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草木人生》

2021-10-10 09:20:07 字數 4696 閱讀 5383

1樓:藍蒼幻影

凸凹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的代表作《殺手李昂》我前後看了三遍:兩遍是碟,一遍是電影——在中國電影資料館的「讓·雷諾電影作品周」上,先是參加讓·雷諾與觀眾的見面會,後是看電影。我不是他的發燒友,但他的硬漢形象我是認可的,遠遠地看他兩眼,心情還是不錯的。

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有三種:《萊昂》、《

殺手李昂》和《這個殺手不太冷》。最後一種直接點題,剝奪了觀眾的想象空間,但是,因有人性特點,也並不太讓人反感。

這是一部注重細節的電影,故事簡單,但可供品味的地方很多。像一部精心打磨的**,可以反覆閱讀。其中的乙個細節是很讓人心動的,即無論萊昂走到**,總是帶著一盆花——一盆不開花的花。

槍戰殘酷,生死倏忽,但他依然會踅回身去,把遺忘在彈坑裡的那盆花,重新挾在腋下,彷彿死亡與花相比,是沒有分量的。如此聯想,刻骨的愛情也不過如此。但是,對植物的這種令人震撼的情感,若是對人,就俗不可耐了。

那個小女孩,全家被人殺了,她要復仇,便追隨萊昂,以期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名「能完成使命的人」。影片在處理二人的關係上,是頗具匠心的,父愛與情愛融合與剝離到「峰值」的程度;但本質上仍然顯得俗,因為並沒有超越人們的想象。然而小女孩在硝煙中的成長與成熟的過程,卻令人唏噓不止。

她對人間徹底絕望了,但心底卻感受到了一種最溫暖的東西——這時她才真正有了「生」的概念。於是,她性情就複雜化了——超越性別的冷酷令人毛骨悚然,但冷酷的深處,又有凡常女性所沒有的溫柔。身至血肉橫飛的殺戮場景,她異常地冷靜;但把萊昂的遺物——那盆無花之花安置在土壤中之後,望著無聲搖曳的枝葉,她淚流滿面,幾近心碎。

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經受變異之後,反而把恨與愛都懂了。

這不禁讓人想到魯迅《野草》中的情境——絕望正與希望相同,大恨恰恰是大愛的起點。

對這種情景,以前多少是有些不敢斷然確定的,但自從去了一趟新疆的喀納斯以後,一點疑慮也沒有了。新疆的地域真是遼闊,比字面的意義還遼闊。在漫漫無際的戈壁灘上行進著,西邊的晚霞燃燒得正壯烈,東邊的月亮也已在矮天上溫柔得團圓,二者居然同時呈現在人的眼前,讓人感受到日月同輝的震撼!

這就是所謂的天啟,讓我確信,極端的兩種情感,真是可以同時在心頭凝聚的。

從萊昂到小女孩,一盆花——乙個不被人察覺的細節,卻是理解人物內心的鑰匙,是人性得以實現的支點。

小女孩曾經問萊昂,為什麼要養一盆花而不是一條狗?萊昂說,作為乙個職業殺手,身邊的任何一種能夠發出聲音的動物,包括人,都有把自己出賣和暴露的危險。所以,在人物關係的初始,小女孩的地位是絕對不如那盆花的。

當小女孩的地位開始上公升的時候,對萊昂來說,他的隱性人生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為牽掛和擔當,而失去了獨往獨來的灑脫;因為溫柔與繾綣,而不再有義無反顧的決絕。不按殺手的遊戲規則出牌的結局,是身份的「淪陷」——從乙個索命者,變成乙個被死亡緊緊追殺的人。

所以,影片《萊昂》,雖然是個商業片,卻有叩響心扉的動作,它讓人看到了殺手從「工具」向「人」轉身時的那一種沉重。

沉下心來,我想,那盆花,雖然是個不起眼的細節,卻是乙個巨大的人生隱喻——殺手的人生狀態,正像那無言的植物,不被人注意才活得自在、自由,一旦脫離了「隱」的境地,就進入「死穴」了。

那天看央視的「高階訪問」,被訪的物件,正是呂克·貝松。當主持人把他譽為法國的史匹柏的時候,他搖搖頭,說,呂克·貝松和史匹柏都是有風格的導演,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闡釋著對世界的思考,是不能進行簡單模擬的。他很強調個性與自我的價值。

這一點,讓我感到他很可愛,也很可信。

在那一刻,我突然就聯想到了萊昂的那盆花,醒悟到,其實人的一生,就如同草木的一生,外界的評說,是沒有作用的。在無言的狀態下,默默地生長,默默地生存,喜樂、榮枯,本著自己的節律,冷暖、福禍都獨自承擔,呈現著固有的價值。荒原的野草,雖遠離市井,卻依然葳蕤無邊;冷川裡的山海棠,雖無人問津,卻也縱情綻放得一絲不苟——寂寞中的生命,如此的輝煌,風流有自,是快樂而自足的。

相反,如果野草植入花圃,山海棠擠進薔薇園,自我不在,生存失本,不僅倉皇無措,也終會因「異類」的面目,而遭擠壓、甚至剪除。

或可以說,所謂發出聲音的東西,便是近乎「名利」或社會**一樣的東西,它會把一株自適生長的植物,誘引出它固有的生存土壤,使它無所適從,進入岌岌危乎的境地。

從這個意義上說,乙個人的淪陷以至毀滅,真正的殺手,是他(她)自己。其前提,是因為他(她)太看重外界的聲音。

萊昂之死是注定了的,雖然他清醒於「發聲物」的危險,但終究沒有抵抗得住小女孩「聲音」的蠱惑。冷酷的殺手都如此,況溫柔的世人乎?

所以,那些經受不住「聲音」的**,而陷入苦痛之境的人,在痛定思痛的同時,還得學會一樣東西,即:自己悲憫自己。

其實,人生之「顯」與人生之「隱」,被人關注與被人忽視,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生命的喜樂與苦痛,都得自己擔當與承受,他人是不能替代的。因此,身外的「聲響」,即便熱烈,也跟寂滅相同,生命的承載是不會被「減約」的。

人如草木,自古如此;世風變幻,也依舊如此。

2樓:

紫藤紫藤花開的時候,春正好。

紫藤是一種藤蔓植物,枝幹盤轉如虯龍。枝頭嫩條,綿軟如線,枝幹之間相互纏繞,緊緊地扣勒在一起,掰也掰不開。頑皮的孩子們拿垂落在棚架下,拇指般粗細的藤條盪鞦韆,是我童年裡一種十分愉快的遊戲。

我所住的大院裡有一架枝葉茂盛的紫藤,在它的周圍散布有三棵楓樹、一棵松樹。楓樹翠綠宜人,風姿綽約;青松則綠陰沉鬱,別具風格。在紫藤架下,童年的夥伴們喜歡玩一種口頭上的遊戲,內容很簡單,但很有趣味,我們常常樂此不疲。

摘一羽紫藤葉,由小夥伴們其中的乙個,隨意地要一片葉子,於是手拿羽葉的小夥伴口中就念念有詞:「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專打王老五。」「王老五」是乙個不好的代名詞,到底指的是哪一類人,不很清楚,小夥伴們誰也不想做「王老五」,但還是不由自主地去猜測一片葉子。

遊戲總歸是遊戲日暮時分,我們同紫藤告別後,興高采烈地回家吃飯去了。

紫藤在未長綠葉之前,先把花綻放,花很香,是一種甜甜的香,好像是能吃的。我見過乙個小夥伴吃過,只是嫌其藥味太大而放棄。

紫藤花和春天裡的槐樹花很相像,除了顏色以外,花形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槐樹花的香味是清朗的,涼拌、蒸饅頭都很適宜。今年在街道兩邊看到了開紫紅色花的槐樹,很是詫異,又憶起了往年在家門口的那棵一到春天就掛滿了枝頭的白色的槐樹花。槐樹花到底和紫藤花是不同的,紫藤花的花色明暗相間,濃淡深淺變化多端,而紫紅色的槐樹花從上到下一般的顏色,完全不如紫藤花來得明亮。

紫藤花的花期不長,不到乙個月的時間就敗了,再想看,要等到明年春天。

梅花梅花在我們這裡也有,所見有兩種,一種紅梅,一種臘梅,幾乎都在同一時間開放。紅梅花的香氣很淡,很雅;臘梅花的花形很像乙個倒扣的小鐘,花瓣上覆蓋一層蠟質,花黃不起眼但香氣卻很濃烈。院子裡有幾棵臘梅,進到裡面,感覺就是不太一樣,微風徐來,處處有暗香襲來。

有一則謎語,謎面大意是「冬天沒有花」,謎底就是梅花。這則謎語很有意思,既講了冬天環境的惡劣,又說明了在這樣的環境中只有梅花才能傲立群芳。梅花的堅貞在中國的文字中具有普遍性,是公認的事實。

我們這裡的紅梅花開不了幾朵,顏色也不好,與電視劇集《紅樓夢》中寶玉於妙玉院外折梅插瓶畫面中的紅梅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很懷疑那是藝術編排。等到我有機會到南京梅花山看梅,才真正覺得梅花之美,美在風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想必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花木」,紅梅花兒若是有情,也會留戀這裡瘠薄的土地了。

荷花柳陰下的河畔,面對的是一片碧綠的荷塘,如扇的荷葉似酣睡的美人,在微風中輕搖。荷花則如剛睡醒來的孩子的臉,綻開了笑容。乙隻辛勞的蜜蜂,貪婪地圍著花蕊嗡嗡**動著翅膀。

坐在柳陰下,迎著微風,也就聞到了一股清雅的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使人入靜。

荷花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很愛熱鬧似的,在灼熱的陽光下,在蜜蜂的圍繞中,發出清幽的香氣來。

記得有一則漫畫,畫的是一位財主在夏天裡滿頭大汗地躺在涼床上,身旁一位僕人為他打扇,不一會兒財主身上的汗水不見了。他感到很奇怪,就問僕人,僕人說你身上的汗水都跑到我身上了,財主恍然大悟。其實荷花就有這種功效,它是人們精神上的劫汗者。

荷花的實是謂蓮子,是做臘八粥或銀耳蓮子湯的原料。銀耳蓮子湯冰鎮後口味更佳,小時候吃過一回,至今還記得,口有余香。記得吃的時候湯裡還放有幾枚山東大紅棗,湯清味美,紅白相間,很好看。

冷飲室是由冬天的澡堂臨時改建的,冬天洗澡,夏天賣冷飲,一舉兩得。

我們幾個姨家,每到過年有做藕餅的習慣。把親手剁碎的肉糜,嵌在兩片似連非連的藕片之間,裹上麵粉,放進油鍋裡炸成金黃,外酥裡嫩,十分可口。姨姊妹們你一塊我一塊地搶著吃,節日的氣氛很濃厚。

有一段時間裡,當我開始熱愛繪畫的時候,每天揹著乙個包,帶著寫生的速寫本,到郊區的荷塘邊寫生。天氣很熱,一路上汗流浹背,幾次下來人都曬黑了。畫了幾幅荷花,請人裝裱起來,掛在書房裡,沒事看看心中不知有多快意。

荷塘裡有魚,細小如梭,於是就想起了一首漢樂府有關採蓮的詩《江南》來: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這樣的一種享受,於現在忙碌的人們,的的確確算是一件浪漫而奢侈的事情了。

人生在世,草木一春,是出自何處?

3樓:

這句話出自清朝周希陶的《增廣賢文》。

原文為:一生一世,草生一春。黑髮不知勤學早,看看又是白頭翁。

譯文:人活在世上,要抓住好時機,因為春光易老,時間太短。人生在世,草木一春,也許在你轉眼的那一瞬,它就已經過去了,何不快快樂樂的活著,為什麼要有這麼多煩惱呢?

何苦呢?何必呢?

4樓:唯小晨

出自清朝周希陶的《增廣賢文》。

原句為:一生一世,草生一春。黑髮不知勤學早,看看又是白頭翁。

意思是:人活在世上,要抓住好時機,因為春光易老,時間太短。人生在世,草木一春,也許在你轉眼的那一瞬,它就已經過去了,何不快快樂樂的活著,為什麼要有這麼多煩惱呢?

何苦呢?何必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是什麼意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這話什麼意思啊?

人這一輩子就好像草木經歷乙個秋天似的,形容人生短暫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是什麼意思?釋義 人生,人的生存 一世,一輩子 草木,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一秋,乙個秋天。意思是人生一世像草木生一春一秋一樣非常短暫。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用草木比喻人的一生,是指人的一生有得意榮華,也有失意的枯枝。生命是相對短暫...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是什麼意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這話什麼意思啊?

栗子說社會 意思是 人的生存是一世,草木的存活時間是一個秋天。釋義 人生一世像草木生一春一秋一樣非常短暫。出自 增廣賢文 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清代民間創作的結晶。例句 人到了晚年,真的也感到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確實時間過得飛快呀! 別卓郜小翠 其實...

感悟人生文章感悟人生哲理的文章

1,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2,能沖刷一切的除了眼淚,就是時間,以時間來推移感情,時間越長,衝突越淡,彷彿不斷稀釋的茶。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類最大的供物,也是人類禱告中最真誠的部分。4,智慧型的代價是矛盾。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5,世上的姑娘總以為自己是驕傲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