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一位皇帝最廉政,歷史上那一位皇帝最廉潔?

2022-01-19 07:17:20 字數 5253 閱讀 3205

1樓:姐說不讓射裡面

啟(大禹的兒子)嚴格來說不算皇帝,但是是「家天下」第一人,廣義上算得上了。

那時候窮啊,很多人還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想腐+敗也沒處腐啊。

所以他不穿范思哲,不挎愛馬仕,不喝特崙蘇,不吃腦白金,不開上海立馬,不用ipho4,也不玩征途2.。。

盤點中國史上反腐倡廉最給力的皇帝是哪四位

歷史上那一位皇帝最廉潔?

中國歷史上最清正廉潔的皇帝是誰?

2樓:半壁半陰

康熙是這四個人當中最好的皇帝,也就是所謂「千古一帝」。不光中國,就是整個世界有史以來的最高統治者,從皇帝到**,我不知道還有誰幹得比康熙更好。

他軍事上取得的勝利,超過除成吉思汗以外歷代皇帝的武功,而在從容用兵、鞏固勝利方面,成吉思汗亦不是他的對手;他開創的盛世,無論是盛況還是長久,遠非歷代任何治世可比。他幾乎集合了中國所有好皇帝的全部優點,而絕少犯和他們同樣的錯誤。他多次南巡,曾頂著凜冽的寒風,在崎嶇小道上步行十餘里親臨治河工程第一線閱視,泥濘沒膝,隨行地方官望而卻步。

他甚至是最有才學的皇帝,和在位最久的皇帝。

3樓:小周高等教育**答疑

漢光武帝劉秀,為人十分仁慈、厚道,這在歷代開國之君中是極為罕見的。開國者多重殺伐,似乎不殺不足以建立新朝國威,所以先是殺敵人,後是殺功臣。劉秀破了這一惡律。

他以武功建國,卻又極重文治,體恤民艱,崇尚節儉,獎勵士節,被史家稱作「最有人情味」的皇帝。他的缺失是中常侍一律改用宦官,埋下東漢末年宦官弄權的隱患。

唐太宗李世民,以其明鑑流傳於世。古代君王系社稷天下與軍政大權於一身,說一不二,最難得的就是「兼聽」,包括聽取反對自己並且被實踐證明是反對對了的意見,包括當眾頂撞叫你下不了台的意見。貞觀之治為一定範圍內的「言論自由」作了最好的註腳。

他的汙點是玄武門之變,以突然襲擊**無辜兄弟這樣卑鄙的手段奪取帝位。

宋是沒有宦官弄權、外戚亂政的朝代,是對知識份子最為尊重的朝代,是皇宮最節儉的朝代,是最少殺大臣的朝代,是科技發展最迅速的朝代。這一切,與宋太祖趙匡胤開國時定下的方策關係極大。趙匡胤的個人品德也值得稱許,「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曾家喻戶曉。

他的失誤還是方策上的,造成有宋一代弱兵少將、為政拘謹的特點。

康熙是這四個人當中最好的皇帝,也就是所謂「千古一帝」。不光中國,就是整個世界有史以來的最高統治者,從皇帝到**,我不知道還有誰幹得比康熙更好。他軍事上取得的勝利,超過除成吉思汗以外歷代皇帝的武功,而在從容用兵、鞏固勝利方面,成吉思汗亦不是他的對手;他開創的盛世,無論是盛況還是長久,遠非歷代任何治世可比。

他幾乎集合了中國所有好皇帝的全部優點,而絕少犯和他們同樣的錯誤。他多次南巡,曾頂著凜冽的寒風,在崎嶇小道上步行十餘里親臨治河工程第一線閱視,泥濘沒膝,隨行地方官望而卻步。他甚至是最有才學的皇帝,和在位最久的皇帝。

"三伐高麗"的是歷史上哪一位皇帝

4樓:小猿談人文

"三伐高麗"的皇帝是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本名楊英,小字阿摐,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

天和四年,出生於長安,封雁門郡公。

開皇元年,封為晉王,率軍消滅陳朝。

開皇二十年(600年),冊立為皇太子。

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麗,第一次征戰高麗失敗。

大業九年四月,隋煬帝第二次親征高麗,逃亡敗。

大業十年(公元614年)二月,隋煬帝又下詔徵發天下兵,第三次伐高麗。因隋末農民起義已遍及全國,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後只好議和收兵。

5樓:匿名使用者

隋煬帝」三伐高麗"——

在中國歷史上和外族進行的戰爭無法計算,中國的整個歷史幾乎就是在這種反覆的鬥爭中造就的,在長達2023年的記載中,壽命最短的隋朝卻發生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場對外戰爭,而這次戰爭也成為隋朝的乙個轉折,從強盛走向滅亡!

征伐高麗的歷史背景:

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建國之後採取了一系列的軍政和經濟改革,使隋朝很快走上了輝煌的顛峰。隋煬帝廣即位後更是採取積極的對外進攻戰略,征服了契丹、流球(今台灣)、土谷渾等周邊強國,迅速崛起。

這時的高麗已經成為東北地區的乙個比較大的國家,國都在漢樂浪郡的故地平壤城,亦名長安城。平壤城與國內城、漢城,並稱高麗國的「三京」。此時的高麗人佔據遼東大部,高麗主世襲爵為遼東郡公。

高麗是遼東的霸主,是實力強大的政權。

當時在東北地區還存在還有百濟、新羅、靺鞨等政權,它們多時臣服於大隋。在隋朝建立之初,高麗為了消滅其他小國採取對隋朝臣服的政策,但隨著隋朝的強大,高麗逐漸感到恐懼,於是採取聯合其它國家對隋朝進行侵襲。598年,高句麗王率靺鞨騎兵萬餘進攻遼西,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隋文帝派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麗,後因道路和天氣的原因,糧草**不上,同時高麗王懾於隋軍威,亦遣使謝罪,隋文帝於是罷兵。

這次出征雖然沒有實質性的戰爭,但為今後的大規模征伐埋下了引線。當時的隋朝已經完成了對西、北、南多強族的征討,國內經濟也達到了鼎盛,而楊廣又是乙個野心極大的人,對高麗的戰爭只是早晚的事。

戰爭前的準備:

公元607年(大業三年)隋煬帝下命令修築從陝西榆林到北京的馳道,寬為一百步,長達三千里。此外還修築了兩條以涿郡薊城(今北京)為交匯點的陸路幹道:一條自南向北,一條由東往西。

公元608年(大業四年)隋煬帝再發河北諸軍百餘萬開鑿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這是南北大運河中最長最重要的一段,「長三千里,廣百步」。沿運河還建立了許多糧倉,作為轉運或貯糧之所。

公元609年(大業五年),在薊城(北京)建臨朔宮,作為討伐高麗的基地,馳道與永濟渠是水陸兩條軍需**線。公元610年(大業六年),煬帝明確的告訴大隋的將軍們只有現在建立有利於中國的開闢山河不朽功勳,才能得封賜,你們的子孫們才能世代享受你們的恩德。

隋煬帝對高麗作戰的準備工作還是比較充分的,那麼戰爭的結果又如何呢?

戰爭爆發的原因與三伐高麗:

一:戰爭爆發的原因

元607年,隋煬帝北巡至突厥啟民可汗大營,遇到高麗使者。煬帝以高麗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漢、晉時皆為所轄的郡縣,命使者轉告高麗國王高元速來朝見,不然將率大軍巡遊高麗國土。高句麗王聞報甚為恐懼,一直未前來。

結果611年(大業七年),煬帝以高麗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麗,由此對高麗的戰爭全面爆發!

二: 第一次征伐高麗:611年(大業七年),煬帝以高麗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麗,命天下兵卒,不論遠近,都於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

次年正月,全國應徵的士卒全部到達涿郡。煬帝將軍隊分成左、右12軍,史稱全軍隊共計113.38萬人,號稱200萬,統由煬帝親自指揮。

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長達千里,聲勢浩大,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這年三月,隋軍進至遼水西岸。高句麗兵依遼水據守,隋先頭渡河的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等戰死。數日後隋軍浮橋接成,依次渡河,殲滅東岸的高句麗軍萬餘人,乘勝進圍遼東城。

每當城池將陷時,守軍便用緩兵之計,諸將為煬帝訓令束縛,不敢專擅,致使遼東城久攻不下,數十萬大軍困頓於一堅城之下。六月,隋煬帝親至遼東城督諸軍攻城,同時命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等九軍共30.5萬人,越過高句麗諸城,向鴨綠水挺進,與水軍配合攻打平壤。

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宇文述軍一日七勝,很快渡過薩水(注:今朝鮮清川江),進至距平壤30裡處。乙支文德佯為請和,宇文述見將士疲憊已極,且軍中糧盡,平壤城又堅固難拔,遂被迫還師。

高句麗軍乘其後撤,從四面抄擊隋軍。宇文述等且戰且退,至薩水被高句麗軍半渡擊之,殿後的左屯衛大將軍辛世雄戰死,諸軍皆潰,退至遼東城時僅餘2700人。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水軍經海道入浿水(注:

今朝鮮大同江),在距平壤60裡處擊敗高句麗軍,乘勝以精甲4萬攻城,遇伏大敗,還者不過數千人,退屯海邊。及聞宇文述兵敗,亦引軍還。八月底,煬帝下令撤軍,第一次徵高句麗以慘敗告終。

三:第二次和第三次征討高麗

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此次出征煬帝接受上次教訓,允許諸將「便宜從事」。隋軍包圍遼東城,晝夜不停地連續攻城20餘日。

正當遼東岌岌可危時,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起兵反隋。煬帝大驚,不得不密令撤軍,軍資、器械、攻具及營壘等皆棄之而去。第二次徵高句麗又虎頭蛇尾地收場了。

大業十年,隋煬帝發動第三次攻高句麗之戰。右驍衛大將軍來護兒在畢奢城(注:即卑沙城,在今遼寧金縣東大蒙特內哥羅)大敗高句麗軍,並乘勝向平壤進發。

時高句麗因連年作戰,已困弊不堪,無力再戰,乃遣使請降,並將去年叛隋奔高句麗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還。煬帝見已挽回兩敗之辱,遂班師還朝!

三次對高麗的戰爭,隋朝損失巨大,具歷史記載每次戰爭動用部隊都在百萬,前後動用了數百萬軍隊,勞民傷財,最終因為不懂軍事和不恤百姓而滅亡!

戰爭的經驗和教訓:

隋煬帝的這三次戰爭動用的人力物力都達到了基點,可惜的是由於戰略上的失誤最終導致了無功而反,反因此走向了滅亡

在第一次對高麗的戰爭中,用於正面作戰的部隊就達到了100多萬,而後勤保障就更無法計算了,而從江淮地區向如此遠的距離運送戰略物資難度可想而知,由於道路遙遠曲折和運送過程中的消耗,導致了前線糧食不續。其次,在對前線指揮上過於保守,所有決策都要由楊廣乙個人來裁決,這就導致了作戰不靈活,不能把握戰機。最要命的就是楊廣是乙個不懂軍事的人,導致百萬大軍無法發揮力量上的優勢,基本上沒有採取任何有效的戰略戰術手段。

對高麗方面也基本上一無所知,面對敵人的多次詐降竟然屢屢上當!不知敵、不懂分合之道、不知虛實,這樣的人做統帥不敗才怪了!其實就是用人的問題上,當時的將領也不乏久經戰爭考驗的名將,可惜最終在最高統帥的牽制下無所作為!

看看後來唐朝李世民對高麗的戰爭,真的是有天壤之別!

第二次戰爭就不用多說了,當時很多大臣都極力阻止出兵,因為經過第一次戰爭的失敗之後不僅國內經濟出現重大衰退,對士氣的打擊很大。而由於在權利爭奪的問題上也存在隱患,當時的出征可以說是有很大的風險。以至後來在前線正吃緊時後院**,不得不馬上放棄。

這個時候隋朝如果能吸取教訓仍有可能扭轉局面,可惜接著又來了第三次! 在發動第三次征伐之前國內的起義就已經很普遍了,可惜當時的楊廣已經失去了理智,最終導致了亡國的命運。

歷史意義:

這次戰爭之後隋朝由強盛轉而衰退,在農民起義的大潮下最終走向了滅亡。而高麗此後更加的放肆,不斷對周邊國家進行侵略。只是到了唐朝之後,又導致了唐太宗對高麗的戰爭,由於唐朝的強大才最終滅亡,可是由此卻產生了另乙個國家的崛起--新羅,也就是今天南韓的祖先。

而朝鮮半島似乎也成了中國勝衰的乙個縮影!

戰爭就是如此的讓人敬畏,所以孫子在其兵法中的第一篇就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而其後人另乙個著名的軍事家孫臏 也說「惡戰,王者之器」!

只有真正懂得戰爭真諦的人才知道和平的可貴,也只有珍惜和平的人才懂得怎麼去面對戰爭!人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如果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那麼就沒有打不勝的戰爭了!

歷史上哪一位帝王的文學造詣最高歷代帝皇,誰的文學造詣水平最高

中國歷史上以下皇帝文學造詣較高 南唐李璟 李煜父子,曹魏曹操 曹丕父子!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唐太宗李世民 唐玄宗李隆基!清高宗乾隆弘曆!其中造詣最高者當數唐後主李煜 李璟 1 李璟 916 961 字伯玉,原名李景通,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昇的長子公元943年嗣位稱帝,年號保大,後因受到後周威脅,削去帝號...

歷史上身世悲慘的有誰,歷史上哪個皇帝身世最傳奇?

倫勃朗 雨果蘭波 確實沒有最慘只有更慘。比如霍金,我覺得這傢伙就最慘。絕對是比梵谷還要慘!居然 唐伯虎 你沒看人家說麼,誰夠他慘!比他慘的有乙個,不過 當場就掛掉了。多了去了 只有更慘 沒有最慘 歷史上哪個皇帝身世最傳奇?貧苦身世。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中似乎沒有誰比朱元璋出身更加低微 身世更加悽慘的...

歷史上哪個皇帝的兒女最多歷史上哪個皇帝武力值最高

清朝的康熙皇帝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1個養女,孫子97個,是有據可查的中國歷史上子女最多的皇帝。清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愛新覺羅 玄燁 康熙帝 兒子 按出生順序 愛新覺羅 承祜 愛新覺羅 承瑞 愛新覺羅 承慶 愛新覺羅 賽音察渾 愛新覺羅 長華 愛新覺羅 長生 以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