資料管理向地級市 ( 縣)延伸,應進行市縣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和共享機制的研究與探索。

2.2 缺乏地質資料共享機制

地級市地質資料保管單位眾多,由於長期的封鎖,造成地質資料資訊交流不暢,專案投資重複,增加了投資風險。也沒有建立起共享服務機制,更沒有建立起地質資料資訊服務共享平台,造成地質資料難以利用和利用程度不高。部分地質資料保管單位由於擔心地質資料匯交後自身利益受到損失,而不匯交地質資料。

實際上國家投資形成的公益型地質資料,必須匯交;商業性投資形成的地質資料,也應按照相應的規定匯交。

2.3 匯交渠道不暢

地級市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職能放在國土資源局,大部分沒有專門的地質資料匯交管理人員,也沒有相應的地質資料匯交制度,也沒有建立起地質資料匯交聯絡人制度。地級市內許多地質資料形成單位沒有地質資料管理員。部分地質資料形成單位的管理員對地質資料歸檔還不熟悉,給匯交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部分單位僅將地質資料上交給主管部門,還不清楚要上交到地質資料管理職能部門。部分單位將地質資料視為私有財產,擔心一旦上交自身利益受到損失。

2.4 匯交意識淡薄

近幾年地質工作處於大發展時期,地質專案較多。部分地質單位淡化了地質專案管理、地質資料歸檔管理和地質資料匯交登記管理,出現了地質資料拖交、欠交和不交的現象,給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麻煩。許多地質專案結題後,沒有專門的地質人員對地質資料進行歸檔,這是地質資料匯交的瓶頸。

3 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機制初步探索

目前全國和省級的匯交有相關機制,但是地市級卻沒有。地質資料收集的費用很大,收集海量資料全靠經費來支付是行不通的。如何將全國地質資料館和各省(市、區)地質資料館的地質資料匯交與收集的規章制度、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延伸到市縣級地質資料館,需要進行探索和實踐,最終建立一套完整的匯交機制,進而建立地級市地質資料資料中心。

第一,成立地級市地質資料資料中心,建立並完善機構設定,起草並實施《地級市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根據地級市地質資料特徵和地質資料需求,細化國家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 349 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02;國土資源部,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2003)。

第二,建立以匯交為主的地質資料集群機制。建立以匯交為主、資訊共享與收集為輔的地質資料集群機制。所有地質單位和使用者在地質專案結束後,需將地質資料(電子版和紙質)及時匯交到資料中心。

一年不交者,由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不延發其地質資料涉密借閱證;在專案立項上進行一票否決。待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集群化技術較成熟後,所有地質單位和使用者應提供資料庫。由國家投資形成的地質資料,應依據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實施細則,按時保質匯交。

由市場投資形成的地質資料,由國家制定優惠管理政策,由投資主體自覺進行地質資料匯交。

第三,建立地級市地質資料匯交網路系統。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員的培訓工作,建立地質資料匯交聯絡人制度,充分利用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台。嚴格按規定要求進行地質資料匯交。

對於地質資料匯交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對於地質資料不匯交的單位和個人,提出警告,對於屢教不改者,進行行政處罰。

第四,加強地質資料匯交驗收力度。對每份匯交資料做到專人負責,跟蹤到底。對匯交內容、匯交時間、驗收意見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登記,並及時反饋給製作人員,以便於進行及時修改。

對於未通過匯交驗收的匯交人,不予出具資料匯交憑證。匯交驗收人員也需加強業務學習,以提高自身素質,並在實踐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順利開展。

4 地質資料共享機制的初步探索

4.1 建立地質資料共享體系

把地級市地質資料資料中心納入國家地質資料資料中心和省級地質資料資料中心的管理體系之中,成為資料中心建設的乙個結點。在地級市內,建立地質資料形成單位、保管單位和匯交管理單位網路體系。

4.2 建立地質資料資訊共享平台體系

建立地級市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平台系統,加強地質資料資訊的網路建設,實現地質資料資訊和地質資料的資源共享和分布管理,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指導。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選擇幾家地質資料形成單位、保管單位和匯交管理部門進行資訊共享試點。待方法成熟後,擴大資訊共享範圍,完善資訊共享平台系統。

4.3 建立地質資料資訊共享制度

建立和完善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和機制。統籌安排,上下聯動。在全國、大區中心、省級地質資料服務結點體系下,延伸市縣級地質資料服務節點。

制定地質資料資訊服務分級管理辦法,實現地質資料資料中心服務許可制度,簽訂保密協議或合同。使用者超範圍使用,或不經中心同意而向第三方提供服務,後果自負。也可以實行地質資料擔保使用,擔保方提供擔保資質,承諾擔保協議。

地質資料共享方應加強各單位中地質資料管理員的約束,確保地質資料管理有序,共享適度。

建立使用者信譽分級制管理。一年一評,嚴重損害資料中心利益者,中心將按制度、合同、協議進行處理,違法者將被移交司法部門進行處理。建立資料利用監督機制,請公眾、**、執法員對資料使用人員進行實時監督。

4.4 地質資料資訊的共享服務

地質資料資訊的共享服務可分為地質資料服務、礦政服務、城市建設服務等。地質資料的共享平台服務主要是地質資料電子瀏覽、電子資料影印、需求表列印、地質科普等。礦政平台服務主要是在礦政管理電子台賬的基礎上建立不同型別的資料庫,為礦政管理部門提供快捷直觀的審批和管理服務,為公益性地質活動和商業性地質活動提供礦政資訊和地質資料服務。

城市建設平台服務主要是通過建立資料庫和地質三維模型為城市規劃、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提供資訊服務。

通過資訊發布提供服務資訊,根據地質需求,通過地質資料資訊服務產品研發,提供服務產品。

5 結語

黃石市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地級市地質資料資訊共享服務機制有待建立,工作框架和保障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地質資料匯交與管理辦法的建立和共享機制標準化的建立是乙個長期的過程。通過開展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大力推進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工作和地質資料資訊共享服務,主動融入城市建設主流程。

構建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保障機制,為城市建設、礦政管理、環境恢復治理、地下水監測等提供地質資料服務。

通過建立和完善地級市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和共享機制,充分挖掘地質資料的潛力,提高地質資料的社會利用率,對於創新服務機制、減少重複投資、降低投資風險、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雲主機集群管理,有什麼好辦法,什麼伺服器集群管理面板好用?

雲主機其實是vps的公升級版.它是利用一項技術在一組集群伺服器上虛擬出來多個類似獨立主機的部分.集群中的每台主機都有雲主機的乙個映象.從而大大的提高了雲主機的效能與安全.當集群中的某一台主機出問題時.不影響雲主機的正常使用.只有所有主機出故障才會影響到雲主機.它的功能與用途與伺服器一模一樣.大多是用...

國家實物地質館地球資源展廳及標本園服務接待狀況與展望

張鐵奎 郭海燕 岡紅 張蕾 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摘要 本文介紹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地球資源展廳及標本園基本情況,分析了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地球資源展廳及標本園服務接待狀況,指出了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地球資源展廳及標本園服務接待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地球資源展廳及標本園服務接待今後解...

昆明金殿的詳細地理資訊,地理位置,氣候,地質地貌,植被,土壤

軒崽愛 金殿抄風景區位於昆明襲市東郊的鳴鳳山麓bai,距市區8公里,初建於明萬曆年du 間,明zhi崇禎十年 1637 銅dao殿遷賓川雞足山,清康熙十年 1671 平西王吳三桂重建現存這幢重簷歇山式真武銅殿,銅殿重250噸,是中國最大的銅建築,它比北京頤和園萬壽山的金殿儲存完整 比湖北武當山金殿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