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烏江」在哪

2021-12-26 11:03:50 字數 3093 閱讀 2193

1樓:你好嘛

「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中的烏江是烏江鎮,烏江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面積141平方公里,人口7萬人。為八百里皖江第一鎮,是安徽面向長三角的東大門。浦口區烏江鎮(原江浦縣林山鄉)與和縣烏江鎮原屬一地,位於長江北岸。

後人在烏江鎮建立起了,霸王祠用來紀念西楚霸王項羽自刎,歷史已相當久遠,歷史文化氣息濃重,位於馬鞍山江對岸的和縣烏江鎮,和南京浦口僅一橋之隔。和縣,隸屬安徽馬鞍山市,古稱和州,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

擴充套件資料

解放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烏江鎮容鎮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烏江鎮黨委、**按照人民的願望,積極開發新型街道,鋪設了一條環鎮公路,並新建了農貿市場、加油站、拓寬貨運碼頭。為方便遊客,修寬了通向霸王祠的水泥公路,全長約千公尺。

裁彎取直了老街路面,逐步改變老街舊貌,新建一條全長千公尺的商業大道街以及全長1.5公里的項羽路、2公里的烏江大道,幅寬28公尺和40公尺,並佈有河濱景觀大道、寶利城等休閒服務設施,經過半個世紀以來的努力,如今的烏江鎮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昔日低矮、破舊的住宅,如今被一幢幢多層樓房所代替。全鎮農村現有6248戶建起了樓房,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公尺,鎮區面積5.5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7萬人,散居於11個行政村(375個自然村)和4個社群,流動人口達1萬餘人。

項羽路旁的農行辦公大樓、中心幼兒園、鎮人民**、行政服務大樓等熠熠生輝,閃爍著迷人的光彩,其他如街道架起路燈照明,確實今非昔比。全鎮已形成服務、農貿、小商品、豬、牛、竹、木等幾大專業市場,還建起占地1.5萬平方公尺皖東邊貿綜合交易市場。

並有往日的霸王祠舊址,經過歷年來多次修葺,現已按歷史最繁榮的規模修復建成了亭、臺、樓、閣,四周松柏環繞,典雅古樸,吸引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同時著手新闢「三賢閣」、「虞姬園」等景點,確定為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

2樓:任逍遙

霸王項羽並非自刎烏江,而是死於東城(即今定遠縣境內,距離烏江還有240多里地。

3樓:貞觀之風

在今天安徽和縣東部的烏江鎮的長江邊上,哪個地方有一條長江的支流叫烏江,由於哪個地方的長江基本呈南北走向,所以才說項羽「不肯過江東」。

垓下之戰中項羽被劉邦打敗後,項羽帶領八百人馬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江畔,這時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可是項羽卻「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於是拔劍在烏江畔自刎而死。

據《輿地廣記》載:「烏江本秦東城縣之烏江亭,項羽欲渡烏江即此。《太平寰宇記》稱:「烏江縣本秦烏江亭,漢東城縣地。」

4樓:詬湊謨琅

位於今安徽省和縣東北的烏江浦,楚漢戰爭中項羽被劉邦打敗後,項羽帶領八百人馬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江畔,這時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可是項羽卻笑著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於是拔劍自刎而死。

這種說法出自太史公司馬遷之手,距項羽之死年代較為接近,描寫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傳最為廣泛。

前203年(漢四年)楚漢鴻溝劃界後,項羽領兵東歸,劉邦也欲西還。這時張良、陳平對漢王說:「漢有天下大半,諸侯皆附之。

楚兵疲食盡,這正是天亡楚國之時。今若勿擊,真所謂『養虎遺患』。」

劉邦聽從。 前202年(漢五年),劉邦一面派使者聯絡各地諸侯王,約定共同滅楚,一面親自率軍追擊項羽。十二月,項羽敗逃,至垓下,被圍(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項羽自垓下突圍後,行至陰陵迷路,為漢軍追上,再退至東城。

向東至烏江亭自殺身亡。此烏江以亭制隸屬於東城縣。據《輿地廣記》載:「烏江本秦東城縣之烏江亭,項羽欲渡烏江即此。《太平寰宇記》稱:「烏江縣本秦烏江亭,漢東城縣地。」

5樓:越前枝

烏江在今安徽和縣東北

烏江,地處安徽和縣東北,自長江逆水而上,是八百里皖江的第一鎮。二千年前,楚霸王項羽在此「不肯過江東」,從而結束了楚漢之爭,烏江也因此而馳名天下。

6樓:匿名使用者

項羽自刎的烏江不是現在的烏江,他在現在安徽省和縣境內。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曾寫過: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說明項羽寧死不肯過江,無顏面見江東父老。由此看來垓下失敗後,項羽突圍,烏江應在長江西岸。

因為在馬鞍山到南京這一段,長江基本上是南北走向的。

7樓:敬永恆的諸神

西楚霸王項羽垓下兵敗後,潰退烏江,乃至在四面楚歌中引刀自刎,結束了一代英雄的短暫一生。因此,留下了項羽烏江自刎之說,但這裡所說的烏江到底是**?是貴州那條有名的大河嗎?

還是另有出處?

安徽省東南端瀕臨長江西側與江蘇省接壤之處,有一古城,秦時稱歷陽,古稱和州,今稱和縣。據《南畿志》載:「歷陽本秦縣,項羽封範增為歷陽侯,即此。

」因項羽尊範增為亞父,故又稱亞父城。從該縣北門出約行二十公里,到達一座名為烏江的古鎮。古鎮靠長江西岸,有駐馬河,該河上有一小橋,橋中部為皖蘇兩省的交界處。

古鎮南側鳳凰山有一古老祠堂,就是西楚霸王靈祠,自唐朝時建立,香火不斷。因此,小小的烏江鎮即兩千年前項羽魂歸之處而留名。

長江進入安徽境內後的走向是由正東向轉為南北向。烏江鎮所瀕臨一段較長的江面,呈正南北向,因此人們所說的江南在這應為江東。項羽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而見之」和李清照「不肯過江東」中所說的「江東」,其實是長江南岸。

8樓:善暄秋梵

烏江烏江,古稱黔江、枳江、涪水,源於貴州高原,自西南向東北奔騰於大婁山系和武陵山脈之間,全長1050千公尺,流經渝黔46個縣、市,至涪陵注入長江。

烏江的山有劍門之雄,三峽之壯,峨嵋之秀。遠山 神秘,近山雄奇,溝壑清幽、秀麗。其中著名的山峰有插旗山、彈子山、仙女山和白馬山等。

烏江的水,碧若琉璃,暢遊烏江,有「船在畫中行,人在畫幅中」之感。清代詩人翁若梅讚賞道:「蜀中山水奇,應推此第一。

」烏江之美,在一洞、兩江、七峽。一洞為芙蓉洞;兩江即芙蓉江、大溪河;七峽有三門峽、邊灘峽、鹽井峽、關灘峽、中嘴峽、門栓峽、羅家沱峽。其它景觀還有巴王陵、鴨江小三峽、白馬古鎮、羊角鎮、觀音古洞、烈女巖和關灘等。

烏江景觀有「九堰十三峽」之說。「九堰」是指九座古代所修的旨在提高水位的攔河大堰,包括白濤堰、白馬堰、巷口堰、江口堰、鐵磧壩堰、羅家沱堰、三洞磧堰、萬足堰、洪杜堰。「十三峽」即:

三門峽、邊灘峽、鹽井峽、瓢兒峽、中嘴峽、鹹山峽、魯居峽、門栓峽、羅家沱峽、磨寨峽、馬蜂巖峽、龍門峽和半邊峽等。

你對項羽烏江自刎持肯定態度還是否定態度?說明理由

裴希傅舒榮 項羽,不可一世的神。首先,他是個男人,其次才是個君王。錯就錯在他生錯了年代,錯就錯在他重情重義。項羽一生的輝煌,離不開三個人,項梁,啞父,虞姬。這三人在項羽的心裡,我們可想而知。在虞姬離去的時候,我想,項羽的心裡防線已經徹底崩潰了。加上連年征戰,身心疲憊,所以他選擇了放棄。選擇瞭解脫。 ...

如果項羽不在烏江自刎,是否能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呢

不可能,那年頭江東還不是現在的江南,唐代以前長江以南地區基本上都是蠻荒之地,撐死幾十萬人口,根本支撐不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項羽就算跑到江東,別說是不是江東人都願意跟他,就算都跟著他頂天也就湊出萬把軍隊,對面漢軍可是30萬大軍,韓信的作戰本領比項羽也只強不差。項羽本身的性格魯莽,不如他的對手劉邦那樣老謀...

急 題烏江亭烏江亭烏江這三首詩對項羽的評價角度

杜牧是對項羽有種同情,他覺得項羽完全可以東山再起。烏江亭則是王安石針對杜回牧寫的。他認為項羽答在垓下一戰後,楚漢實力懸殊太大,且項羽已失去了江東 的擁戴,所以就算是逃回江東也難東山再起。胡曾在這首詩裡犯了乙個錯誤。在當時項羽有三種選擇 稱王,稱帝,稱霸。項羽既不稱帝,也不稱王,他想做的是一方霸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