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麼

2021-08-07 13:21:55 字數 5210 閱讀 2497

1樓:小神

秦在春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關東各大國。反映並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的賦稅改革,也遲於關東各國很多。如魯國 “初稅畝”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國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後186年。

可是這時,秦國已使用鐵製農具,社會經濟發展較快,這不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產生過程,而且還引起社會秩序的變動。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即位,下令廢除人殉的惡習。次年又遷都棟立,決心徹底改革,便下令招賢。

商鞅自魏國入秦,秦孝公任他為左庶長,開始變法。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大變革時期,在這一時期,鐵製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奴隸主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新興地主階級的經濟和政治勢力越來越大。新興地主階級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

商鞅變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這種社會變革、變法運動體現了生產關係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築必須適應經濟基礎變化的規律。

商鞅變法的目的是建立地主階級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增強秦國實力,完成統一大業。作用是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望採納,謝謝!

2樓:冬夏

初三網 > 初中歷史 > 歷史知識點 > 正文

2020-09-12 17:08:46

文/李男

商鞅變法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地主階級統治。主要目的則是為了發展封建經濟,增強秦國實力,完成統一大業。

秦在春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關東各大國。反映並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的賦稅改革,也遲於關東各國很多。如魯國 “初稅畝”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國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後186年。

可是這時,秦國已使用鐵製農具,社會經濟發展較快,這不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產生過程,而且還引起社會秩序的變動。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即位,下令廢除人殉的惡習。次年又遷都棟立,決心徹底改革,便下令招賢。

商鞅自魏國入秦,秦孝公任他為左庶長,開始變法。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大變革時期,在這一時期,鐵製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奴隸主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新興地主階級的經濟和政治勢力越來越大。新興地主階級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

商鞅變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這種社會變革、變法運動體現了生產關係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築必須適應經濟基礎變化的規律。

商鞅變法的目的是建立地主階級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增強秦國實力,完成統一大業。作用是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3樓:打下大蝦的大俠

商鞅變法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地主階級統治。主要目的則是為了發展封建經濟,增強秦國實力,完成統一大業。

秦在春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關東各大國。反映並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的賦稅改革,也遲於關東各國很多。如魯國 “初稅畝”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國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後186年。

可是這時,秦國已使用鐵製農具,社會經濟發展較快,這不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產生過程,而且還引起社會秩序的變動。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即位,下令廢除人殉的惡習。次年又遷都棟立,決心徹底改革,便下令招賢。

商鞅自魏國入秦,秦孝公任他為左庶長,開始變法。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大變革時期,在這一時期,鐵製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奴隸主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新興地主階級的經濟和政治勢力越來越大。新興地主階級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

商鞅變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這種社會變革、變法運動體現了生產關係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築必須適應經濟基礎變化的規律。

商鞅變法的目的是建立地主階級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增強秦國實力,完成統一大業。作用是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4樓:我隨風動

商鞅變法背景、目的、內容、作用

1、背景:春秋戰國時期是分封制崩潰、**集權制確立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鐵製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原有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農民兩大對立的階級的產生。

2、目的:建立地主階級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增強秦國實力,完成統一大業。

3、內容: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實行連做法;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普遍推行縣制;"為田開阡陌封疆",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從而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4、作用: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擴充套件資料

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成功的變革記為新發,他讓秦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並且為以後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且確定了法治的思想。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國家機制更加健全,**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為秦的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

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商鞅變法中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在一定程度上給廣大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並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內行刀鋸,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輕視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顯的歷史侷限

5樓:逸劍飄虹

一: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

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於是,便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二:春秋戰國時期,是分封制崩潰、**集權制確立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鐵製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原有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農民兩大對立的階級產生。[1] [2]

戰國時期形勢

新興軍功地主階級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要求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從而引起了社會秩序的變動。

因此,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

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2]

變法準備

戰國初期,秦國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和賦稅改革,都晚於其餘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齊、楚、燕、趙、魏、韓六個大國。

為了增強秦國實力,在諸侯國的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和不被別國吞併,秦孝公引進人才,[3] 變法圖強。[2]

經過醞釀變法

舌戰群儒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國國內進行變法,又害怕國人議論紛紛,所以猶豫不決。

商鞅舌戰群臣

於是,秦孝公召開朝會,命臣工商議此事。

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法古無過,循禮無邪。”

商鞅針鋒相對地指出: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

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語出《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商君列傳》)。

這是以歷史進化的思想駁斥了舊貴族所謂“法古”、“循禮”的復古主張,為實行變法作了**準備

6樓:傑卡布

商鞅變法目的是使秦國逐漸崛起,從貧窮與沒落中走出來,為後來秦國的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 請採納

7樓:我愛你真真想你

商鞅變法的目的是建立地主階級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增強秦國實力,完成統一大業。其作用是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8樓:

商鞅變法的目的:富國強兵,建立地主階級統治。

9樓:

商鞅變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目的是什麼?

有獎勵寫回答共4個回答

充電器大俠

lv.2

聊聊關注成為第273位粉絲

一、商鞅變法的根本目的:建立地主階級統治。

二、商鞅變法的主要目的:發展封建經濟,增強秦國實力,完成統一大業。

商鞅變法主要措施有:

1、"為田開阡陌封疆",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從而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3、統一度量衡;

4、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實行連做法;

5、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

6、普遍推行縣制;

7、"燔詩書而明法令";

8、改革社會習俗。

擴充套件資料:

商鞅變法新法實行後,效果十分顯著,農業生產發展了,軍事力量也強大了。秦國很快摘掉了落後帽子,並打敗了曾欺負過它的魏國。秦孝公更加信任商鞅,在公元前362年提升他為大良造(相當於相兼將軍)。

兩年後,商鞅又開始了第二次變法,主要內容有:廢井田,獎勵墾荒;健全地方行政機構,由國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規定刑無等級,不管普通百姓還是王公貴族,凡是違法者,一律依法治罪。並建議遷都咸陽,以便向東發展。

商秧實行新法觸犯了王公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他們不敢公開抵制,便由太子駟的兩個師傅唆使太子故意違犯新法。可是商鞅不畏權勢,堅決維護新法。

他狠狠地把太子批了一頓,又給兩個教唆犯治了重罪。這樣,其他王公貴族再也不敢觸犯新法了。

商鞅變法的目的內容意義

商鞅變法目的 使秦國強大。內容 施展變法 商鞅徙木立信 頒布墾草令 主條目 墾草令 變法之爭結束後,秦孝公於西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頒布 墾草令 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其主要內容有 刺激農業生產 抑制商業發展 重塑社會價值觀,提高農業的社會認知度 削弱貴族 官吏的特權,讓國內貴族加入到農業生產中...

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麼?得到了誰的支援?

一,為秦統一天下作準備。商鞅變法的目的是發展秦國實力,加強 集權,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準備。商鞅變法其實有很多好處,商鞅變法確立了封建統治,發展了封建經濟。但是因為商鞅觸碰某些階級的利益,所以商鞅最後的下場是非常慘的。所以變法的人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有有的人因為提倡變法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所以當時的商鞅是非...

商鞅變法的意義是什麼,商鞅變法的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商鞅變法在政治經濟軍事採取了變革,發展了秦國經濟和軍隊戰鬥力,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標準答案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擴充套件答案 經濟上 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 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