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領兵,為什麼能打勝仗

2021-07-08 16:49:33 字數 920 閱讀 9614

1樓:塔思淼

宋朝並不是打不過遼軍,而是不想打。不想打的原因有兩個:1、自曹丕以來,幾乎所有朝代都是篡位得到的天下。

唐朝多少也沾了隋朝不少光,且李淵、宇文化及和王世充,都立過隋帝,也可以算是篡位。所以,宋朝首先有解決的,不是契丹的威脅,而是權臣篡位的威脅。所以,宋朝才建立了一箇中間大,外圍小,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文人帶兵的制度。

導致了外交策略的軟弱。個人認為,這種先內後外的政策,正是保證了宋朝威而不死的關鍵。2、宋朝認為,打仗是個費錢的事情。

與其打仗,不如搞經濟核算。所以,宋朝寧願求和,也不願意打仗。這點,個人認為是錯誤的。

因為搞經濟並不耽誤打仗,一方面可以讓有經濟頭腦的人搞經濟,一方面可以派軍事人才至少給遼國點顏色看看,然後再防守不遲。至於遼和宋,誰打敗了,這是一個相當容易的問題。宋滅遼,遼並沒有滅宋。

何況,燕雲十六州是石敬瑭給遼的,不是趙匡胤。趙匡胤以及他的子孫,能收回來,是本事,不能收回來,也不應該遭到批評呀。宋朝奪回了燕雲十六州中得兩個州,外加上週柴榮奪回的兩個,僅僅丟了12個州。

州是隋唐的行政單位,實際上很小,12州的地盤差不多就是今天河北的一半,無關痛癢。當然,能奪回來,誰不想奪回來。而自趙匡胤到宋徽宗趙佶,宋朝沒有再失去任何土地,最終還滅了遼。

你說誰打過誰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任用文人領兵,這是宋朝抑制藩鎮割據的奇招,對於鞏固政權、穩定江山的確起到了至關重要任用。不過,物極必反,好政策推行到一定的程度,便會露出種種弊端,文人帶兵往往爭論過多而決斷太少,勇氣不足而柔弱有餘,從而導致軍備削弱、組織渙散、戰鬥力缺乏,最後積重難返,沒有一支能夠抵禦外來入侵的軍隊,外敵侵擾貫穿整個宋代數百年,便不是一件什麼奇怪的事了。

3樓:鐵手無敵震關東

能打個屁的勝仗!金兵打的一敗塗地還把皇帝給抓走了!最後被蒙古人滅了可見文人打仗就是個笑話!

能打仗,打勝仗靠什麼,能打勝仗靠什麼

當然是說戰鬥力了。你戰鬥力強就能打仗。也就可以打勝仗。一 軍事技術過硬 二 裝備領先於世界大部分國家 三 聽黨指揮,忠黨愛國 七分靠技戰術水平 裝備水平,三分靠意志。主要靠錢 戰爭服務政治 政治取決經濟 能打勝仗靠什麼 只能證明樓下的還處於二戰時期的思想水平 告訴你 現代戰爭勝負的關鍵,不是士兵的人...

為什麼古代的文人比較喜歡養鵝

鵝是bai被人們很早就飼養du 馴化了的 家禽 由於zhi它具有體態潔美 性dao 格溫順 忠實主內人 通 容解人意等優點,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鵝 分為 我 鳥 我 本義為 執戈之人 轉義為 王族 貴族 我 與 鳥 聯合起來表示 執戈之鳥 像警犬那樣的警衛鳥 王族之鳥 貴族家禽 本義 王公貴族家養的...

人為什麼活著作文,人為什麼活著作文 500字

孤老的單車待在自己陰暗的角落,河邊的水車年復一年的進行著單一的工作。人們總希望活著,活著就代表著希望,但卻往往淡忘了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總有無數個為什麼,為什麼成功又為什麼失敗。默默的,開始有了自己的信念。也許看到了乙個人的成功,看到了他的風光,老是在想,我什麼時候能夠站在這個或那個巨人的肩膀上。可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