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怎麼理解

2021-07-07 06:36:40 字數 4989 閱讀 9252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想從個人的見解去回答你,因為覺得前面其他幾位朋友回答有些誤會佛法了,或者他們真的理解,但是超出了你的環境,不能實際解決你關於如何理解現實的問題。

所謂相,是指事物的現象和表現。所謂虛妄,不是你所理解的虛幻和徒勞的概念,而是指因為變化、因為無常,而認識到的無可執著。因為一切都是有種種因種種緣在參與,所以表現出來的現象都是如幻、如夢,而經中更有關於水沫、泡沫、影等等這些比喻。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並不是說你所認識和發現、感受到的外界事物都不存在、也不是說你參與的任何事任何社會行為都沒有意義,而是說作為我們凡夫,因為自己經常被自己的意識思維所侷限和束縛,經常執著在自我的意識裡面,所以我們所認識的理解的事物,未必是真實的。

由於各種事物、各種事物的表現都是無永恆無常態的變動的,所以說有生死、有變異而出現種種“苦”。由於苦而理解世界上一切人、我、事理,都是在發展和變動之中,根本不存在“我”“我所有”這樣的概念,所以說無我是空。再深入理解,則需要從真假、有無這樣的理性概念入手,理解這些事物其實也是空的表現,即一切存在的並不是我們習慣中所見所認知的,而我們所見所認知的一切事物其表現也並不一定是真實的面貌或者並不是完全可掌控的。

佛法說空,說無相,不是說沒有,說虛無,而是說源於無常使我們感受的變異,並由這個變而知如何隨緣應對,不執著任何“我”的概念便無苦惱,這才是佛法的本質。所謂如來,就是本來如是的意思,也就是說事物的這個現象所表現,並不是其真正的內涵,而是我們自己做自己在解釋,明白這個基本思路,自然就有如何應對無常而不是逃避的思路,平靜、清淨去觀察和思維,才能理解事物為什麼這樣表現,所以說是如理如法作意而不是無明行事,這才是即心即佛的簡單說明。因此對佛法有理解了,就不會誤因為佛法是消極逃避了。

2樓:法華三昧

聰明!這個相,不光是看到的,還有你能聽到、聞到、嚐到、觸到、想到的,無不是相。也確實通過表相看到實質就是見性,知道心生萬法是明心,明白萬法唯心是見性,明心見性了也就是開悟了,某種程度上也能說是佛(菩薩位),一般還需要進一步修證、圓滿,就是釋迦牟尼佛那樣的極果如來了,這叫悟後進修。

真正修行確實就是修心。找到真心就是見到如來,如何找到真心?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

首先是要明白《楞嚴經》《法華經》的真義。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出自《金剛經》,這句話其實是破相見性,整個《金剛經》基本上也就是破相見性,主要講我們的真心空的一面,沒有強調有的一面,所以有的人可能會偏空,不中道,那麼你說“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做工都是虛幻和徒勞”,就有偏空的感覺。《金剛經》在後面只是點了一下,囑咐我們不要說諸法斷滅相,只是點一下而已,因為說《金剛經》的時候,是針對當時的**們執著於有、著相來講的,這叫對有說空。

分析我們這個真心最全面最究竟了義的是《楞嚴經》,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也可說是法身、如來藏、佛性等)非有非空,即有即空。就是一心三藏的道理

3樓:大雄

這是覺悟者實踐得出的真知。

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呢?

因為宇宙所有物質現象,即使是小到肉眼看不到的,都是緣起幻象。既然是幻象,當然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一一這句話是說,如果見一切物質現象、不再產生一切物質現象概念,就見到如來實相)。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無法想象。

能做到見一切物質現象不再有任何概念,只有將能見與所見統一;也就是沒有能見所見,能見所見必然要成為一個統一體。這對常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但對於修煉禪定功夫達到很高,專注力度超高集中,是可以實現能所統一的。

佛陀就是從這樣的實踐中得到真知。

不通過禪定來實現能見的我和所見的一切物件統一成為整體,無論我們說的再好,多麼玄妙,也見不到如來實相。

4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不如借用一個西方的哲學觀點來解釋這句話:不可知。康德認為世界本體是不可知的,我們所見所聞,都是在範疇所規定的框架下來認知的,這些範疇包括時間空間因果關係等等。

也就是說真實的世界未必就有時間空間因果關係等等觀念,也未必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這個樣子。這麼說吧,我們一直在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真正世界是個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所以世間一切“相”都是我們戴著有色眼鏡觀察之後的結果,並不是事物本身的“相”,事物真正的樣子我們是看不見的。

所以凡有所相,皆是虛妄。柏拉圖講“洞穴比喻”,我們都是被困在一個洞穴中的人,每天只能對著洞壁**,看到的都只是外面真實世界的投影。我們看到鳥,其實不是鳥,而是真正的鳥在洞壁上留下的影子,我們看到樹,也不是樹,也是一個影子。

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看透這一點,掙脫枷鎖,起身走到洞外,我們就能看到真正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此時我們也便明悟,哦,原來之前所見一切“相”都不是真正的事物,皆是虛妄,如今可見諸相非相,便見如來。那麼說真正的世界是什麼樣,這個我們就無從猜度了,只能說,玄之又玄。其實如來不可見,上帝不可見,天道不可見,我們所見的是什麼,也許是如來的境界,也許是別的什麼,這就不是我等凡人所能描述的了。

畢竟道可道,非常道。

請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什麼意思?

5樓:惜惜玖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見的事物外表,都是虛假,不真實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見這些外表的時候,能夠不被這些外表所迷惑,能夠認識到看到的相並不是真實的相,那麼就能達到如來的境地了。

出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本經六種譯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鳩摩羅什的初譯。

如印順法師所說,此後的五譯是同一唯識系的誦本,比如菩提流支、達摩笈多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譯出;只有羅什所譯為中觀家(般若系)的誦本。又如呂澄說,羅什傳龍樹的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譯般若經,《金剛經》其實已“面目全非”了。

擴充套件資料:

思想重心

一、著重“無相”:

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於一切相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稱之為“離相門”一樣。

《金剛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

二、著重“無我”的菩薩行:

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習慣大乘我法二空者,或不解於菩薩行著重“無我”。而古傳般若即以“無我”悟入實相。“原始般若”闡明菩薩(我)與般若(法)不可得(空),原理是一樣的。

但《金剛經》不只說“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三、著重“利他”的菩薩行:

般若的原義,菩薩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薩“報得波羅蜜”、“報得五神通”,“成就眾生”,“莊嚴國土”。《金剛經》著重菩薩“受記”、“度眾生”、“莊嚴國土”,與《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四、著重佛的體認:

如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是離一切相的。“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是不能於色聲相中見的。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是不能從威儀中見的。如來說法,其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無所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佛度眾生,其實“實無眾生如來度者”。

如來能知一切眾生心,其實“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五、佛和法的並重:

早期佛教視舍利塔為佛,從下品到上品般若卻寧取般若經不取舍利塔(重法)。而《金剛經》是重法又重佛(塔)的(與《法華經》相同),如說:“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在在處處若有此經……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這與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

6樓:閻鵬舉夔映

這是《金剛經》裡最有名的句子之一,也是破相的舉

個重要句子。

首先看第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字面意思是相對清除的,我們所能認識到的相,都是虛假的、虛妄的、無常的、不真實。

其實也就告訴我們,這些相師要拋棄的。那麼什麼是相呢?這是說名相,耳可聞者曰名,眼可見者曰相。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嚐到的、摸到的,甚至於感受到的都是名相。

再看第二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字面意思是,如果能看到名相不再是名相了,就能看見如來。

但是深挖一下,名相不在是名相了那是什麼?是我本清淨無雜染的佛性。所以看見自己的本心、看見自己的清淨佛性也就是看到了如來了。

附帶一句,《金剛經》裡還有一句幫助理解“如來”:“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也就是說,如來不是可以名相去希求的,是要用清淨本性才能“看到”的。

因為我只是普通居士,不是**,所以說的都是我的理解和微末學習,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7樓:竺溥心承航

凡所有相」,為甚麼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呢?「凡」,這個舉凡一切有形有相的,「皆是虛妄。」這有相都是假的,都會壞的,有形相終歸毀滅的。

「若見諸相非相」:你要能看見這一切的相,這個相上你就沒有相,即相離相。在這個相上就沒有相,「即見如來」:

這你也就見著如來的法身了。如來的法身是無形無相的,所以你要以相來見如來,那就是錯了

8樓:阮桂蘭笪棋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四句很重要。凡是你有什麼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來的,不修就沒有了。

你說打起坐來有境界,不打坐就沒有了;境界就是相,凡所有相,都是不實在的。

怎麼樣才見到真正的佛呢?見到法身才是真正與佛相見了。若見諸相都不是相,這不是講空啊!

一般多解釋成空,那是亂加解釋,既然是空的,何不譯成一個空的,那該多好啊!他只說,「若見諸相非相」,非相是什麼?沒有給你下定論!

所以一般人念金剛經,在這裡自我下個定論,認為是空,那是你的想法,不是佛說的;佛只說若見諸相非相,你就見到佛了,見到佛的法身了。

重點是,佛只告訴你不是相,並沒有告訴你空!道理在什麼地方呢?就是無所住。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什麼意思

一切你所能看見的事物外表,都是虛假,不真實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見這些外表的時候,能夠不被這些外表所迷惑,能夠認識到看到的相並不是真實的相,那麼就能達到如來的境地了。相 又譯示相,佛教術語,源自古印度哲學,指能表現於外,由心識觀察描寫的各種特徵。虛妄 虛假 非真實之意。或略作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我想知道,凡是過往皆是序章所有將來皆為可盼,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只要是過去了的,那麼就是過去了的事情,然後所有的還沒有發生的事情都可以讓你去期待。生命是不完美的,幸福美好的時刻不能永久地保留。其實,不能永久地保留的不僅僅是幸福和美好的時刻,還有生命裡那些曾經以為走不出的日子,那些曾經以為走不出的日子,如今都回不去了。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學會好好珍惜,就已經匆...

趙普獨相凡十年有立功者

趙普,字則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後周時,當節度使趙匡胤手下的推官。趙匡胤率軍北上,部隊到達陳橋時,趙普為趙匡胤出謀劃策,發動兵變,史稱 陳橋兵變 從此,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史稱 宋太祖 接著,趙普又輔佐宋太祖東征西討,統一全國。後來,宋太祖任命他為宰相。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 宋...