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有幾年的歷史,古箏的歷史

2021-12-16 17:59:22 字數 5721 閱讀 3769

1樓:匿名使用者

箏在戰國時期已經廣為流傳,於秦國尤盛,故又名秦箏。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既善於表現優美抒情的曲調,又能夠抒發氣勢磅礴的樂章。

古人曾用「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坐客滿筵都不語,一行哀雁十三聲」的生動詩句,描繪了箏的演奏藝術達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箏,通常人們又把它叫做古箏。這恐怕與它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濃郁的民族特色,以及豐富的傳統箏曲給人們留下的古樸雅緻的情趣有關。在古代,箏還被稱為秦箏、瑤箏、銀箏、雲箏、素箏等。

關於箏的命名,史料中說法不一。有的說箏是由樂器本身的音響效果命名的;有說是二人爭瑟取其相爭的「爭」字而得名的;也有說是因「秦皇奇之,立號為箏」的;還有說是「蒙恬(將瑟)中分之;令各取半,因名秦箏然。」(唐劉貺《大樂令壁記》)。

這幾種說法,以音響效果具有錚錚的特點而命名的論斷比較合理。在歷史上,我國有著以音響效果命名樂器的習慣。如磬,是按以物擊石發出的「鏗、鏗」一類音響命名的;瑟則發出了渾厚、柔和的「瑟、瑟」之音。

2樓:謝武荊瑰

箏很可能**於一種大竹筒製作的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箏、築、瑟的關係,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

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古箏的歷史???誰也不能說確切額``在西元前237年就有記載了```

古箏的歷史?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古箏的起源

箏,又名秦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淳樸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後來人又把它稱為「古箏」。

古箏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它是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的方式之一。

二、古箏的發展

在漫長的二千多年歷史程序中,經過歷代彈奏者和樂器製作匠的共同努力,古箏這件華夏民族的古樸樂器得以不斷改進,其發展趨勢和人類社會的事物發展規律一樣,也是由「簡」和「繁」、「彈撥樂器」。

最初的古箏體積小,只有5根弦,後來發展到十

二、十三、十

六、十八,直到現在最多的有五十餘根弦,目前慣用的則是二十一根弦,又稱二十一弦箏。

古箏在東南亞很多國家非常流行,在日本、朝鮮、新加坡及我國台灣、香港等地可與鋼琴並駕齊驅,由於古箏的表現力豐富,韻味深長、色音淳美、古樸典雅,彈奏起來時若玉珠落盤,時若翻江倒海,跌宕起伏,變幻莫測,氣勢磅礴,令人陶醉。

三、箏體簡介

(1)箏頭、箏尾。大的一頭稱箏頭,小的一頭稱箏尾。

(2)岳山:古箏分前岳山、後岳山,大箏頭處稱前岳山,箏尾初處稱后岳山。

(3)箏碼:也稱柱或雁柱,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箏碼可以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低,前後移動,以調整音質。

(4)箏弦:分鋼絲弦和尼龍弦,從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為1—21弦。

(5)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

四、坐姿

1、彈箏姿式分立式、坐式及盤式(盤腿、坐地)日本、朝鮮彈奏政者多採用盤式,我國常用坐式。

2、坐式要點

(1)坐在靠箏頭一邊,身體右側與前岳山延長線對齊、人體中線對第

一、第二個箏碼。

(2)箏上最高碼之頂端在彈奏者胸腰之間。

(3)坐距箏體約10—15厘公尺。

(4)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呈「丁」字形。

(5)上體平直,放鬆自然。

3、手形要求

兩肩自然放鬆,手腕放平,手呈半握拳狀,各手指自然彎曲,各關節凸出,不能踏陷,大指要立起與中指相對,彈奏時各關節往掌心運動。

5樓:匿名使用者

古箏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分好幾個品牌,有敦煌,金韻,華韻

古箏有哪些歷史?

6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古箏是我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形成流傳於秦地(主要是陝西、甘肅一帶),盛行於隋唐。隨著歷史的變遷,流傳到全國及亞洲不少地區。史稱秦箏。

對古箏的起源,說法不一,主要有三種見解:第一種認為:古箏淵源於瑟。

唐趙磷《因話錄》記述:「古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弦。

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古箏之名自此始。宋代《集韻》中載有:

「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古箏十二弦,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

「……或雲: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

」二人爭瑟,而產生了「箏」,僅是傳說而已。

第二種認為:古箏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西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書勸秦始皇收回他對客卿們下的逐客令的一段話中,有兩處談到古箏,即「彈古箏博髀」和「退彈古箏而取韶虞」。

這在時間上比蒙恬發跡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古箏的說法是靠不住的。在《舊唐書.

**志》中,對蒙恬造古箏也持否定的看法。至於蒙恬改革箏的說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秦蒙恬改於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加十三弦。」這一段文字記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箏。

第三種認為:早期第三種認為:早期古箏是五弦竹箏,築身瑟弦。

如:東漢應劭《風俗通》雲:「古箏五弦,築身而瑟弦。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中記載:「古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

從歷史材料看,早期古箏與築更為類似:都是築身,都是竹製,都是五弦。關於古箏的命名,在東漢劉熙《釋名》一書中解釋為:

「古箏,施弦高急,古箏箏然也。」這就說明古箏是由本身發出的「錚、錚」音響而命名的。古箏很可能**於一種大竹筒製作的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

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古箏、築、瑟的關係,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古箏築同源,古箏瑟並存。五弦竹製古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

古箏在我國有著古老的歷史淵源。早在西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古箏就已流行於秦、齊、趙等國。其中以秦國最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聲」、「秦古箏」之稱。

古箏流行於民間,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樂器。正如《戰國策.齊策》中一段話所述:

「臨淄甚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箏。」又如西漢桑弘羊《鹽鐵論.散不足篇》中所述「……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古箏鼓缶而已。

」可見古箏在民間流行的廣泛性。古箏發展到漢代已出現了轉調。候瑾《箏賦》中記有:

「於是急弦促柱,變調改曲。」是採用移動古箏柱來轉調的。

十三弦古箏,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開皇雅樂中首見載有十三弦古箏的使用。隋代古箏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轉調的方法:「促調轉移柱」(王台卿詩),「調宮商於促柱」(顧野王賦)。

古箏在唐代**中廣泛使用,並東傳日本。公元834年(唐文宗太和八年),日本遣唐使準判官藤原貞敏來我國從琵琶名家劉二郎學藝,二郎以女妻之,二郎之女是彈箏名手,6年後隨藤原去日本。公元889年(唐昭宗龍紀元年),唐代曾派遣彈箏博士皇孟學,率62人樂隊前往日本傳授箏藝,在日本朝中掀起彈箏熱,天皇和大臣也紛紛學習箏技。

在此後的千餘年裡,箏逐漸成為日本邦樂的主要樂器,產生了許多演奏流派和箏曲。現在日本正侖院珍藏的一張經過修復的桐木箏,已成為世上罕見的唐制箏標本。

古箏在宋代也流行較廣。宋陳煬《樂書·宋史·樂志》中記載:「本朝十三弦箏,然非雅部樂也。

」明代已出現十五弦箏,但仍以十三弦箏流傳最廣。據明代《敦煌實錄》雲:「索函宗伯夷成善彈箏,悲歌能使喜者墮淚;改調易謳,能使戚者起舞,時人號曰:

雍門周。」

清代的箏有了新的發展,值得重視的是,清代十四弦箏已用了七聲音階的定弦。在《律呂正義合編》中記載有:「箏似瑟而小,十四弦。

……;各隋宮調設柱和弦以諧律呂,通體用桐木金漆,四邊繪金夔龍,梁及尾邊用紫檀,弦孔用象牙為飾……今箏十四弦則五聲二變為七,倍之為十四也」。這裡說的「五聲二變為七,倍之為十四也」,即指七聲音階定弦。另據記載,清康熙年間,曾有人用箏等四種樂器在宮廷合奏了康熙根據琴曲改編的「平沙落雁」。

當時還有人用箏獨奏了變調「月風兒」。箏此時也廣泛用於民間器樂和說唱**中。到了清末,箏發展為16弦。

在廣東,有人借鑑揚琴,將銅絲弦用於16弦箏上,替代使用了2000多年的絲弦,從而使箏的音色發生了鮮明的變化。這種幾弦箏一直延用至今,本世紀30年代,箏才使用鋼絲弦。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古箏逐漸流傳到全國不少地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風格和地方流派,如河南箏、山東古箏、潮州古箏、客家古箏等。在延邊朝鮮自治州,箏又演變發展為伽揶琴。古箏還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傳統古箏曲據記載可查到漢代的《陌上桑》及民間流傳的《天下大同》、《寒鴉戲水》、《高山流水》、《出水蓮》、《錦上花》等。在民間流傳的有手抄二四譜記錄的箏曲,但是一直沒有正式的箏譜出版,直到1930年,才有梁在平先生編著的《擬箏譜》一書出版。

古箏不僅用於獨奏,還在傳統民間器樂合奏和地方戲曲的伴奏占有重要位置。如《弦索十三套》、《河南板頭曲》廣東潮州**的傳統合奏中都有箏。河南曲劇中箏是不可缺少的主奏樂器之一。

陝西《榆林小曲》也有箏伴奏。

近年來,古箏的演奏藝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古箏的改革也進行了多種實驗,製作了多種優質精美的箏(如四川箏、上海箏、蘇州箏);箏的轉調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已經改革了幾種轉調箏(如營口張力轉調箏,瀋陽**學院移碼轉調箏,蘇州截弦轉調箏,上海**學院蝶式箏),這些轉調箏擴大了箏的表現力,使箏更便於參加合奏和伴奏。

古箏的發展歷史

7樓:匿名使用者

、古箏的起源

箏,又名秦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淳樸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後來人又把它稱為「古箏」。

古箏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它是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的方式之一。

二、古箏的發展

在漫長的二千多年歷史程序中,經過歷代彈奏者和樂器製作匠的共同努力,古箏這件華夏民族的古樸樂器得以不斷改進,其發展趨勢和人類社會的事物發展規律一樣,也是由「簡」和「繁」、「彈撥樂器」。

最初的古箏體積小,只有5根弦,後來發展到十

二、十三、十

六、十八,直到現在最多的有五十餘根弦,目前慣用的則是二十一根弦,又稱二十一弦箏。

古箏在東南亞很多國家非常流行,在日本、朝鮮、新加坡及我國台灣、香港等地可與鋼琴並駕齊驅,由於古箏的表現力豐富,韻味深長、色音淳美、古樸典雅,彈奏起來時若玉珠落盤,時若翻江倒海,跌宕起伏,變幻莫測,氣勢磅礴,令人陶醉。

三、箏體簡介

(1)箏頭、箏尾。大的一頭稱箏頭,小的一頭稱箏尾。

(2)岳山:古箏分前岳山、後岳山,大箏頭處稱前岳山,箏尾初處稱后岳山。

(3)箏碼:也稱柱或雁柱,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箏碼可以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低,前後移動,以調整音質。

(4)箏弦:分鋼絲弦和尼龍弦,從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為1—21弦。

(5)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

四、坐姿

1、彈箏姿式分立式、坐式及盤式(盤腿、坐地)日本、朝鮮彈奏政者多採用盤式,我國常用坐式。

2、坐式要點

(1)坐在靠箏頭一邊,身體右側與前岳山延長線對齊、人體中線對第

一、第二個箏碼。

(2)箏上最高碼之頂端在彈奏者胸腰之間。

(3)坐距箏體約10—15厘公尺。

(4)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呈「丁」字形。

(5)上體平直,放鬆自然。

3、手形要求

兩肩自然放鬆,手腕放平,手呈半握拳狀,各手指自然彎曲,各關節凸出,不能踏陷,大指要立起與中指相對,彈奏時各關節往掌心運動。

古箏在歷史上比古琴地位低下嗎

是的,古箏的地位比起古琴差遠了 一.古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類樂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傳說為 伏羲 神農 氏所造 古箏則晚得多,形成於西元前5世紀至西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 現今的陝西 一帶廣泛流傳。計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 相傳秦時有婉無義者,將瑟 樂器 傳與兩...

簡述古箏的發展歷史,特點歹代表曲目的意義是什麼,?求答案

古箏,原名箏 注 只要單個字的樂器基本上都是漢民族本土樂器,如琴 笛 簫 瑟 壎等,兩個字的屬外來樂器居多,如琵琶 箜篌等 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彈撥樂器,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戰國時流行於秦地 今陝西 歷來又稱 秦箏 產生可能早於戰國時期。關於箏的起源有兩種說法是比較廣泛的,一是分瑟為箏說,錦瑟無端五...

日本有幾年的歷史,日本歷史大約有幾年?

今天的日本列島,在1萬年前是和亞洲大陸相連的半島,類似現在的朝鮮半島。據考古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便已有原始人居住,而猿人的出現可追溯到數萬年乃至數十萬年之前。但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在此的生活情況目前還知之甚少,現在所說的日本文化的起源主要指的是繩紋 彌生 古墳三個時代。而中國史書最早記載日本列島始見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