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中,朝政陷入混亂,嘉靖帝為什麼不主持大局,卻要閉關15天

2022-01-09 19:21:24 字數 5161 閱讀 9733

1樓:人類觀察君

因為這樣能夠讓朝堂上的三大派系分割開來。

也就是將嚴嵩、徐階、呂芳還有自己統統隔離,這幾個人是朝堂上勢力掌握最多的,把自己閉關起來,同時也把嚴嵩軟禁,把徐階隔離在外,既不會給外人留下把柄,又能夠讓自己留有一點思考空間。當然,皇權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最高的,如果嘉靖的確想自己操控全域性,絕對是有能力的,但重點就在靈魂人物楊金水上。

大明朝的執行一直都靠著這幾個人的你來我往,而嘉靖想要打破這個僵局的關鍵就是楊金水,本來,嘉靖已經將嚴嵩和徐階的權利收回,但介於楊金水還有15天才能進京,這時候的嘉靖既無法完全掌握全域性,也無法給朝堂百官乙個說法,索性也就把自己「關禁閉」,一切等楊金水來了再說。

在我看來,嘉靖帝此舉的目的是為了讓呂芳、嚴嵩還有徐階互相猜忌,同時反思。當時擺在大明朝面前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誰來掌印,而是抗倭。讓徐階不許進宮,也是為了讓他冷靜下來,好好看清楚當前的局勢,同時讓嚴嵩想清楚何茂才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這種讓他們自己想的方式,不僅能更有效解決目前的困局,還能讓嘉靖帝觀察得更清楚各派的走勢

嘉靖帝雖然是個精通帝王之術的人,但總歸也還是乙個普通人,總有些地方是他看不懂的,當下的混亂局勢想必也攪亂了他的心,只有安撫了所有人,他才能靜下心來思考,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

2樓:小貓不吃醋

找是因為當時嘉靖帝知道很難去統治當時的王朝了,所以選擇閉關,讓自己更加清淨一些

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他出來主持大局,會讓當時的局面更亂更複雜,而且更不好處理,選擇閉關才是最好的

4樓:愛八卦的小盆友

因為當時的嘉靖帝其實也比較悽慘手中並沒有什麼實權而且也無計可施因此只能選擇逃避閉關去。

5樓:士多啤梨居居

想管管不了啊,因為自己並沒有實際的權利,權利都被分散了,於是就借閉關逃避自己。

6樓:夜影行

嘉靖皇帝不敢在這個時候對嚴嵩下手,這時候對嚴嵩下手,風險太大。

7樓:亢安露

權衡利弊之後嘉靖帝覺得若是嚴懲肯定會有很大的風險,然後就只能再次退一步忍讓了。

8樓:sillyfox敲可愛

他可能不知道怎麼解決問題吧,這個皇上也不是什麼聰明的人 他選擇閉關就是在逃避現實。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

9樓:李靜靜的春天

歷史故事_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篇一:人棄我取

戰國初,魏文候任用李悝為相國,厲行改革,加強統治。他實行保護農民利益和發展農業的「平糴[dí]」法。所謂「平糴」,就是國家在豐收年份用平價買進糧食,到荒年時以平價賣出,使糧價保持穩定。

這樣,就促進了封建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之一。

李悝的經濟改革,尤其是所實行的「平糴」法,使乙個名叫白圭[guī]的商人受到啟發。經過反覆思考,他想出了一種適應時節變化的經商致富辦法,這就是「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這個辦法說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別人不要的我要下來,別人要的我就給予。

按照這個辦法,在豐收季節,農民收的糧食很多,大家都不要,價錢也就便宜下來,他就大量買下糧食。這時,糧價雖然很低,但蠶絲、漆等因不是收絲或割漆的季節,沒有大量上市、價錢自然很高,他趕緊把這些貨物賣出去。

到了收絲時節,蠶絲大量上市,價錢賤下來,而糧價卻高了起來。這時,他就收進蠶絲,賣出糧食。就在這買進賣出之間,牟利致富。

歷史故事_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篇二:以鄰為壑

大禹在視察了各地洪水的情況後,覺得光用土壤來堵水,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應該把水疏導出去。為此,他大力開掘溝渠讓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

禹帶領百姓們在野外辛勤地工作了十三個年頭,曾經三次過自己的家門而不入。最後,他終於戰勝了洪水,使江河通暢,東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灌。原來被淹沒的土地,如今又變成了良田。

到了戰國初,有個叫白圭的水利專家,也非常出名。什麼地方河堤有了裂縫、漏洞、滲出水來,他一到就能修好。後來,他被請去魏國當相國,魏國的國君對他很信任。

有一次,孟子來到魏國,白圭在會見他的時候,表露出自己有非凡的治水本領,甚至自我吹噓說:「我的治水本領已經超過大禹了!」

孟子是位非常有學問的人,當場駁斥他說:「你說錯了,大禹治水是把四海當作大水溝,順著水性疏導,結果水都流進大海,與己有利,與人無害。如今你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鄰國當作大水溝,結果洪水都流到別國去,與己有利,與人卻有害。

這種治水的方法,怎麼能與大禹的相比呢?」

歷史故事_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篇三:舉足輕重

公元20xx年,光武帝劉秀雖已建立了東漢政權,但全國尚未統一。當時,蜀地的公孫述也想稱王稱帝,爭奪天下。這個時候,有乙個實力派人物叫竇[dòu]融。

王莽當權的時候,他當上了伏波將軍。王莽失敗以後,他歸附了淮陰王劉玄,不但做了張掖[yè]都尉,還被劉玄的部屬推舉為河西五郡大將軍。

擁有河西五郡的大將軍竇融看到劉秀在政治、軍事上佔優勢,有意順附,便召集各郡太守和本地名流商討,決定派使者帶著書信和禮物前往洛陽。劉秀得知此事後,十分高興,隆重接待了使者,並給竇融寫了一封書信,信中說:「蜀地有公孫述,現蜀漢相攻,你的地位極為重要,一抬腳就會影響兩端的輕重,無論你站在哪一方,都可以決定一方的成敗。

(原文是:『舉足左右,便分輕重。』)」從此,竇融十分忠心地跟隨著劉秀,很快被公升為大司馬。

劉秀得到竇融的支援,實力大增,終於消滅了公孫述和其他政敵﹐統一了天下。

後來,人們把「舉足左右,便分輕重」簡縮成「舉足輕重」這一成語,用來形容在關鍵時刻處於關鍵地位的人,他的一舉一動都能影響到整個局面。

10樓:

三顧茅廬: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劉備、關羽、張飛自桃園結義後,雖整天東奔西跑,但因缺少謀士,總覺得恢復漢朝天下無望。後來得徐庶幫助,連打勝仗。徐庶為救母無奈去了曹營。臨走推薦了諸葛亮。

一日,劉備帶關羽、張飛來到隆中臥龍岡,想請諸葛亮出山。小僮說:"先生今早出去了。

"劉備讓僮子轉告先生說他來訪,然後拉馬悶悶不樂地回去了。又過了數日,劉備控得諸葛亮已回家,便同關、張二次來訪。僮子說:

"先生正在草堂看書。"劉備求見後得知不是諸葛亮,而是其弟諸葛鈞。於是留下一封信,表達敬慕之情。

兄弟三人又冒雪回去了。

回到新野不久,劉備想再次去請諸葛亮。關羽勸說:"可能諸葛亮沒本事,怕見我們。

張飛則說:你們別去了,我用繩子捆來。劉備忙講了當年文王訪姜子牙的故事。

兄弟三人又第三次來到臥龍岡。他們一到,小僮忙說:"先生在睡覺。

"劉備一直等到諸葛亮睡醒後更衣相見。劉備不辭勞苦,三顧顧廬,終於請出諸葛亮出山輔佐,共圖大業

中國的歷史的全過程

11樓:崇冰夏侯

希望你你能再發乙個中國漢字來歷

中國歷史人物傳記

12樓:筱鴨電影

1、《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是2023年5月1日中華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崇年。該書是以作者在央視「百家講壇」所作同名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

從國際、平民、電視、公正和人文等五大視角出發,對康熙帝的成長經歷、豐功偉績、日常生活、遺憾缺失等一一進行闡述,視野開闊,情節跌宕,分析精當,給讀者呈現出一位性格鮮明、大智大勇、文韜武略的千年一帝的豐滿形象。

2、《武則天:從三歲到八十二歲》

《武則天:從三歲到八十二歲》是2023年10月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曉磊。

內容簡介:

武則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捲入權鬥漩渦,為活命從宮女殺到了皇后的寶座;後51年,她掀起腥風血雨,用女皇的龍袍確保了自己的安全。

3歲,她是商人之女,被術士袁天罡相面後驚為「天下之主」;25歲,她入宮十年,從太宗的病榻上了太子的床榻;27歲,她身陷尼寺,卻成功地與新皇藕斷絲連。

31歲,她放手一搏,贏了你死我活的皇后爭奪戰;36歲,她代高宗掌政,不知不覺地將權力轉入自己手中;59歲,她獨攬朝政,一手翦除皇族集團,一手培植新貴勢力。

67歲,她應百官之請登基稱帝,開始了14年空前絕後的女皇時代;82歲,她退位禪讓,被政敵尊為「則天大聖皇帝」, 治國開啟盛唐序幕,身後留下無字豐碑。

武則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邊緣,而她贏得了每一次決鬥。

3、《曾國藩 》

《曾國藩 》是 唐浩明所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結合史實,深刻形象地描述了曾國藩毀譽參半的人生歷程,發人深思。

作者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結合史實,深刻形象地描述了曾國藩毀譽參半的人生歷程,發人深思。曾國藩臨危受命,墨絰出山在湖南招勇辦團練,卻在創始初期,因湖南官場多方掣肘,被逼走衡州。

對戰太平軍的靖港慘敗,令他心寒。然而隨後湘軍攻克武昌、獲得田鎮大捷,湘軍從此名聲大振。在曾國藩總督兩江之後,他率領的湘軍越戰越猛,先後攻克安慶、江寧,徹底摧毀了太平天國。

也讓他位極人臣,名滿天下。然而軍功赫赫的他卻對此戰戰兢兢,手握重權的他深深地感到高處不勝寒。裁撤湘軍,整飭兩江,

4、《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2023年由群眾出版社出版,作者愛新覺羅·溥儀。是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撫順戰犯看管所中所寫的「反省式」自傳。

溥儀作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皇帝,三歲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後又任偽滿洲國皇帝13年。

《我的前半生》記錄了溥儀從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國「改造」等過程,是一部回憶錄,更是一本特定歷史環境下的自省書,從中,可以清晰地瞥見特定歷史環境末代皇帝的悲劇與喜劇,他的人生道路凝聚著近現代社會的變遷。

5、《張居正》

《張居正》是熊召政創作的長篇**,共有四卷,2023年結集出版發行。

《張居正》第一卷《木蘭歌》是變法的前奏,主要敘述在隆慶皇帝病重去世和皇權變更的特定情況下,高拱、張居正、馮保之間的爭鬥和權力三角的逐步成型。

第二卷《水龍吟》明寫京城裡「胡椒蘇木折棒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紛爭,暗寫張居正借「京察」整飭史治的機會建立和鞏固自己的政治權力。

這一階段中,李太后、張居正和馮保三人的權力關係中逐漸趨向穩定。第三卷《金鏤曲》是在權力三角關係穩定後,敘述了張居正變法最艱難的攻堅階段。

第四卷《火鳳凰》描寫的就是隨著小皇帝長大而逐步收回皇權,權力「鐵三角」隨之瓦解進而導致變法迅速失敗,保守勢力全面復辟。

2023年,《張居正》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崇禎帝比歷代帝王勤政 愛崗,為何大明王朝會斷送在他的手裡

歷史上,崇禎皇帝勤政愛民,對整個大明王朝兢兢業業。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是勤政愛民 誓死不降的光輝形象。不同於嘉靖皇帝,他不熱衷於修仙論道,也不像萬曆皇帝那樣消極怠政,醉酒生平 既不沉湎女色,也不寵幸奸臣。但是最後大明王朝卻葬送在這個優秀的帝王手裡,有哪些原因呢?第一,當他繼位的時候,清軍的實力已經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